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鐵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現代化的顯著標志,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科技水平。從建設地鐵一號線開始的那一刻,沈陽市就打響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地鐵技術攻關戰。指向很明確:通過各種方式,讓沈陽企業在技術上領先全國,處于地鐵產業的領跑地位。
如今,沈陽市用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以信號系統為例,地鐵信號被稱為軌道運輸的“神經”,也是地鐵先進水平的標志。但在沈陽地鐵開工建設之時,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突破信號系統的核心技術。
浙大網新沈陽地鐵工程有限公司也因此重任而誕生,企業牽手沈陽鐵路信號工廠,實現了信號系統關鍵技術國產化的突破,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如今,沈陽地鐵信號系統的制式已被國際、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領域認可,并且被巴黎、紐約、廣州、北京和上海地鐵采用。
憑借在機器人制造和自動化控制領域多年積累的豐富研發經驗,新松機器人公司專門成立了軌道交通事業部,組織精干力量進行自主研發,從無到有地“孵化”出性能優異的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他們研發的地鐵售檢票系統,技術水平和設備性能堪與國外同類產品相媲美,可實現軌道交通售票、檢票、計費、收費等全過程的自動化。
一年時間內,投資近億元,遼寧興榮昌地鐵管片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鐵管片自動化生產線,可以使地鐵管片在高溫蒸汽養護窯內自動運行,保持時間和溫度的可控性,大大提高了地鐵管片的生產效率。
北方重工集團、沈鼓集團、東軟公司,一個又一個企業憑借技術創新,為沈陽地鐵配備必不可少的“零件”。本地領軍型科技企業全力以赴,引進的新興企業使出渾身解數,源源不斷地為沈陽地鐵提供智力支持―――沈陽地鐵獲全國科技進步二等獎,一號線車輛和機電設備系統國產化率達76.62%,創國內新高;特別是牽引制動和信號系統國產化,在國內率先實現了重大突破,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