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深圳特區創下了“三天一層樓”的建設速度,成就了“深圳速度”這個形容建設速度非常快的一個詞。今天,也是在深圳這片孕育傳奇的土地上,比亞迪汽車以7年產銷100萬輛的成績,創下新的“比亞迪速度”。
當一輛比亞迪G3緩緩開下OK線,在比亞迪汽車領導和員工的熱烈掌聲中,比亞迪第100萬輛汽車由此誕生,自2003年比亞迪第一輛汽車下線至今,僅僅7年比亞迪就實現了產量由第1輛到第100萬輛的跨越。
在2007年9月,王傳福宣布:“比亞迪汽車的目標是2015年做到中國第一,2025年成為全球第一的汽車生產企業”。 100萬輛下線,標志著比亞迪向“世界汽車制造第一梯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曾說:“7年前,比亞迪宣布進軍汽車制造產業之后,當天股價掉了30%。”但是現在,在7年100萬輛的成績單面前,已經沒有人能輕視比亞迪汽車。比亞迪汽車不僅創造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的奇跡,其發展速度之快在世界汽車產業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比亞迪100萬輛背后的數字
數字往往是最有說服力的,在比亞迪100萬輛的背后,還有很多數字讓人津津樂道。透過這些比亞迪發展中所創造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中國汽車產業的奇跡是怎樣誕生的。
2005年9月上市的比亞迪F3,以7萬多元的價格一舉擊破了很多消費者的心理防線,十萬以內即可享受豐田的品質,這不再是一個夢。上市短短一個月內,F3就接到了9000輛的訂單,與當時最暢銷的通用凱越不相上下。13個月后,比亞迪F3成為中國最快突破10萬輛銷量的中級家轎車型。
此次比亞迪100萬下線的車型G3,也是比亞迪產品矩陣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G3作為G系車型和A3網的開山之作,可謂是一鳴驚人。今年3月G3上市不到半年已登上“月銷萬輛車型排行榜”,和凱越、悅動等合資品牌分庭抗禮,絲毫不處下風,被業界譽為“萬輛俱樂部潛力車型”,作為比亞迪的戰略車型,G3的出現改變了比亞迪長期以來F3一枝獨秀的局面,增強了比亞迪的核心競爭力。
2009年,比亞迪以44.8萬臺的總銷量和同比大增283.3%的卓越成績,成為國內汽車企業總銷量增長冠軍。進入2010年,比亞迪繼續加速度增長,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0年1-5月,在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品牌中,比亞迪F3排名第一。在增長率上,比亞迪品牌今年上半年達到7成以上,仍然是增長最迅猛的企業。
這些數字最終成就了比亞迪100萬輛,它不僅是比亞迪發展過程中一個又一個腳印,更承載了比亞迪人的光榮與夢想。如果說“百萬輛”前是更多地關注“造好車”,那么在下一個發展階段,則將重點放在打造品牌上。
創新,比亞迪永遠的關鍵詞
從比亞迪F3到G3,比亞迪可以說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這離不開比亞迪的創新精神,如今創新已經融入到了比亞迪的基因中。
“回顧比亞迪走過的道路,其實就是不斷創新、不斷突破的過程”王傳福表示,比亞迪是03年進入汽車產業,那個時候留給比亞迪的機會并不多,這個時候就像打仗一樣,必須有差異化打法,實際上比亞迪做了新的商業模式創新。
G3可以看作是比亞迪商業模式創新很好的例證。G3在產品上另辟蹊徑,從垂直整合產業鏈入手,打造出全新的造車理念。
所謂“垂直整合”是一種典型的縱向一體化模式,即將供應鏈一個一個環節進行分解,形成垂直一體化,納入自己體系當中。“垂直整合”的優勢首當其沖的是成本控制,因此在十萬元區間中,比亞迪G3具備同級別車難得一見的高科技裝備,如合資品牌中級車上流行的CAN-BUS電子智能管家系統、Keyless無鑰匙系統、行車電腦等高附加值產品。其他如方位指示倒車雷達、電子防盜系統也一應俱全。此外,G3還加配了側安全氣囊和側安全氣簾,最大限度保證駕乘者的人身安全;垂直整合的另一明顯的好處,便是控制力優勢,畢竟關鍵零部件都在自己的生產體系內,對整車制造的每個環節都有控制權,而且也更容易實現標準化生產,提升品質。
如今,比亞迪已將2010年定義為公司“品牌年”,2010年比亞迪的目標是實現有質量的增長,重點包括提升人的品質,提升產品的品質,提升公司的運營品質為核心目標。100萬輛的下線,標志著比亞迪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階段。如果說“百萬輛”前是更多地關注“造好車”,在下一個發展階段,就是在生產優異產品的同時,將比亞迪打造成為一個在世界汽車制造領域受尊敬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