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驗之前,我們很想買國產儀器,價格上肯定合算一些,但根據我們的經驗,國產儀器用了一段時間之后很容易出問題。所以,我們寧可多花一點錢買使用時間更長的進口儀器。”一位從事病毒研究的科學家這樣說。想必這也是我國許多儀器用戶的共同感覺。可見,中國儀器儀表產品與國外產品存在著難以否認的差距。
那么,國產儀器儀表與進口的產品究竟存在哪些差距呢?
中國科協2007年3月發布了他們組織的調查結果:中國儀器儀表中的主體分析儀器,社會上正在應用的有90余種分析儀器,中國能夠生產的產品為20余種,不到總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學專用儀器約有80余種,中國商品化的生命科學專用儀器產品只有6種,目前在研的約10多種,離市場需求相差很遠。這是數量上的差距。
在技術上,現有國內中低檔產品大部分可與替代進口產品,大拿高檔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即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與國外產品相比,約相差1一2個數量級。
在測量精度上,現有國內產品與外國產品一般相差1個數量級。因為中國對儀器的基礎技術和制造工藝的研究不夠,一些影響可靠性的關鍵技術,如精密加工技術、密封技術,焊接技術等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產品,特別是高檔產品的性能不夠穩定和可靠。
在功能上,目前,外國產智能化程度相當高,通過對原始信息的數字處理,更好地排除了外部干擾對信息影響,提高了產品的耐環境性和測量真實性。而國內現有產品智能化程度還較低。
另外,產品的網絡化在國外已經進入實用階段,而我國基本上處在起步階段,從而使產品的性能、功能落后。
有關專家介紹,當今國外產品的更新周期大約在2—3年。新技術的儲備往往可以提前到10年。而我國企業往往通過引進外國技術來實現一代產品的更新,引進后又不能很好消化吸收,在新產品開發方面原創性成果很少。一些采用新原理的產品,在我國還處于空白狀態。科研院所在跟蹤新技術方面雖然有成果,但與企業結合產業化相當艱難,導致產品技術更新的周期長。
此外,國內儀器缺乏針對使用對象而開發的專用解決方案。國外近年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是開發儀器儀表與應用對象緊密結合的軟件產品,最終向用戶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6×10‘kW火電機組的機組性能計算軟件、煉油工藝的優化軟件、專門用于醫療儀器的圖形處理軟件等,國內企業在這方面尚未形成產業。
基礎薄弱,體制機制未理順
參與調研的專家介紹,儀器儀表屬于高科技產業,而我國在產業發展中多依賴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而這一優勢在儀器儀表產業中難以發揮作用。
他們認為,造成我國儀器儀表產品與國外差距的原因有幾個方面。我國企業運行機制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在發展的過程中,一批國家投資的骨干企業面臨產品老化、技術人員流失的嚴峻局面,經改制,雖在生產與經營上有所改善,但科技創新能力仍然不夠;一批機制創新、運行靈活的民營企業正在逐步成為新的亮點,但企業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規模小,且多半尚未能掌握先進核心技術,創新成果少,還不能與外國大公司抗衡。
首先,國家整體的產、學、研等有機結合體制和政策沒有形成,創新成果轉化率低,技術應用較差。改革開放初期,儀器儀表行業與國外差距大,企業普遍向外尋求技術來源,雖然近期有所轉變,也有企業脫穎而出,但總體上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成果與應用結合好的不多。大企業成長困難。
我國科研機構涉及測控技術及相關儀器的科研成果不少,但實用性較差。對相關的生產制造技術,特別是核心工藝技術研究深度和力度不夠,二次開發的工作量很大,成果的轉化率低。高中檔儀器產品和系統涉及不同領域內具一定深度的應用技術,國外企業設有專業部門并擁有經驗豐富的應用人才,而我國儀器儀表企業往往對大型工程工藝不熟悉,缺乏應用技術的集成能力。因此,生產高檔產品比較困難。
其次,缺乏國家強有力的研究支援體制。儀器儀表行業品種多、批量小,需要長期的、堅持不懈的投入。但目前國家投資途徑分散,難以集中重點。企業既不能像外國企業那樣完全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參與競爭,又缺乏研究資源的戰略投資。同時,新技術市場化所需要的市場環境還沒有完善。
專家們說,“由于體制機制沒有理順,自然造成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缺乏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缺乏熟悉、精通各學科交叉的綜合型人才。儀器科學技術不僅涉及的學科范圍廣泛,并且只有能盡快發現、利用、集成各種新原理、新概念、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等最新科技成果的人,才能設計和制造出世界一流的測量控制與儀器儀表產品。人才短缺,自然影響行業的發展。這無疑也是造成國產儀器儀表與進口產品差距的重要原因。
國產儀器儀表與進口產品差距有哪些
時間:2010-11-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因為中國對儀器的基礎技術和制造工藝的研究不夠,一些影響可靠性的關鍵技術,如精密加工技術、密封技術,焊接技術等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導致產品,特別是高檔產品的性能不夠穩定和可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首批建筑機器人固態電池成功量產交付!
5月27日,合源鋰創宣布,近日,合源鋰創正式向建筑機器人企業金皇冠智能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簡稱:“金皇冠智能科技”)交付了首批建筑機器人...
關鍵詞:2025-05-282030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占率或達80%,在全球保持領先地位
2030年電動汽車全球市場占有率有望突破40%,中國電動汽車市占率或達到80%,歐洲接近60%,美國達20%,國際能源署(IEA)在最近發布的《全球電動汽...
關鍵詞:2025-05-28小米確認要做5G基帶,中高端不考慮,只做旗艦芯片!
說實話,自從15S Pro出現后,小米帶來的震撼可謂一波接一波,首先展現在大家眼前的自然是玄戒O1芯片,盡管證據已經足夠多,但依然有人質疑,不過...
關鍵詞:2025-05-28皮爾磁2024財年總結:在挑戰中堅定前行
面對2024年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皮爾磁集團交出了一份穩健的成績單。全年實現營業額3.41億歐元,雖然較上年有所調整,但公司在全球市場的戰略布...
關鍵詞:2025-05-28臺積電將在德國設立歐洲芯片設計中心
5月27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全球最大芯片代工企業臺積電一位高管周二表示,公司將會在德國慕尼黑設立芯片設計中心。
關鍵詞:2025-05-28意法半導體推出兩款GaN半橋驅動器,可提高能效和魯棒性
2025年5月27日,中國——意法半導體推出兩款高壓GaN半橋柵極驅動器,為開發者帶來更高的設計靈活性和更多的功能,提高目標應用的能效和魯棒性。
關鍵詞:2025-05-28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近期明顯加速 但關鍵技術路線仍未明確
5月27日訊(記者 曾楚楚 劉越)作為“下一代電池”的全固態電池近日再次吸引資本市場關注,多家概念股拉升。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目前固態電池...
關鍵詞:2025-05-28新品推薦|研祥智能SPC-8271C,解鎖安全可控新體驗!
安全可控 理想之選
關鍵詞:2025-05-28有獎互動|太省了!5月28日10點,鉅惠底價立省到底!
有獎互動|太省了!5月28日10點,鉅惠底價立省到底!
關鍵詞:2025-05-28三星電子半導體部門將再次調整
5 月 27 日消息,韓媒 SEDaily 當地時間今日報道稱,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部門(注:即 DS 設備解決方案部)正對系統 LSI 業務的組織運作方式的調整計...
關鍵詞:2025-05-27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