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在京召開,看頂尖互聯網大咖怎么看AI?

時間:2018-04-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在北京的召開,眾多頂尖的互聯網專家紛紛就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小伙伴們想知道眾位大咖是怎么看AI的么?那就快來和小編一起瞧瞧吧!

【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在京召開,看頂尖互聯網大咖怎么看AI?】要說現在科技圈什么內容最火,恐怕非人工智能AI莫屬了。隨著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在北京的召開,眾多頂尖的互聯網專家紛紛就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小伙伴們想知道眾位大咖是怎么看AI的么?那就快來和小編一起瞧瞧吧!

小伙伴們還記得去年那位在清華大學演講一票難求的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楊立昆(YannLeCun)么?這次的會議他再度現身,發表了題為“AI的最新技術趨勢”的遠程視頻演講。

在演講中楊立昆表示,人工智能應該存在多維度的可能性。“未來不管AI的變革在哪個點,應該讓他們進行‘自我監督’或‘無監督’式的學習。這樣的變革可能會導致出現一些新的理論,比如說新的語言或者新的并行文本以及更多維度的可能性等。”

而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邁克爾·喬丹教授認為不應該將個體智能化夸大,人工智能是體系化建設的過程,比如說語言背后的引申含義人工智能就不能很好地理解。

在基礎應用上,人工智能的表現也并不能讓大家感到滿意。比如在實時翻譯中,人工智能依然存在如語句翻譯不準確或者語序混亂的情況,以及如果人工智能為大家推薦的是同一件餐廳,那么這家餐廳一定會是人滿為患的狀態,這樣的推薦沒有任何意義。

創新工場的董事長及CEO李開復則認為四波人工智能浪潮已經席卷世界,中國和美國領跑全球AI。

第一波浪潮:互聯網的AI浪潮。

第二波浪潮:變現或者提升商業價值。

第三波浪潮:把視覺、聽覺或者其他數據變成一種新的用戶體驗。

第四波浪潮:自主化、自動化的AI。

李開復認為這四波浪潮將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機會。尤其是在互聯網方面,我們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視覺和傳感器方面的應用我們也發展的很快。

在這四個浪潮中中國和美國相比情況究竟怎么樣呢?

李開復認為在互聯網AI、視聽覺AI以及無人駕駛方面我們都有很大的機會。比如在互聯網方面,雖然目前我們與美國處在一個并駕齊驅的地步,但鑒于我國有更好的數據優勢以及移動支付的普及,在接下來的幾年中超過美國應該是有可能的。

而無人駕駛則更是一個隱藏的機會。

雖然美國在無人駕駛的理論與應用上都遙遙領先于我們,但事實上美國的工會一直在反對無人駕駛,這種保護主義會對無人車的發展產生極大的限制。

而在我國,政策對于無人車一直是一種扶持的態度,浙江的政府部門已經在鋪設智能公路了,它可以通過傳感器幫助無人汽車駕駛的更安全。并且在剛設立的雄安新區,同樣專門為無人駕駛設立了高速公路,這些都會讓中國在無人車方面擁有更大的優勢。

但國內的AI人才培養相比美國還是有一定的不足,我們需要把AI教育做的更加普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