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石油安全 關系人類生態家園

時間:2010-06-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墨西哥灣特大井噴漏油事件不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更令人痛惜的是,還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

      一場特大井噴漏油事故,暫時中斷了美國開發近海石油鉆探的國策;一場特大井噴漏油事故,使墨西哥灣水域的各類生物遭遇滅頂之災;一場特大井噴漏油事故,毀了石油業大鱷英國石油公司,也毀了美國南部海岸線地區的漁業和旅游業。

  如今,墨西哥灣海底的事故油井爆裂油管仍然張著黑色的大口,似乎在嘲笑人類的智慧和貪婪。

  起因:漠視安全生產

  據美聯社報道,英國石油公司在過去9年的油氣鉆探與開采過程中,曾多次發生漏油和火警事故,共遭到美國海岸警衛隊發出的6次警告和兩次起訴。

  另據《洛杉磯時報》報道,包括事故井鉆井套管的水泥固井設計可能存在缺陷。水泥用量過少導致天然氣泄漏,引發油井爆炸沉沒。美國石油鉆采工程學教授吉恩·貝克說,水泥固井作業有固定標準,不同的油井實施方案有所不同,但英國石油公司使用水泥量過少。

  《紐約時報》援引英國石油公司內部文件報道說,公司管理層在選擇事故油井套管時盡管清楚地知道其中一款風險高于另一款,卻最終選定風險較高的那一款。去年6月,多名工程師向企業管理層提交內部報告,認為這款金屬套管可能在高壓下“崩潰”,但公司仍然堅持使用這款套管。

  油井的防噴器也備受詬病。它本應在油井爆炸后可以關閉井口,防止井噴失控漏油,但它失效了?!度A盛頓郵報》指出,英國石油公司為了節省時間和經費,“深水地平線”號鉆井平臺的防噴器中使用了一個測試閥門,沒有使用永久性“可變徑閘板防噴器”,增加了防噴器失效的風險。

  另外,美國聯邦礦產管理局也因疏于管理而遭到各界批評,被認為是漏油事故的“幫兇”。

  海洋生物:遭滅頂之災

  墨西哥灣特大井噴漏油事件不但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更令人痛惜的是,還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在受污染海域的656類物種中,已造成大約28萬只海鳥,數千只海獺、斑海豹、白頭海雕等動物死亡,將有10種動物面臨生存威脅,3種珍稀動物面臨滅頂之災。

  對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地區協調員孔凡倫指出,漏油對鳥類危害最大,因為鳥類接觸到油污后會喪失覓食、飲水和用喙整理自己羽毛的能力,最終因饑餓、寒冷和中毒而死亡;海上浮游生物是最易受污染的海洋初級生物,它們的健康又直接影響以浮游生物為食的其它海洋生物的生存。

  國際環保組織也對漏油事件所造成的生態災難表示抗議。近日,“綠色和平”的兩名成員就爬上英國石油公司倫敦總部大樓的一個陽臺,掛起寫有“英國污染源”字樣的旗幟,譴責其管理疏漏造成的環境污染。

  美國政府:漏油事件可能變為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的動力

  美國總統奧巴馬近期將赴受害的亞拉巴馬、密西西比和佛羅里達州視察,這是墨西哥灣漏油災難發生以來他第四次到訪這些地區。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動身之前說,墨西哥灣石油泄漏災難對美國的影響,可以跟“9·11”恐怖襲擊相比,這將促使政府和人民重新考慮未來的環境和能源問題。奧巴馬還說,他會重新爭取讓國會通過一份重要的能源和氣候議案。

  而這一事件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美國能源安全戰略,引起了多方猜測。新華社報道指出,從大方向上看,美國總體能源安全戰略不太可能受到大的影響。但美國總統奧巴馬所推動的“總量限制和排放交易”的減排改革方向,以及正在參議院審議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均可能受到影響。

  有分析家認為,如果墨西哥灣海漏油事件的負面影響持續下去,可能導致奧巴馬“進退維谷”:對禁止近海石油鉆探本來就不滿的共和黨議員有可能在參議院阻撓氣候法案通過,石油工業界可能更堅決地抵制“總量控制與排放交易”機制;國內外環保人士則有可能更加猛烈地批評奧巴馬“應對危機不力”。

  不過,從長遠來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美國完善其能源安全戰略目標,反而可能是件好事。代表不同利益的各派政治力量在宣泄完激情之后,會進入冷靜反思階段,并達成新的共識。新共識可能令美國朝減少對化石能源依賴的方向加速前進,催生更多清潔能源。

英國石油公司:屢敗屢戰初見效

  自井噴漏油事故發生后,英國石油公司想了多種方法來制止漏油污染,包括“鋼筋水泥罩法”、“滅頂法”等,但一一失敗,如今的“漏斗法”初見成效,但仍然不能“治本”,原油還在繼續泄漏。

  英國石油公司先嘗試的是用大型鋼筋水泥罩封堵漏油,但因為大量結晶狀氣體水合物聚集在罩內,使其浮力增大,無法嚴密罩住漏油處,罩內收集的漏油也無法被輸出,因此這一方法被擱淺。

  接下來,英國石油公司啟動的是“滅頂法”,原理是先將大量高密度液體注入油井,抑制原油上涌,后用水泥封死漏油點。按照公司的說法,“滅頂法”是封堵漏油的最佳方式,但還是以失敗告終。

  之后,英國石油公司試圖使用機器人潛水艇從漏油點切斷的隔水管,然后在隔水管上方安裝堵漏閥門以控制漏油,然而水下機器人并沒能派上用場。

  6月4日,從英國石油公司終于傳來一個好消息:成功用一個漏斗狀裝置蓋住了墨西哥灣海底的漏油油井,并開始將部分泄漏的原油和天然氣輸送到海面上。公司的設想是通過新裝置控制大部分漏油,同時繼續打救險井,待其完工后可徹底止住墨西哥灣的事故井漏油。

  另據美國媒體報道,英國石油公司6月16日表示,將拿出200億美元建立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件賠償基金。

  中國專家:辦法雖好卻太慢太貴

  針對英國石油公司一邊收集漏油、一邊打救險井的處理方法,中國石油大學石油鉆井專家、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高德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不但一直對這一特大井噴漏油事件有所關注,而且在幾天前還通過英國石油公司的網站提交了自己的建議。

  高德利指出,英國石油公司收集漏油的措施已初見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這只是一種消極被動的做法,既不能100%收集到漏油,更不能徹底止住事故井噴油。

  而英國石油公司打救險井的做法才是“治本”。高德利說,目前英國石油公司正在漏油井的旁邊打救險井(定向井),希望通過救險井與事故井連通后注入重漿最終壓制住井噴。但救險井的鉆井工程在正常情況下也需要一定的時日,如果遇到臺風、颶風等惡劣天氣,則還會延誤工期,必然使漏油污染進一步加劇。

  盡管英國石油公司采用了雙管齊下、標本兼治的辦法處理事故,但是在高德利看來,打救險井既昂貴又緩慢,應該嘗試更為便捷的處理辦法。

  高德利說,現在事故井上的大火早已不復存在,工作人員和作業裝備均可以上去了。因此,可以把事故井的水下井口徹底清理干凈(甚至通過爆炸等方法),使海底井眼完全暴露出來,讓帶有回壓閥的鉆柱重新下入井眼到井底,然后通過鉆柱泵入重漿以壓制井噴。也就是說,可以利用事故井來有效壓制井噴,這與打救險井的作用是一樣的,既快又便宜,關鍵是想辦法讓鉆柱重入。

  那么,英國石油公司為何不采取這種方法,而采用了既費時又昂貴的打救險井的辦法呢?高德利說,有可能是公司擔心這樣做之后  一場特大井噴漏油事故,暫時中斷了美國開發近海石油鉆探的國策;一場特大井噴漏油事故,使墨西哥灣水域的各類生物遭遇滅頂之災;一場特大井噴漏油事故,毀了石油業大鱷英國石油公司,也毀了美國南部海岸線地區的漁業和旅游業。

  事故帶來警示:應急計劃不應紙上談兵

  6月15日,美國眾議院舉行原油泄漏聽證會,??松梨凇⒀┓瘕垺⒖捣?、英荷殼牌以及英國石油公司提交了他們各自的應急計劃,但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認為,他們制定的原油泄漏應急計劃“紙上談兵”、“內容陳舊”、“沒有實際用處”,他們沒有為漏油事件做好準備。

  漏油事故也影響到了中國政府和企業對深海油氣鉆探的態度。高德利教授說,中海油近期也在進行深海油氣鉆探工程設計,但在墨西哥灣井噴漏油事件發生后,政府對安全生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保證發生類似井噴失控的事故時能夠啟動應急預案,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損失降到最低。目前,高德利教授應邀正在積極參與中海油荔灣深水鉆探相關應急預案的設計論證工作。

  “深海油氣鉆探的一次特大井噴事故不但會壓垮像英國石油公司這樣的巨型公司,而且還會給海域相關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各國政府和石油企業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警示。由此可以推斷,人類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將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安全性挑戰?!备叩吕f。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