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鐵礦石供應不足瓶頸有望在2015瓦解

時間:2010-04-13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2010年鐵礦石國際市場研討會上獲得的一份調研資料顯示,至2015年,全球鐵礦石產能將從2009年底的基礎上增加68%。如果新增產能屆時完全達產,那目前鐵礦石供應不足的瓶頸,將得以瓦解

  從4月8日的2010年鐵礦石國際市場研討會上獲得的一份調研資料顯示,至2015年,全球鐵礦石產能將從2009年底的基礎上增加68%。如果新增產能屆時完全達產,那目前鐵礦石供應不足的瓶頸,將得以瓦解。

  但問題是,中國鋼企是否能夠熬到2015?

  受困對外依存

  “今年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要降本。其中主要是控制鐵礦石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壓力。”4月9日,青鋼集團總經理郭長波在一次行業會議上如是表示。

  作為產能400萬噸的一家鋼企,青鋼每年需要580萬噸左右的鐵礦石。按照該公司2009年的統計數據,其鐵礦石進口來源及比例分別為:巴西礦52.24%、澳礦40%、印度礦7.76%。雖然與淡水河谷、力拓、FMG等礦商都有長期合作協議。但近來青鋼也越來越重視印度礦的作用。

  據郭長波透露,青鋼與印度礦山曾經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但去年已經到期。目前正在和印度某礦商繼續洽談長期合作協議。

  “2008年10月以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原材料價格下跌,中國對進口鐵礦石的依賴達到了70%之高。”中國礦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曄指出,進口比例的大幅增長,使得關于礦石的話題更加火爆。“目前的價格即使相比于2008年的歷史最高點,也差得不多了。”

  統計顯示,2009年我國進口鐵礦石共計6.28億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占總量的42%、從巴西進口占總量的23%。

  即使這期間存在現貨跌破長協的“異常”因素,但對進口礦的依賴局面短期內無法改變,這幾乎已是鋼鐵業內的共識。

  4月10日,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進口鐵礦石5901萬噸,進口金額為59.89億美元;一季度累計進口鐵礦石1.55億噸,同比增加18.0%,進口金額149.3億美元,同比增加42.4%。

  期望2015?

  “總體來看,三大礦山調控產能的能力大,造成了短期內供求短缺。它們又可以以供應量調控作為價格談判的籌碼。”

  張曄指出,“目前中國鐵礦石的進口結構已經開始改變,烏克蘭、墨西哥、俄羅斯等國出口的鐵礦石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正在提升。從根本上看,鐵礦石也并不是緊缺的資源。但是現在這個時候,加上其它礦山不具備長期存續的成長能力,要彌補三大礦空缺也很難。這就是我們鐵礦石供應面臨的窘境。”

  破解如此被動局面,究竟需要待到何時?

  去年末今年初,鋼鐵咨詢機構mysteel對全球鐵礦石新增產能進行了一次調研,以了解全球鐵礦石供應在未來五年的增長情況。

  得出的結論是:至2015年,全球鐵礦石產能將從2009年底的水平增加68%,可緩解目前供應略顯不足的瓶頸;但是,即使在面臨過剩風險的背景下,三大礦山在鐵礦石市場仍然將處于支配地位。

  據其統計顯示:截止到2009年底,除中國外,全球鐵礦石產能為15.78億噸。到2015年,產能增量將達到10億噸,總產量則達到26億噸。其中4.76億噸為已確定實施的新增產能,5.95億噸為有意向實施的新增產能。

  不過這當中,大小礦商彼此的發展還存在不確定性。

  “過去幾年三大礦宣布的11個主要擴產項目中,8個按時投產,2個超時完工,僅有1個項目推遲了6個月。”該機構爐料事業部副總經理高波介紹稱,“但中小礦山即使已確定新增產能,也可能出現投產拖延的情況。比如,某個國企在澳收購的鐵礦石項目,因為基建跟不上,原定于2010釋放的產能不得不推遲到2011年。”

  等待之外

  4月12日,以63.5%的印度粉礦為例,青島港與天津港的進口礦報價分別為1290元/噸、1310元/噸。而上周,國內鐵礦石現貨均價為1178元/噸,整體上漲47元/噸。

  “鐵礦石全球資源非常豐富,只不過現在很多沒有投產,長期來看,全球的鐵礦石供求應該是均衡的。”張曄表示,“之所以三大礦對于產能調控能夠得逞,歸根到底還是我們對鐵礦石的需求太大。”

  因此,在2015年到來前,除了期盼市場供求關系逆轉的盡早到來,中國鋼鐵業仍有諸多迫在眉睫的任務。

  五礦商會會長徐旭提出四點建議:應進一步鼓勵企業走出去加強海外資源布局、進口多元化;維護長協機制穩定;擴大長協談判代表范圍、吸納中小鋼廠及貿易商入內;繼續完善鐵礦石進口協調機制。

  此外,中方正在加強國內礦的砝碼作用。

  現貨市場高礦價的吸引,將是促使包括中國在內的礦商加速開采的原動力。據本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礦復產、增產比例開始顯著上升,“三四十噸礦煉出一噸鐵精粉的生意,也重新開始有人做。”

  上述mysteel的調研結果還顯示,如果鐵礦石現貨FOB價低于59美元/噸,則全球大約有30%的礦石企業會因邊際利潤為負而面臨虧損——中國的大部分產能正落于此區間;而生產成本若在36美元—44美元/噸的,則中國國內礦企在未來五年也會有比較積極的擴產計劃,而在國際上新興中小礦山也會有崛起之勢。

      更多相關內容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