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的信息系統包括列控系統、通信系統、監控系統、信息、自動化售檢票(AFC)等系統。今后,未來,它將通信、信息和自動化技術進行融合,全程、全網、全面覆蓋,參與軌道交通各個方面信息全部集中,實現綜合監控、指揮管理、自動化駕駛。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已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尤其是城際軌道交通線和市郊線的建設越來越多,大運量、中運量、市郊線多種形式并存,軌道交通發展呈多樣化。因此,未來研發重點是技術制式的整合、自動化控制系統、低地板技術、轉向架技術、懸浮技術等。目前已在建和準備實施的制式已達6種:大運量地鐵、中運量輕軌、跨座式單軌、城際快速鐵路、磁懸浮、直線電機系統等,引發出對新型交通方式的成套技術研究需求。
據了解,2010年,中國城市軌道數量將達到55條、里程1500公里,需要配屬車輛逾6000輛,以目前平均每輛車600萬元左右計算,僅車輛投資就達360億元,給軌道交通車輛和自動化生產企業帶來廣闊市場。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市場,備受海內外軌道交通制造企業的青睞,紛紛搶占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低碳社會”、“物聯網”、“智慧地球”概念正在推進技術及產業創新,軌道交通要求更加低碳環保、更加智能化,使軌道交通成為是安全、便捷、環保和節能的大眾運輸工具,這個過程除傳感器和網絡計算,信息系統各個處理層次離不開工控機、嵌入式計算機等自動化產品。未來,軌道交通將應用到更多的自動化產品來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什么是工廠自動化領域的自動控制技術?簡單講,用于連續流程的(電力、化工)即DCS,用于非連續過程的(冶金、造紙、紡織、機械加工等制造領域及環保等)為PLC。PLC用途廣泛,既解決單機自控,也提供流水線和工廠自動化解決方案。
工業自動化控制是工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方向,是機電一體化、推進兩化融合的基礎工作。但是,多年來一直缺少國家層面的關注和戰略性安排,處于嚴重落后階段,并存有重大隱患。
在工控領域,也存在畸重畸輕問題。國家比較重視DCS系統,尤其是重大裝備自控系統中的主控DCS部分,但對其兩端則投入不足;對量大面廣的PLC系統,因有可買性、小企業多、行業組織難等問題,則至今未能列入“十二五”發展規劃。
在中間產品、基礎材料和制造工藝方面,目前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尤其中間產品領域主要是中小企業,面對德國西門子、博世這樣的零部件巨型跨國企業的強勢壓迫,廣大中小企業只能維持生存,沒有充當技術創新主體的實力。而這一領域恰恰是最需要加強基礎科技支持的。
世界工控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大浪淘沙,已形成少數跨國公司規模生產、瓜分全球市場的寡頭壟斷局面。原來的幾百個廠商目前只剩下幾十個,最著名者如西門子、ABB、HONEYWELL、三菱、菲尼克斯等,其工控產品均號稱兼具DCS/PLC/FCS功能,在質量、價格、售后服務方面已經贏得了市場信譽。
為推進制造環節自動化,提升我國工業競爭力核心技術。推進工控技術自主創新,掌握工控行業發展主導權,扭轉目前過分依賴國外技術和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是當前振興裝備工業的一個核心問題,是不能回避的戰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