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大亞灣世界級石化基地從產業到產業鏈如何發力?

時間:2016-06-0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經過10年快速發展,大亞灣石化區已成為國內領先石化園區。然而這遠不是大亞灣人的目標。根據規劃,大亞灣力爭到2020年建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5月中旬,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化工園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大亞灣連續第四年入選“中國化工園區20強”,其中連續三年排名僅居上海化工區之后。

經過10年快速發展,大亞灣石化區已成為國內領先石化園區。然而這遠不是大亞灣人的目標。根據規劃,大亞灣力爭到2020年建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縱觀全球,美國休斯敦、荷蘭鹿特丹、新加坡裕廊島等世界級石化基地都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和沉淀,而作為一座年輕的石化區,大亞灣如何快速趕超?

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不僅要有世界級的產業規模,更要有世界級的產業鏈和發展水平。記者走訪發現,近年來在繼續做大做強上游煉油和乙烯產業的同時,大亞灣進一步加快衍生產業的發展,圍繞石化產業的一些新技術、新產業逐漸落地生根,石化深加工、生產性服務業產業鏈逐漸發展壯大,一個世界級的石化產業集群正逐漸成形。

現狀

四成項目由世界500強企業投資

6月的惠州,雨水不斷,然而這絲毫不影響大亞灣畔井然有序的生產和如火如荼的項目建設。中海油惠煉一期和中海殼牌等已建成石化項目內,生產裝置悄然運行,源源不斷的化工產品通過蜿蜒的管廊“隔墻供應”到中下游的石化企業作為原料進行下一步生產。

一墻之隔,中海油惠煉二期工地上,趁著天氣放晴,工人們操作著機器緊張有序施工,黃土地上已“長”起一座座高聳的生產裝置。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煉油裝置和乙烯裝置將分別于年底和明年6月前建成,屆時大亞灣石化區的煉油和乙烯產能將實現翻番,達到2200萬噸和200萬噸,“相當于再造一個大亞灣石化區。”

“全球石化行業低迷,沒想到大亞灣的生產建設還這么風風火火!”如火如荼的生產建設情景,是大亞灣石化區加速發展的真實寫照,日前前來調研的國家發改委產業司領導為此點贊稱好。

在中海殼牌和中海油惠煉一期兩大龍頭項目的帶動下,石化區目前已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荷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石化企業投資78宗項目,總投資達1618億元。其中,31宗項目由10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占項目總數的四成。初步形成碳二下游產業鏈、碳三下游產業鏈、碳四下游及煉化副產品、芳烴下游產業鏈以及精細化工專用化學品等“五大產業集群”,成為國家重點發展和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石化園區。中海油惠煉二期建成投產后,更將帶動大亞灣石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瓶頸

土地緊缺,產業鏈“上重下輕”

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大亞灣將繼續做大做強石化支柱產業,力爭到2020年產業規模、專業技術和安全管理總體接近國際領先水平,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取得明顯成效。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加快發展。

產業的提速發展,土地資源是最基本的保障。然而記者走訪發現,除了南邊灶搬遷后騰出5個平方公里的空地之外,石化區內已少見成片大塊的空地。土地資源緊缺的問題或將成為制約大亞灣石化區提速發展的最大瓶頸。

“世界級石化基地,不僅要有世界級的產業規模,更要有世界級的產業集群。”在中山大學惠州研究院院長紀紅兵看來,大亞灣石化產業鏈存在著“上游重下游輕”的不協調問題,中海油和殼牌兩宗上游項目產值貢獻率超過六成,而與龐大的上游煉化和乙烯產業相比,目前中下游和精細化工的比例仍較低。與此同時,石化領域的生產性服務業仍相對滯后,大亞灣應加快產業鏈的優化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

在石化產業鏈分支中,目前大亞灣石化區在碳二、碳三和碳四方面產業規模相對成熟,而碳五、碳八和碳九則幾乎是空白,這將是接下來大亞灣將加快填補的產業空白。

土地受限,產業鏈相對單一,如何打造世界級的石化產業集群,正考驗著當地執政者的智慧。

謀變

將有限資源留給更多優質項目

5月中旬,一支由區主要領導帶隊的大亞灣招商團隊踏上出訪征程,在隨后的10天里,他們馬不停蹄,奔走于韓國、日本和新加坡3個石化強國,拜會知名企業,共謀發展。

“這已經是今年來我們第5次由區主要領導帶隊外出招商了。”大亞灣區招商局局長李少蕓說,頻繁出訪,面向全球招商,只為招募優質產業項目。這既是滿足中海油惠煉二期項目中下游配套產業鏈的需要,也是大亞灣加快發展,堅持高標準招商,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寫照。

“要么你是世界500強企業,要么你是行業領先和成長性強的項目,否則我們不會考慮。”李少蕓說,提高招商門檻既是發展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需要,也是土地資源緊缺的倒逼。“我們要把有限的土地資源留給更多優質的項目。”

把有限的資源留給優質的項目。大亞灣石化區堅持走高端路線,也得到了諸多全球領先企業的青睞。在石化行業不景氣的當前,仍有不少優質企業投資或意向投資大亞灣。3月底,殼牌公司和中海油正式簽訂合作,增加144億元投資,除入股100萬噸乙烯項目,還新增一個總投資60億的SMPO/POD項目;科萊恩等一批優質的中下游企業相繼增資擴產;SK化學、霍尼韋爾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也有意向投資大亞灣。

把有限的土地留給優質的項目,換來的是產業鏈的提質和更好的發展。在全球石化行業不景氣,國內石化企業紛紛減產的情況下,去年大亞灣的煉化廠仍滿負荷生產;中海殼牌去年的利潤達到最高水平;宇新化工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常年占據40%以上的市場份額,保持較好利潤。

在紀紅兵看來,當前國內石化行業普遍存在“產能總體過剩,但優質產能不足”的結構性問題,“大亞灣堅持高門檻招商,卡住落后產能,引進優質項目,便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的改革”。

做足精細化工擁抱電子化工藍海“我們生產的聚乙二醇達到藥用級,已經拿到相關生產許可證,這為石化區精細化工產業發展提供了一個新方向。”科萊恩是全球精細化工的領導者,科萊恩化工(惠州)有限公司負責人廖冬生告訴記者,該公司二期項目去年底已建成投產,年可增產5萬噸助劑和表面活性劑,新增銷售額逾6億元。

精細化工,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占地面積小,產品附加值高。除了一些世界級大企業在做,一些孵化企業也在發力。

“我們的產品都是論克賣的,最貴的60元/克,是大宗石化產品的數百上千倍。”惠州市杜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端膠黏劑研發、生產為主業的精細化工企業,該公司執行董事莫華告訴記者,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端膠黏劑打破進口產品的壟斷,目前已運用于康佳、TCL和TP-LINK等國內知名電子產品。

在有限的空間要實現無限的發展,加快石化中下游產業鏈的優化,無疑是另一條重要路徑。近年來,隨著一家家精細化工企業的進駐,大亞灣石化區逐漸孵出電子化工、新材料、藥用中間體等與石化行業相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加快產業鏈的延伸和優化,既是大亞灣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需要,也是破解土地資源瓶頸的需要。”在紀紅兵看來,精細化工項目用地相對較小,產品附加值較高,是大亞灣急需加快發展的產業。而惠州和廣東分別是電子信息產業強市和強省,隨著電子信息以及機器人、無人機等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電子化工將是一片藍海,“大亞灣應抓住這一市場機遇,加快發展高端膠黏劑、電解液、潤滑脂以及高端電子化學材料等與電子信息產業息息相關的精細化工產業。”

“我們正在根據煉油、乙烯原料供應和市場需求,進一步優化產業鏈。”大亞灣石化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該區將加快發展以新材料、特種化學品為主的中下游產業,優先發展碳二、碳三、碳四產業鏈,突破碳五、碳八、碳九產業鏈,壯大芳烴、PTA、PET產業鏈,推進高端、專用產品縱向延伸,提升產業價值鏈和產品附加值。

為了推動精細化工研發的創新發展,大亞灣石油化工研究院牽頭聯合省內17家化工企業及8所科研院所組建了廣東省石化中下游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培育總部經濟

大亞灣石化工業的發展進入相對成熟期之后,其轉型升級需要生產性服務業的支撐。

“生產裝置跟人一樣,會生病,需要保養,我們就是企業生產裝置的醫生。”惠州天鑫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忠說。天鑫公司是大亞灣一家專注于石化裝置維保企業,伴隨著石化區的發展而壯大,目前已成為本土規模最大的石化工程維保企業。“去年中海殼牌大檢修,我們是主力軍;此前中海油惠煉項目大檢修,我們也有參與。”潘忠告訴記者,該公司不僅為大亞灣多家石化企業提供服務,業務范圍還輻射到福建、寧波等外地石化企業。2015年實現產值1.4億元,兩年增長110%。

石化產業的快速發展,為裝置維保、港口物流、倉儲和科技服務等石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提供發展空間,與之配套的服務業產業集群正在逐漸形成。據統計,大亞灣石化領域主要的生產性服務業企業49家,2015年營業收入51.6億元。隨著中海油惠煉二期項目的建成投產,生產性服務業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然而與龐大的石化制造業相比,生產性服務業仍相對滯后,產業規模僅為“鳳毛麟角”。因為優質服務的供給不足,一些企業的維保工作仍由外地企業提供服務,部分化工樣品仍需寄到廣州、深圳甚至上海檢測,這在一定程度上拉長了企業研發和生產的周期。

“加快石化領域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推動石化制造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之后,還可以作為總部經濟,輻射服務廣東、福建乃至華南地區的其他石化區,成為石化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在紀紅兵看來,受制于土地資源的限制,大亞灣石化制造業的發展瓶頸將很快顯現,大亞灣應該利用石化區周邊區域加快布局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并培養成為石化產業的重要分支。

大亞灣區工貿局局長邱國強介紹,該區擬出臺《關于加快新興產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將重點扶持和推動港口物流、?;穫}儲、設備維保和科技檢測等石化領域的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

觀察眼

依托“大樹木”育產業“森林”

依托大項目帶動大發展,十年間大亞灣石化區已發展成為國內綜合實力領先的石化園區。

然而與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的目標相比,大亞灣差距仍不小。如何加快產業鏈的延伸和產業集群發展,依托“大樹木”培育產業“大森林”,是大亞灣應該重點思考的問題?!痘葜菔挟a業園區發展“十三五”規劃(草案)》也明確指出,要圍繞石化支柱產業建成石化企業集聚區,形成石化產業上下游比較健全的產業鏈,把大項目變成大產業。

業內有一個說法:上游煉油和乙烯企業每產生1元產值,可帶動中下游企業產生50元的產值。中下游產業相對單薄,恰是當前大亞灣石化產業鏈的短板,大亞灣應借助中海油惠煉二期即將建成投產的契機,加快中下游配套產業鏈的招商,做足做細中下游及精細化工,延伸石化產業的縱向鏈條,將產業價值鏈“吃干榨凈”。

依托“大樹木”培育產業“森林”,大亞灣還可以從橫向延伸產業鏈——加快石化服務業的發展,不僅培育成為新的產業增長點,也可以助推石化制造業提質升級。在紀紅兵看來,產業集群發展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產業鏈價值“吃干榨凈”,將產業上下游和關聯產業集群之后必將帶動創新要素的集聚,生產成本的下降和安全風險的降低,形成1+1>2的集群效應。

跳出大亞灣石化區,惠州還可以通過打通石化產業與電子、制鞋、裝備制造業等其他行業的關聯,依托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帶動其他產業、周邊縣區的協同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