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自動化技術是制約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瓶頸

時間:2007-02-27

來源:常州致遠通用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導語:自動化技術是制約我國制造業發展的瓶頸

我國尚不具備重大技術裝備的研發及制造能力。 目前,我國各級政府都十分重視信息化及信息產業,但其重視內容主要涵蓋通訊業、移動通訊、網絡、電子政務、“XXX卡工程”、數字電視等,盡管國家投入了巨資,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對上述產品的制造設備及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各種先進裝備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我國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先進裝備,例如,制造手機的許多設備是從德國進口的;三峽工程的一些發電設備是ABB的;大型工程機械主要是日本和德國的;集成電路的主要生產設備是美國的;汽車生產線上的很多設備是日本、美國或德國的;高檔紡織機械很多是日本和意大利的;數控機床主要來自日本和德國;就連制鞋機也有很多是進口的。裝備制造業是為其它產業提供技術手段的,其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它產業的競爭能力。我國許多具有區域特色的產品因此還無法達到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國際市場開拓能力較弱。由于裝備制造業水平有限,我國現有的加工制造業,不得不大量使用進口設備。由于大量的先進設備需要進口,不僅花費了國家大量外匯,也極大地限制了企業跨躍式發展。 我國對國外設備的模仿能力極強,但往往外觀相似、功能相似,而性能差距很大,大多不能完全達到國外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究其原因,除了機械加工工藝有差距外,設備的自動化水平差距巨大已成為制約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對于許多重大技術裝備,我國尚不具備研發與制造能力,仍以進口為主。而且越是重要、高檔、技術附加值高的裝備,進口越多,自給率越低。 筆者認為,我國裝備落后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技術難點:一是自動化技術應用較少或幾乎沒有;二是光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較少,缺少相應的技術人才;三是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幾乎沒有應用,導致幾乎不可能生產先進的高檔裝備;四是信息技術應用較少,在新一代技術標準和開放技術面前缺少集成能力。 技術瓶頸中的核心是自動化技術。就一臺數控機床來看,床體本身的質量、精度對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加工速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數控機床所配的數控系統,包括伺服驅動器和伺服電機的質量和精度。一臺好的床體配一臺普通的數控系統,只能成為一臺普通的數控機床;一臺普通的床體配一臺好的數控系統,再通過軟件補償,可以成為一臺好的數控機床。 多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的一些重要產品和工藝技術主要從國外引進,始終在“引進、落后、再引進”的怪圈中徘徊,陷入了“惡性循環”。據統計,機械制造業中57%的產品產業化是在引進技術基礎上完成的。2002年,我國機械產品進出口逆差高達255億美元。2003年1~4月進出口逆差達111億美元,其主要原因是國產裝備仍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由于我國裝備制造業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技術中心,即使有水平也較低,表現為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很弱。另一方面,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所需高精度、大量程、耐腐蝕、防爆等特殊要求的品種缺門,重大技術裝備配套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傳感器和科學測試儀器的品種滿足率不高。工業發達國家的許多生產技術正在向定制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發展,而我國尚處于單機自動化、剛性自動化階段,自動化技術水平低,系統集成能力弱。 裝備制造業自動化關鍵技術的發展將促進我國成為制造業強國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但并不是制造業強國。在世界產業轉移中要盡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轉移,即要掌握先進的制造核心技術,否則在新一輪的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中,我國制造業將進一步“空芯化”。我們以資源、環境、市場為代價,交換得到的可能僅僅是世界新經濟格局中的國際“加工中心”和“組裝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術的“制造中心”的地位,這樣將會嚴重影響我國現代制造業的發展進程。裝備制造業關系到我國的國家安全,包括國防安全。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必將極大地促進我國成為制造業強國,同時,對解決就業問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統籌東西部的平衡發展,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改造及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的比重及競爭力都將產生重大作用。 實現裝備制造業跨越式發展的建議 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以國家的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的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綜合競爭能力和產業化水平為目標,用系統的方法,選擇能夠主導2l世紀初期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升級的關鍵技術以及支持產業化發展的支撐技術、配套技術作為研究開發的內容,實現裝備制造業的跨躍式發展。 在高精尖裝備研發方面,要強調產、學、研以及與最終用戶的緊密結合,以“做得出、用得上、賣得掉”為目標,按國家需要實施攻關,以解決國家之急需。建議由國家有關部委聯合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或工作組,組建相應的專家組,按國家目標選定若干關鍵領域制定實施戰略,并組織攻關計劃。 建議以產業發展為目標,由具有技術開發實力的產業部門牽頭組織技術攻關,工業部門出大頭,國家出小頭,最終產業受益。 建議制定有關的稅收優惠政策。自動化技術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工業信息技術,國家應在今后若干年內對自動化技術及產品給予一定的貿易保護。 建議在以下若干關鍵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工作:以數控機床等加工母機作為重點研究開發相應的數控、數字伺服、精密高速電機、高速電主軸系統等,并實現產業化;以高檔數控紡機、服裝加工設備等輕紡服裝工業裝備作為今后我國提升競爭力的重點;以印刷機械、食品加工機械等輕工機械為主研究開發先進裝備技術;以大型工程機械和重大裝備為突破口,研究開發相應的工藝技術、自動化技術和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以上行業牽涉到的關鍵技術包括:數字控制技術及新一代網絡控制技術;伺服驅動器及高精密高速電機;光機電一體化技術;嵌入式軟件技術;傳感器技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