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警方開通官方微博聽民意,部分民警開個人微博聊案情;專家稱這有助公安化解深層社會矛盾
從今年2月24日開始,廣東省21個地級市及省公安廳的官方微博相繼開通,到5月11日,全部完成認證并在網上建立起了微博群。昨日,北京警方也宣布將開通微博,實現與網民平等交流。這一系列公安微博,被網友稱為“微博110”。在公安官方微博興起的同時,不少警員個人也在網上織起了微博。“微博110”的興起,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動因,警察們的微博究竟在關注誰,誰又在關注他們?
提供便民信息或紓憂解悶
“我們主要多一個便民服務的窗口,也是展示警察形象的窗口。”珠海市公安局公共關系科副科長白志剛說,他們在微博上發布的內容主要是與百姓生活相關的警務咨詢,比如交通信息,典型案例的防范措施等。
廣東公安廳宣傳處長鄧建偉介紹,有了互聯網這個制高點,公安機關能用低成本做好很多事。
廣東省公安廳政務網站管理科科長劉博說,不僅網友關注微博上的信息,上級領導也非常關注,除了重大信息隨時上報外,網絡管理科每兩周要統計分析一次網民留言評論情況,形成詳細的報告供領導和各業務部門決策參考。
“網民上公安微博不是看熱鬧的,而是想解決問題的。”廣東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鄧建偉說,公安已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作機制,不管是投訴還是舉報,都有部門跟進處理,根據不同問題有24小時、7天、1個月三種答復機制。
作為公安個人開通的微博,其關注對象比較隨意。安徽阜陽交警王鵬的微博,雖已開通大半年,他關注的微博只有30個,不少是其他警員以個人名義開通的微博,如“民警老槍”等。
群眾反映心聲——“公安微博為何板著臉”
在采訪中,廣東警方有關人士表示,警察常被認為刻板,而公安微博就是要為警察去符號化。不過,即便開了微博,還有不少地方公安還板著面孔。
廣東封開縣公安微薄“平安封開”,自4月2日開通起至7月12日發布的微博,基本都是該縣公安工作簡報。除板著臉不斷發工作簡報,有些公安微薄還打著官腔。
廣東省公安廳政務網站管理科科長劉博表示,本著實事求是和善意溝通的態度,不隨意刪帖,未經調查核實不隨意表態和發表意見。
“網絡問政容忍很重要。”珠海市公安局公共關系科副科長白志剛說,到目前他們只刪除過一些商業廣告,沒有刪過任何批評意見。
專家觀點——“法院和檢察院也應開微博”
汪玉凱認為,目前司法不公的問題比較突出,法院和檢察院尤其是法院,也應利用網絡微博,揭開神秘面紗,多傾聽民眾聲音,有助于化解社會矛盾。
不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認為,公安微博直播特殊案件現場也應謹慎。他介紹,俄羅斯警方曾電視直播劫持人質案。因劫持人質者也看到直播,導致警方行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