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環保機械潛力巨大 兩因素制約產業發展

時間:2007-03-1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在整個裝備制造業中,環保機械因其自身的特點,是少有的幾個能讓人感到綠意和清新的行業之一。

在整個裝備制造業中,環保機械因其自身的特點,是少有的幾個能讓人感到綠意和清新的行業之一。據規劃,到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8800億元,約占同期年GDP的3.4%。國家發改委環境司有關人士表示,在這8800億元的總產值中,資源綜合利用產值是6600億元,占75%;環保裝備產值1200億元,占13.6%;環境服務產值1000億元,占11.4%。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我國的環保機械行業已經成為發展潛力巨大的“朝陽產業”,有著巨大的生命力。   環保機械制造業是環保產業的主體,主要包括大氣污染治理設備、水污染治理設備、垃圾處理設備等。環保機械作為機械工業中富有活力的新興行業,不僅是機械工業實現振興的新的增長點,也是我國機械工業優化產業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的領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環保機械行業的產品結構、性能和質量顯著改善,國產環保設備已趨于成熟。其中,電除塵和布袋除塵技術居世界先進水平之列;污水處理可全部完成處理工藝設備和配套設備的生產,有些技術設備已打入國際市場。然而,在飛速發展的光環背后,環保機械行業也潛伏著兩大隱憂:自主創新難和環保政策缺位這兩大因素仍鉗制著它的持續健康發展。   中小環保機械企業面臨三大創新難題   中小環保機械企業是環保機械行業的主力軍,為我國的環境污染治理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縱觀當前我國中小環保機械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卻不容樂觀,這些企業普遍存在著技術工藝落后、設備相對陳舊和科技人才匱乏等諸多問題。我國加入WTO以后,面對國際、國內激烈的環保市場競爭,中小環保機械企業的技術創新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但目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卻仍存在著三大難題。   資金難題:由于機制體制的原因,大部分中小環保機械企業缺乏其他的融資渠道,中小環保機械企業資金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盡管國家加大了環保工作的力度,并限定污染企業按期達標,為環保機械提供了廣闊市場,但由于受資金影響,一些污染企業不得不把壓力轉向環保機械企業。這種環保投入資金的轉移使得中小環保機械企業的貨款回收困難,多方努力爭取來的一點信貸資金和內部挖潛出來的自有資金大都用在開拓市場和確保生產經營上,企業的中心工作也都是圍繞著生產經營來運轉,根本沒有能力拿出足夠的資金用于技改,使企業的技術改造也大多停留在口頭上。部分中小環保機械企業前幾年曾申報了大批技術改造項目,有些項目被列為省、市重點項目和國家專項及優勢工程項目,但苦于沒有資金無法實施,未能如期發揮其效益,致使一些技改項目已變成了“明日黃花”。   人才困境:我國的中小環保機械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培養出了大批人才,這些人才成為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中堅力量。這兩年受環保市場競爭無序和企業資金緊張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大部分中小環保機械企業運行較為艱難,企業沒能很好地重視人才培養與引進等工作,使一些企業出現了人才斷檔和青黃不接的狀況,部分技術人員已無法適應科技發展形勢和企業創新的需要。   另外,中小環保機械企業受規模、財力以及客觀環境的影響,吸納人才比較困難,即使招收來的人才也因缺乏配套的激勵機制,無法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最終是“孔雀東南飛”。受利益的驅動,部分企業的技術人才或跳槽或改行,企業技術人才流失嚴重,造成企業的技術隊伍素質整體下降,有些企業連一個工程師都沒有,大專生和中專生少得可憐,如此人員狀況創新從何談起。   信息缺失:我國的環保產業起步較晚,中小環保機械企業現有產品大多屬于“舶來品”,這些產品通過科研設計院所和企業的引進、消化、吸收,應該說在很長時間內為我國的污染治理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這些產品已不適應污染治理要求,必須加以創新。   目前,國外的許多產品由于加大開發力度,產品已向高新技術方面發展,在新工藝、新材料的運用上取得了較大進展,特別是在設備的成套、電子技術方面借助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環保設備上了檔次,能夠滿足環保要求和用戶要求。而我國的許多中小環保機械企業卻是“井底之蛙”,總認為手中的產品還有一定市場,沒有緊迫感。也有一些企業根本就不去掌握當今產業發展的信息,已跟不上形勢,產品開始落伍。技術創新決定著我國中小環保機械企業今后的生存和發展,對于中小環保機械企業的技術創新必須下大力氣解決好這三大難題,否則企業將很難在今后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中立足。   環保政策缺位帶來隱憂   從現實來看,目前許多地方政府仍舍不得花成百上千萬元建個污水處理廠,而是想要投資很快就有經濟效益的項目。很多企業寧愿被罰款,也不愿建污水處理設施。此外,某些不當的國家經濟政策也阻礙著環保產業的發展。有關專家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二氧化硫在我國主要由化工生產和電廠發電產生。企業自我消減二氧化硫的成本約在1300元人民幣/噸,而國家規定的排污收費僅為600元人民幣/噸。其結果不言自明。此外,國家向占據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一半以上的電廠施行脫硫補貼,一筆賬算下來企業不但不會為此花錢,還會相對賺錢。“這雖然是鼓勵企業就地消減,但結果導致有的企業不主動采用環??萍己唾徺I環保設備?!眹噎h保總局原副局長王揚祖如是說。   據了解,為實現“十一五”環境目標,中國環境保護投資需要1.4萬億元,其中包括投資2600億元實施危險廢物處置工程、城市污水處置工程、垃圾無害化處理工程、燃煤電廠脫硫工程、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農村小康環保行動工程和環境能力建設工程等國家重點環保工程。專家認為,在我國當前這種大規模、高速度建設環境設施的階段,更應及時采取修改相關政策,為環保技術及設備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條件,這樣才能確保環保工作的有效實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