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關部門已三令五申要求防止宏觀經濟數據泄露,但即將在本周五公布的5月經濟數據,還是再次遭到泄露。
翹尾因素超一半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3.1%,環比下降0.1%。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稱,CPI達到3.1%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翹尾因素,其貢獻超過50%;第二是食品及居住價格上漲導致,當前仍是結構性上漲。
對于今后的物價走勢,盛來運認為,當前和今后物價上漲有緩解的趨勢。他的依據是:5月CPI環比下降0.1%;歐洲債務危機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上年度翹尾因素的影響將在6月達到高點,后面翹尾因素的影響將下降。
經濟數據遭泄露
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1%,PPI同比上漲7.1%,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6394億元,5月份出口1317.6億美元,同比增長48.5%——這是國家統計局昨日10點剛剛公布的統計數據,這與路透社數天前“有如神助”般地“預測”出來的數據完全一致,幾乎都精確到了十位數。
盛來運昨日表示,國家統計局嚴重譴責提前泄露還在保密期數據的行為,并將注意加強數據發布方面的管理。“國家統計局從統計調查到數據發布,是嚴格按照統計法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的。這件事后,我們會更注意加強數據發布方面的管理。”盛來運稱,統計局已經注意到這次數據發布前,有媒體就提前報道了一些數據。統計局正在按相關規定和程序進一步進行了解和處理“泄密”一事。
《北京青年報》發表評論稱,無意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是某些政府機關人員出賣了經濟數據,但屢次的數據泄密,著實不能不讓人產生懷疑。提前泄露國家數據的人或單位,顯然已經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他們必須為數據泄密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