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綠色、創新、創意——包裝業必走之路

時間:2010-09-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深化創新,就是要把實現“3個包裝”,即綠色包裝、創新包裝和創意包裝作為發展的戰略重點。

      深化創新,就是要把實現“3個包裝”,即綠色包裝、創新包裝和創意包裝作為發展的戰略重點。
      綠色包裝,要求我們在生產、流通、消費和廢棄物資源再生的全流程,堅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循環利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走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的路子。一個月前,在中國上海開幕的2010年世界博覽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展示并探討未來城市生活的美好圖景。其中,如何有效處理城市垃圾,尤其是占城市垃圾一半以上的包裝廢棄物,使之實現減量化、再利用,特別是資源化,是我們包裝行業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過去幾年,中國的包裝行業正積極行動起來。在這次北京國際包裝博覽會上,我們看到,廢紙的再生利用有了新的成果,不僅大量用于再生紙和紙箱包裝,而且,紙質的展具、用具、家具、裝具進入了北京奧運會、展覽會和物流領域;紙鋁塑復合包裝廢棄物實現了全成分的分解回收,優質紙漿再次投入了生產包裝材料的循環使用;更令人高興的是,應用廣泛的包裝食品飲料的聚酯瓶,實現了同質轉化,再生的高潔凈的食品級聚酯顆粒料,已被跨國大食品飲料企業認證,并積極采用,讓我們看到了一種理想的循環經濟的模式。包裝廢棄物的資源化,正孕育著一個戰略性的新興產業。
  創新包裝,要求我們充分利用人類的知識、智慧和現代高科技的威力與潛力,按照減量化、低排放、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加強自主創新和集成創新,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減少材料用量、減少污染,改造和提升包裝工業的生產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我們高興地看到利樂(中國)公司去年在內蒙呼和浩特建立的新工廠,配套建設了太陽能發電裝置,成為包裝行業采用新能源的樣板。可降解包裝材料的研發也已取得了重要突破,將更廣泛地得到應用;信息技術在包裝印刷[百科]領域的應用,進一步發展了數字化、個性化、可控化、綠色化等重要功能,把包裝印刷技術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創意包裝,即要大力培養和壯大優秀的包裝設計隊伍,充分發揮包裝設計人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人為本,把文化創意與技術創新有機結合,同創新包裝和綠色包裝緊密融合,與國內外市場的需求變化緊密結合,不斷提升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知識產權實力。要特別著力于為消費品行業的品牌戰略服務,創新名牌產品包裝、原產地產品包裝、特色產品包裝,為產品結構的調整和改善民生作貢獻。
  深化合作是我們實現新階段持續發展的又一動力。作為行業的聯合組織,中國包裝聯合會將不僅立足于促進中國包裝行業“調結構,上水平,增活力,求發展”,而且希望通過世界包裝組織和亞洲包裝聯合會,在促進各國、各地區的合作領域創新思路,創新政策,創新模式,當前要著力加強4項合作:
      1、加強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的合作。
面對世界實體經濟受到的嚴重沖擊,包裝行業應當在產業發展戰略層面加強研究,特別是順應全球發展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的趨勢和潮流,發揮包裝行業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特色和優勢,積極開展綠色包裝的研究、交流與合作。要深入研究綠色包裝的理念,擴展綠色包裝的內涵,創新綠色包裝的技術,倡導發展綠色包裝的政策,推動綠色包裝的國際合作。
  2、加強信息交流合作。
  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基礎支撐,發揮行業協會的組織服務功能,發展和完善行業和專業的重要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傳播,為企業的創新和投資決策服務,提高創新與投資的效率和效益。
      3、加強新技術推廣合作。
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是包裝行業改造升級、持續發展的核心,要加強對新技術成果的評價、遴選與推薦,特別是符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要求的新型綠色包裝材料與制品技術;符合減排要求的包裝工藝和包裝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創新技術;具有高效率、多功能、智能化、高精度的包裝機械及裝備技術。同時要在技術進步的基礎上,推動制定行業標準的合作。
      4、加強產業融資合作。
在當前戰勝世界金融危機的嚴峻時刻,一個重要的戰略舉措是應當積極促進向實體經濟的有效投資。中國政府已確定了實施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發展,特別是提高國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度的戰略方針。中國巨大的國內消費潛力和政府致力于提高居民消費力的政策,為消費品產業及相關的包裝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中國包裝聯合會將在政府的支持下,為擴大對包裝產業的投資提供積極的協調與幫助。
  今年是我國實施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制定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重要一年,我們正在國家規劃的指導下,組織全行業認真總結包裝行業發展的經驗,認清與世界包裝強國的差距,找出包裝產業鏈的薄弱環節,提出包裝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目標、任務與舉措,為發展一個有規模、有效益、可持續的綠色包裝產業而不懈努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