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
作為我國出口產品的主要部分,機電產品所面臨的貿易壁壘應引起關注。2009年國外對華機電產品發起的貿易救濟案件在各行業中與紡織業并列第三,次于冶金和化學工業。國外對華機電產品以反傾銷和特別保障措施為主,2009年國外對華機電產品發起反傾銷14起,特別保障措施1起,沒有反補貼措施。發展中國家對我國機電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頻繁。其中,阿根廷對我國機電產品發起5起反傾銷,占對華機電產品反傾銷總數的1/3。
各國對能耗要求日益嚴格
歐盟EuP指令密集出臺,實施EuP指令的急迫性和強制性凸顯。歐盟委員會發布了2008年和2009年擬通過和提交討論的歐盟EuP實施措施工作計劃,總計25項實施措施會密集出臺。從2005年8月EuP指令開始生效,到2008年8月歐盟委員會僅向WTO秘書處通報了第一個EuP指令的實施措施草案。之后歐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集中向WTO秘書處通報了5項EuP指令實施措施草案,隨即又迅速地將其發布為歐盟委員會法規,直接適用于所有成員國。
降低待機功耗成為全球電子電氣設備能耗法規的重要內容。調查顯示,待機功耗已占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中家庭用電量的3%~13%。國際能源署(IEA)向其成員國的電器產品生產商和銷售商發起了“1W計劃”節能倡議,目標是到2010年使電器產品的待機功耗達到1W以下?!?W計劃”得到了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積極響應,美國“能源之星”計劃將待機功耗納入到其認證范圍的產品標準中;澳大利亞有關待機功耗的國家戰略第二階段是2012年所有產品達到待機1W和關機0.5W的強制性目標,產品包括信息技術設備、音視頻產品、大型家用電器和小型家用電器4大類。韓國于1999年4月提出了“e-Standby”計劃,計劃第三步從2010開始,強制制造商生產產品的待機功耗達到1W以下,由自愿性標準走向強制性法規。
美國出臺5項新節能標準,且對高能效產品給予補貼。2009年9月9日,美國能源署出臺了5項新的節能標準,涉及白熾燈、空調、商業鍋爐、自動售貨機等多類產品。預計該標準將于2012年正式生效。2009年10月推出針對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的節能補貼政策,開始正式針對冰箱等白色家電節能產品,實施最大補貼幅度約200美元的購買補貼政策。除冰箱外,洗衣機、空調等符合節能標準的生活家電產品包括進口商品均可獲得購買補貼,補貼金額自50美元~200美元不等,預算總額約為3億美元。
綠色壁壘呈現多樣化
歐盟日前提出新的WEEE和RoHS指令修訂草案。歐洲議會預期于2010年4月就WEEE及RoHS指令修訂草案投票,之后可能通過兩項新指令。新指令會在歐盟官方公報(OJ)刊登之日起18個月后,在歐盟27國實施。第二份RoHS指令修訂草案的重要變化是涵蓋所有電子電氣設備(EEE),除非特別指明的排除在外。新修訂的WEEE指令草案文本又重新插入附件IA和附件IB(電子電氣設備的類別及各類別的產品清單)。WEEE指令修訂草案制定了報廢電子電氣設備須達到的收集和回收目標以及資金要求。草案也規定,成員國應鼓勵生產商承擔來自私人家庭電子電氣廢棄物收集設施的所有成本。
歐盟REACH法規不久前進行了修訂。
2009年6月1日,歐盟原有的有害物質限制指令76/769/EEC被廢除,REACH法規附件XVII中的限制條款開始生效。2009年6月底,附件XVII經歷了第一次修訂,在原有52類限制物質的基礎上再增加了6類限制物質。輸入歐盟的產品若不符合限制條件,將面臨被召回或撤出歐盟市場的風險。
日本REACH法規不可小視。預計日本版REACH將于2010年全面實施。日本版REACH對兩萬多種化學品規定了報告義務。同時,政府將公布危險性較高的“優先評價物質”,并把有害化學品由354種增加到462種,對危險化學品將實行從供貨商到生產的全過程管理。
知識產權壁壘漸多
美國涉華機電產品的337調查逐年增多,絕大多數集中于電子產品。2005年~2009年,美國涉及中國的337調查案件為8起、13起、18起、13起、16起,其中機電領域的案件為6起、9起、10起、8起、11起。而機電領域中涉及電子領域的337調查分別為5起、2起、8起、7起、10起,涉及機械領域的分別為1起、7起、2起、1起、1起。專利保護或成為知識產權壁壘的重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