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發電預計2015年開始商業化

時間:2010-09-30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降低成本主要依靠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技術路線都可以嘗試,同時要進行設備國產化,并希望國家有關政策能夠加大對CSP的支持力度

太陽能光伏產業方興未艾,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已經開始覬覦太陽能熱發電(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簡稱CSP,又稱光熱發電),產業可能帶來的機會。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馬勝紅預測,2015年到2020年,我國CSP產業將進入初步商業化運作階段,太陽熱發電項目將快速進入區域性發展。業內人士認為,CSP產業的當務之急是通過設備國產化和技術進步等降低成本。

“四步走”發展

馬勝紅表示,中國電力需求在未來仍然會快速增長,同時中國的碳排放空間卻將越來越小,而水電、風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的資源有限,無法滿足中國快速增長的電力需求,因此, 構建電網友好型可再生能源發電系統需要發展太陽能熱發電。

據了解,我國幅員廣闊,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從全國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來看,西藏、青海、新疆、內蒙古中部和西部、甘肅河西、寧夏北部、四川西部等廣大地區的太陽輻射強,適于太陽熱發電。

在馬勝紅看來,中國太陽能熱發電的發展將經過四個階段。2010年到2015年為示范和項目開發前期準備階段,建設了1MW的北京延慶塔式科研示范項目;內蒙古巴拉貢50MW的工程示范項目也在準備招標。開發前期準備的地區主要在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西部、新疆南疆、青海、西藏等地,有可能再建3-5個百MW級電站。

2015年到2020年為初步商業化運作階段。受國內外發展的推動,經示范和產業推動,中國的太陽熱發電項目將以每年500-800MW的速度增長,其電力市場為所在區域。

2020年到2030年為規?;l展階段,隨著超高壓電力輸送走廊的建設,資源優勢明顯的地區將建設較大規模的太陽能集熱電站,并向距離較遠的負荷中心輸送電力,太陽能熱發電會以平均每年1-2GW左右的速度發展。

2030年到2050年太陽能熱發電以其可調峰、可儲能等優勢成為可再生能源電力體系中的重要成員,進入大規模發展時期,在2030年的規?;A上,以年平均15%或更高的速度增長。

降成本亟待政策支持

與光伏上網電價近兩年來的快速下降相比,太陽能熱發電成本還是一道很高的門檻,而目前來看,由于國內還沒有成規模的示范項目,CSP的上網電價為幾何還不得而知。

據了解,全國示范項目內蒙古自治區50MW槽式太陽能熱發電項目計劃總投資16億元,年發電1.2億度,目前已經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能源局已批準進行特許權招標,上網電價仍然是評標的重要指標?!斑@個項目的競標價格出來以后,就可以了解目前CSP的大致成本。”一位業內人士說。

CSP技術的關鍵是儲熱系統,通過儲熱設備將光場收集到超過發電機組所需的熱能儲存起來,在輻射強度出現波動時,輸出這些熱能,平衡光場收集的熱能不足,只要儲熱容量足夠大,光熱電站可以24小時運行。不過,據天威(成都)太陽能熱發電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學斌介紹,儲熱系統造價昂貴,而且光場規模也必須和儲熱規模同等增加,從而導致整個電站投資直線上升。

周學斌指出,由于太陽能熱發電系統與常規火力發電機組都是用熱作為中間能量的載體,可以考慮將儲熱系統取消,使光場與常規火電結合,降低成本。中海陽(北京)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黎明表示,中海陽正研究將CSP與煤炭資源枯竭區的坑口電站結合起來,利用坑口電站的火電機組建設CSP電站。

一位長期關注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的專家指出,降低成本主要依靠技術的不斷進步,各種技術路線都可以嘗試,同時要進行設備國產化,并希望國家有關政策能夠加大對CSP的支持力度。據馬勝紅介紹,在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規劃中,將提出建設若干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示范電站和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電站。到2010年,太陽能發電總容量達到3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80萬千瓦,其中只有20萬千瓦是針對太陽能熱發電站設計的,其余均為光伏發電。

而據了解,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原計劃在年內推出,規劃中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提出了在2011年就要達到2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比原來2020年的180萬千瓦的總目標已經超前,到2020年則要達到2000萬千瓦,比原來目標提高11倍多,但沒有明確光伏與光熱的比例。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