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款處理器誕生以來,英特爾就與“嵌入式市場”在一起。30年后,在2010IDF上,英特爾又拎出了這個口號,為升級自己的移動互聯網戰略,因為嵌入式系統往往指的就是消費電子尤其是手機等手持設備終端及特定行業應用的方案,與傳統PC市場基本并立。
英特爾過去幾十年來,一直與微軟稱兄道弟,借助Wintel聯盟占據著傳統PC市場的主導地位,可隨著移動互聯網市場的迅猛發展,英特爾發現自己除了現有的筆記本、上網本,在此領域無輝煌經歷甚至尷尬頗多:在手機、消費電子、機頂盒、車載娛樂系統甚至自己鼓吹的MID等領域都不是領導者。2006年,它還不得不將虧損多年的手機應用處理器xscale賣掉。
反觀其競爭對手ARM等早就以迅猛之勢搶占了上網本的頗多市場,英特爾著急了,一直不愿受制于對手ARM的英特爾之后借助原PC通用的X86架構殺回這一領域,并想一統市常2008年春天,英特爾正式推出凌動處理器,打著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名義,開始重新布局。
然而這個戰略布局一直面臨著一個大難題。那便是目前市場上的操作系統過多,與在傳統PC領域只需與占微軟聯盟的情況不同,移動互聯網設備尤其智能手機市場卻有Win CE、塞班、蘋果、Palm以及開源的Linux,而微軟在此領域的操作系統并不能算能占據主導地位。
“事實上,手持移動終端產品對于微軟和英特爾聯盟是一個很尷尬的市常”iSuppli資深分析師顧文軍分析,由于微軟和英特爾在高利潤的傳統PC領域居于壟斷地位,大力發展手持移動終端產品無異于“左右互搏”:“在對外手持移動終端業務上,微軟一直很矛盾。”
而高通卻把手伸向英特爾的地盤履有斬獲,更是讓其大為光火。固有領域丟失陣地,新興領域潑水不進,英特爾只好另找伙伴,也一直在采取措施弱化對微軟的倚賴。
英特爾公司副總裁軟件與服務事業部總經理詹睿妮認為手持設備操作系統過去分散,缺乏統一平臺,這導致研發成本高出以前5倍,而拓展嵌入式市場,必須走開源之路,適應多種開發環境。于是英特爾這幾年來一直在布局開源Linux的背景。微軟也漸漸開始與AMD等合作。
這使得Wintel的聯盟關系日漸疏遠。過去兩年,兩家公司一直傳出互相抱怨對方的聲音。直到2008年,英特爾推出自己主導研發的Linux系統Moblin,市場意識到,巨頭真的要動手了。
烽火升級的舉動是英特爾找上了諾基亞,這個曾經牢牢掌控手機行業的王者,與英特爾有同樣的命運,即在面對融合的大勢時都在逐漸被邊緣化,也同樣面臨著競爭對手的挑戰(諾基亞遇到的蘋果與谷歌的挑戰遠比英特爾面臨的壓力更大),如果不奮起抗爭,很有可能不久就變成同病相憐。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因為蘋果和谷歌的強勢,兩家已經成為了運營商、設備商、服務商的“公敵”。“NOTEL”的合作水到渠成,也才有了新推出的MeeGo平臺,將產品融合成立了Meego聯盟。
2010年02月15日,諾基亞和英特爾宣布推出一個免費手機操作系統MeeGo,該操作系統可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電視等多種電子設備上運行,并有助于這些設備實現無縫集成。這種基于Linux的平臺被稱為MeeGo,融合了諾基亞的Maemo和英特爾的Moblin平臺。詹睿妮透露,基于MeeGo操作系統的產品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雖然部分業內人士看好英特爾的這款免費產品,但更多人則表示對Wintel聯盟的擔憂,如果英特爾的MeeGo將操作系統的觸角從手機系統延伸到上網本以及筆記本電腦市場,那么勢必沖擊微軟在PC操作系統市場的地位。
英特爾卻在這種擔憂中顯示出一呼百應的領袖姿態,MeeGo推出僅兩個月,它先后宣布,與騰訊、華泰、紅旗等企業廠家建立合作。英特爾的“Meego+凌動”平臺已經“鉆”進華泰最新一款汽車中。
作為回報,2010年4月,微軟高級技術產品經理丹·雷格(Dan Reger)表示,微軟下一代操作系統將不再支持英特爾安騰處理器。“Windows Server 2008 R2是最后一款支持英特爾安騰處理器的Windows服務器操作系統。”此外,SQL Server 2008 R2和Visual Studio 2010的下一版本也不再支持安騰處理器。對于當前的安騰產品,微軟將繼續提供主流支持至 2013年7月,擴展支持將持續到2018年7月。英特爾則回應,“安騰處理器是我們面向企業級客戶的重要業務之一,我們會持續做下去,安騰未來兩代的產品路線圖非常清晰。”
然而,截至目前,英特爾還沒有向全球前五大手機終端企業供應處理器,后者仍然采用英國ARM以及合作伙伴高通等公司的方案,而在更多中低端市場,基于ARM的眾多處理器廠家如聯發科、展訊等公司則是主角。在其他嵌入式市場更多細分領域,MIPS主導的陣營也開始搶占份額。
面對移動互聯網新型力量的崛起,諾基亞和英特爾會走得越來越近,只是,NOTEL是否有WINTEL那樣輝煌,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