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數控機床展會上,在被我國機床行業的快速發展陣陣鼓舞的同時,也聽到頻頻的遺憾之聲:“現在市場出乎意料的好,可惜手握訂單,干著急卻做不出來。”可是在大連機床的展位上,記者聽到的卻是眾口一辭地感慨:生產模式的轉變,讓大連機床又贏了一把。也就是說,在目前普通機床市場近乎井噴的形勢下,大連機床不失時機地抓住了機遇,有備而上,今年第一季度,企業的各項經濟指標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倍。
大連機床集團總裁馬俊慶對記者說,去年的經濟危機給整個機床行業帶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但對大連機床來說這又是一個大調整的機會。盡管近幾年來,大連機床一直在加大產品結構、產品水平、管理模式及制造模式的調整,但由于生產始終處在一個滿負荷的狀態,一直沒有騰出手來進行制造模式的調整。2008年下半年,全球的經濟危機的影響還未完全顯現的時候,我們已經敏銳的感覺到,調整的機會來了,因此從大刀闊斧地向傳統制造模式挑戰的那時起,也就奠定了大連機床將在下一個市場高潮中的領頭羊地位。
馬俊慶說,所謂制造模式的轉變,就是將大機自產的高精度、高效的設備,以集成化、信息化的手段集合起來,組成一條裝配自動線,使造機床就像造汽車一樣,實行流水線作業,也就是說,毛坯件上線,下線就是成品。制造模式的轉變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精度。記者在與上海國宏機床成套設備銷售公司總經理陸建興閑聊中得知,目前大連機床的主導產品絕對是市場的主流產品,用戶非常認可,因為從自動線上下來的產品沒有誤差,而且能及時滿足用戶的需求。據了解,像造汽車一樣生產機床,這在世界機床生產領域是絕無僅有的,今后兩年,大連機床計劃再投入8億元,實現全部數控機床和普通機床的流水線生產。
大規模的普通產品采取流水線作業,對小規模的高端產品以成本戰略和技術領先的手段加速了大連機床的發展,而大連機床的魄力和魅力在此次的機床展上再次“獨領風騷”。
大連機床集團在2500平方米的主展區和其他三個展位內,展出了30多臺新開發的數控機床產品和上百種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柔性、低碳和重型成為主題。柔性加工島作為展會的一個“大明星”,在此次展會上出盡了“風頭”,這臺為中核集團提供的由一臺加工中心、雙主軸數控車床和一個機器人組成的柔性加工島,已不是“身在深閨無人問”。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吳伯林說,大連機床生產的這個柔性加工島引導了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充分詮釋了工業自動化的深刻含意和未來制造業的主要生產模式。
此外,大連機床展出的汽車發動機柔性生產自動線將被東風汽車集團用于東風尼桑發動機的生產,它可同時用于4個型號的發動機的生產,工作效率比傳統產品提升了30%~50%,集中了大連機床近年來所有的最新研發成果,許多單機都是“國家數控專項”,其綜合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大連機床集團總設計師李小青說,柔性的設計就是在引導消費,它需要有設計的前瞻性。
在大連機床合資公司——因代克斯機床的展臺前看到了一臺“黑暗”的車銑復合中心,加工中心里有兩個五軸系統可以同時工作,效率至少提高一倍,加工熱量隨之減少、精度也有所提高。正因高度的精度和自動化,觀察窗也就不用點燈,這項用電也省了。更值得一提的是,加工中心的冷卻液是循環使用的。這些節能設計完全符合歐洲最新出臺的能耗標準。大連機床展出的五軸龍門鏜銑床也成為吸引“眼球”的新品,彰顯了中國重型機床制造能力,通過幾年調整升級,大連機床的重型數控機床正在成為能源、航空、航天、船舶、重型機械制造等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和重點發展領域的中堅和骨干裝備。
去年,大連機床投入兩億多元用在大規模產品的生產自動線上,投資6.6億元進行高端產品的研發。大小齊抓,剛柔并濟,目前大連機床正以產品的可靠性和高性價比及設計的前瞻性做強中國機床,向世界機床第一方陣中再次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