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沿海開發基礎設施先行 4000億元編織立體交通網

時間:2010-06-1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沿海地區臨海高等級公路貼海而建,港口群建設全面提速,疏浚拓寬的河道聯通沿海和腹地。

沿海開發,基礎設施先行

 
      這一年,沿海地區交通基礎設施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奏響了沿海開發恢弘樂章的動人音節。臨海高等級公路貼海而建,港口群建設全面提速,疏浚拓寬的河道聯通沿海和腹地……


4000億元編織立體交通網


      6月1日,大豐。臨海高等級公路先導段開工。
      “這是我省干線公路建設史上規模最大、里程最長、技術最復雜的單項工程項目。”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游慶仲介紹,這條高等級公路從北到南,貫通連云港、鹽城、南通沿海三市,全長521公里,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總投資168億元。
      “這條路,南通境內有180多公里。從此,以蘇通大橋為龍頭,依托高速公路,南通就有了真正的南北大通道。”南通一位老交通為此感嘆道。
      一切從沿海開發的需要出發。打開我省沿海交通建設進程表,連云港、鹽城、南通三市由公路、鐵路、航運、空運、管道運輸構建的立體交通網絡全面鋪開,每天都有新進展。
      鹽城到連云港的鐵路工程可行性報告已經通過,具備了開工條件,今后,鹽城可以直接接上新長鐵路;通榆河南延工程啟動,有了這條新的內河大通道,我省沿海所有港口都與通榆河連接,直通長江,而長江水也源源不斷送到新開發的灘涂……未來3年,僅省級層面,對沿海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就要達到4000億元。


      連云港30萬噸航道建設,人稱沿海開發的“牛鼻子”工程。2009年6月,30萬噸級航道工程破題。港口管理局負責人說,“目前,航道實驗工程已經啟動。”到2011年,主體港區建成25萬噸級航道,2013年浚深到30萬噸級。圍繞30萬噸深水航道,連云港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作業碼頭、物流基地建設紛紛展開。
      大投入帶動大開發,大開發支撐大突破。南通,過去是“難通”的“神經末梢”,現在正成為“交通樞紐”。這從南通市常務副市長藍紹敏列舉的一組公路建設數據可見一斑:
      2007年,南通市新開工公路里程73.1公里;2008年為84.6公里;2009年,100.2公里;而今年,計劃通車里程達到366.2公里。
      崇啟大橋建設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滬通鐵路大橋通過發改委立項;崇海大橋完成預可研編制。作為上海空港輔助機場,興東機場飛行區改擴建工程5月開工,波音747等大型飛機不久就可以在這里起降。“以過江通道建設為龍頭,新一輪沿海開發以來,南通綜合交通建設力度空前。”藍紹敏說。
      “今年,我省沿海地區要建成的19個重大交通項目有18個在沿海三市,新開工建設的21個項目也都分布在沿海地區,另有滬通鐵路、阜寧高速公路等7個項目正在開工爭取中。”省沿海辦副主任梁學忠說,隨著橫貫東西、縱橫南北的立體交通格局加快形成,重大基礎設施對沿海開發的深度拓展和質量提升作用超乎想象。


建港口 辟港區 興港城

 
      港口、港區、港城聯動,江蘇的沿海開發正在探索一條新路徑。
      在南通,“三港聯動”被形象地理解為“昨日的墾區、今日的園區、明日的城區”。市民營經濟發展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林說,“交通的終端是項目,項目的最終歸宿是城鎮。港口、港區、港城三者互為關聯,缺一不可。”
      洋口港的建設發展富有南通個性。從無到有的太陽島,首期1.44平方公里已在黃海中赫然現身。投資9.68億元、總長12.6公里的黃海大橋,為人工島開發建設鋪就了快速通道。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繆銳說,到2020年,洋口港所在的長沙鎮將建成50萬人口的新港城。這里將有江蘇沿海重要的冶金基地、全國綠色能源基地、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石化基地和長三角重要的物流中心。
      走馬洋口港,百億元投資的6臺33萬千瓦西氣東輸天然氣調峰電站正在實施,LNG項目明年3月投產;新加坡金鷹集團100多億巨資打造的40萬噸差別化纖維項目年內有望開工。另一個重要海港呂四港,鎖定的則是石化下游產業,已有十幾個項目開工在即,總投資超過100億元。地處江海交匯處的啟東市,依托園區,一批海工項目、造船企業相繼落戶,中遠船務全國最大的海洋工程基地也已初露雛形。


      擁有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金字招牌”,大豐港產業集聚漸成氣候。5月初,木材產業園區剛剛試運行,5月下旬就有兩船進口松原木順利下卸。園區辦公室主任王志強說,這些木材在這里初步加工后,將銷往全國各地。園區已有14家木材加工企業、3家貿易企業落戶。4月由上海商人投資的江蘇榕榕公司,達產后將日產模板2萬張。
      面向大海求發展。記者了解到,未來三五年,連、鹽、通三市將形成一批港口、港區、港城、生態“四位一體”的示范鎮。

 
打通血脈,“支撐效應”逐步顯現


      交通“血脈”的打通,成為沿海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撐。
      鹽城沿海多家企業老板說,剛剛動工的沿海高等級公路離碼頭16公里,比沿海高速近了20多公里,加上疏港公路由雙向4車道變成8車道,“估計進出口貨物可節省半個多小時。”而大豐港和上海港的“公交化貨物運輸”合作,已讓沿海外貿企業得到實惠——本土生產的塑料制品出去方便了,韓國的電子產品進來也快捷了。一進一出,進出口企業降低了成本,貨運企業獲得了更多回報。
      因為沿海通道越來越順暢,大豐港也成了東臺的港口。不久前,東臺決定不再建港,貨物進出或走內河,或用卡車運抵大豐港碼頭。大豐港區規劃分局副局長楊建生說,設施不斷完善的大豐港,“吸貨”能力大大提升。淮陰電廠的煤炭,從大豐港二期碼頭傳送帶卸貨,整個過程不到半小時,噸成本降低約20元。目前,大豐港的腹地已達皖北、豫南,鹽城域外貨物占了吞吐總量的八成。
      連云港憑借30萬噸航道建設和集疏運體系的完善,開始收獲“龍頭效應”。有測算表明,用30萬噸船為隴海線、蘭新線一帶鋼鐵企業運送礦石,每噸運輸成本至少降低50元。這個優勢,吸引我國中西部地區物流在這里加速集聚。連云港發改委負責人說,連云港的影響力正在提升,淮安提出在淮、連之間新修一條一級公路,從連云港“借船出海”,宿遷也在積極籌劃,修筑一級公路直達連云港碼頭,而遠至新疆的霍爾果斯口岸也在謀求“與連云港更深層次的合作”。
      一條條“黃金通道”的開辟,也改變了沿海地區的旅游格局。三年前,我省沿海三市合作開發的“蘇沿海旅游新干線”,如今客源半徑迅速擴大,作為上海后花園的啟東,農家休閑游人滿為患,而到鹽城的游客,有1/3來自上海方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