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10點16分,隨著地鐵二號線北客站至北苑站右線區間最后一股軌排的鋪設完成,西安軌道交通二號線一期工程,北客站至會展中心雙向鋪軌完成,順利實現了短軌通,這標志著西安地鐵二號線鋪軌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隨后將進行無縫線路長軌焊接、鎖定等工作,計劃5月31日實現長軌通。
短軌實現雙向貫通
5月31日全線軌通 目前已焊接13公里
西安地鐵二號線軌道工程于2009年9月20日開始鋪設第一根軌道,與2010年3月31日實現了左線短軌通,于2010年4月14日實現了右線短軌通。
西安地鐵使用的短軌為25米標準軌,整體道床施工采用“直鋪法”相互連接而通,軌道車不僅可以來回往返,也可調頭。由于地鐵路面施工入口很多都已經封閉,全線短軌貫通對地下施工、運送材料設備起到了重要作用。
隨后將進行無縫線路長軌打磨、微調、焊接、鎖定,線路信號標志安裝等工作,計劃2010年5月31日實現長軌通。長軌貫通后,整個西安地鐵二號線就成為一根軌道,無縫連接。目前長軌已經焊接13公里。
中鐵一局軌道一標項目部的王學斌書記介紹,地鐵無縫長軌技術跟大家所知道的客運專線無縫工藝是一樣的,時速可達200公里,但是因為地鐵站間距較短,所以區間行駛最高時速為80公里。
三種軌道道床保地鐵運行
預防沉降、減振降噪各有用途
西安地鐵二號線軌道道床形式主要包括:短軌枕式整體道床、可調式框架板整體道床和鋼彈簧浮置板整體道床三種。其中可調式框架板整體道床是專門為了應對西安的多處地裂縫而采用的施工工藝。
地鐵辦工程一處副處長王軍琪介紹,目前監測的數據顯示,在最近二、三十年內,二號線各個地裂縫最大的沉降幅度為20多厘米,但是地鐵是按照百年使用設計的,所以預設防沉降最大可調整值為50厘米,以確保地鐵的平穩運行。
二號線共有8處地裂縫短,共使用可調式框架板整體道床77條,共計2100米。這8處地裂縫分別位于北稍門、糖坊街口、永寧門-南稍門、長安立交、緯二街、緯一街-會展中心2處、電視臺轉盤。
西安地鐵二號線軌道道床形式簡介:
·短軌枕式整體道床:在一般正線、副線、道岔鋪設使用
·可調式框架板整體道床:在西安獨特的地裂縫設防一般地段采用,是國內首次使用,可預防土地沉降對地鐵運行的影響。
·鋼彈簧浮置板整體道床:在穿越明城墻、鐘樓、護城河及有特殊減振要求的陜西省廣電中心等建筑的區段采用,緩解地鐵車輛在該路段的振動幅度。
24小時作業確保工期
施工單位感謝西安市民理解
施工中兩個施工單位克服了天氣制約因素、區間交叉作業干擾大、線路一覺不連續,人、料、機轉移頻繁等困難,24小時晝夜施工,增加作業面,同步施工,為2011年9月28日全線開通奠定了基礎。
中鐵一局軌道一標項目部的王學斌書記還表示,工程進行的這么順利,也得益于西安廣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是大家暫時的犧牲換來了今天工程的快速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