石化產業是惠州的支柱產業,除了擁有國內最主要的石化產業基地—大亞灣石化區之外,位于惠陽永湖鎮還有一個處于發展起步期的鴻海精細化工基地。兩個化工園區同處環大亞灣新區,如何聯動發展,成為新區成立后產業發展方面受關注的問題之一。
3日上午,由環大亞灣新區牽頭,惠陽和大亞灣兩區有關負責人參加的石化產業發展對接座談會在惠陽召開,共謀兩地石化產業聯動發展。
鴻海基地項目全投產后年產值達150億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大亞灣石化區已經初具規模,在去年全國化工園區排名中,綜合實力排名第二。而位于惠陽永湖鎮的鴻海精細化工基地盡管已經建設6年,但仍處于發展起步期。所以兩地石化產業的對接聯動發展仍有較大空間,尤其是利用大亞灣石化區現有的資源優勢,帶動鴻海精細化工基地的共同發展。
據了解,鴻海精細化工基地位于永湖鎮福地村和稻園村,總規劃面積346.92公頃,是經廣東省環保廳和惠州市政府批準建設的精細化工園區,是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唯一定點園區。2012年—2014年被廣東省發改委列入《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計劃(惠州項目)名錄》。
據惠州市鴻海工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鐘見聞介紹,基地主要引進裝飾涂料、合成樹脂、日用化學品和電子化學品等精細化工生產企業。截至5月,入園企業共71家,其中建成投產11家,試生產、試運行2家,建成待試產6家,在建9家,其余正在完善報建報批手續。基地入駐企業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總產值150億元,產生稅收10億元。該基地被惠陽區列為打造10個產值超百億的產業園區之一。
現狀與大亞灣石化區缺乏聯動
從惠陽永湖鎮到大亞灣石化區僅30公里,驅車僅需半小時。且大亞灣石化區上中游的產業項目可為精細化工提供穩定的原料,兩地如能聯動發展,可分別為上游產品的銷售和下游原料的采購節省不少物流成本。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目前鴻海精細化工基地的大部分企業并沒有向大亞灣石化區的企業采購原料,甚至不少企業的原料來源于福建、廣西等外省地區。以生產膠黏劑為主的惠州市金立方實業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年產各類膠黏劑13400噸,需要大量的化工原料,然而這些原料主要從福建、貴州和廣西等地采購。
鐘見聞告訴記者,很多企業建設之前曾與大亞灣石化區及相關企業洽談過,不過因為對方都是大企業,具有較強的定價權,而精細化工企業需要原料的數量不多,只能享受到二級、三級,甚至更低級別代理商的進貨價格。為此,企業只能舍近求遠到外地采購原料,這給企業增加了不少物流成本。
建議優化產業規劃承接大亞灣輻射
兩個化工園區如何聯動發展?對此,鐘見聞表示,鴻海精細化工基地的企業最希望的是能夠享受到毗鄰大亞灣石化區的優勢,就近采購到廉價的原料。為解決這個問題,他正準備聯合園區內的企業,組建一個集體采購平臺“團購”原料。“采購量大了,再到大亞灣與供應企業談合作就更有價格優勢了。”
惠陽區副區長朱文轉也表示,希望兩區能夠推動石化產業的對接聯動,一是在招商方面,對于一些不符合大亞灣石化產業鏈要求的優質精細化工項目,可以推薦到惠陽鴻海精細化工基地;二是在原料供應方面,推動兩地發揮區位優勢,就近供應,共贏發展。
對此,大亞灣區委常委、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吳欣表示,兩地要聯動發展,首先要從規劃先行,建議鴻海精細化工基地針對大亞灣石化區的產業特點,做好產業規劃,主動承接大亞灣石化區上中游的產業輻射。
環大亞灣新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精細化工是石化產業的下游產業,因此鴻海精細化工基地與大亞灣石化區在產業發展中有不少的交叉點可以聯動發展。此次是兩個園區首次對接,希望接下來兩地能夠建立暢通的對接交流機制,并在石化產業發展、園區建設、安全管理、生態環保等方面加強交流和共享。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