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關成品油價格機制是否需要調整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按照2008年國家發改委出臺的政策規定,國際原油在22工作日內,上漲或者下跌超過4%,成品油價格需要做相應調整。
成品油定價市場化在未來6個月內會加速,主要理由有三條,第一、新華社發文批評了成品油定價機制模糊;第二、印度放開汽柴油價格管制將有效地刺激中國加快市場化進程;第三、從煉油和加油站兩個重要的環節來看,目前中國成品油市場具備了充分競爭的基礎。
現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是在2009年5月7日開始執行的,即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但在今年8月份,有媒體報道了發改委正在鑒定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消息,并援引知情人士稱,此間發改委可能會縮短國內調價周期,可將原先的22天縮短至10天左右。
發改委對成品油定價機制的改革方向是逐步走向市場化,從長期來看應該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