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開幕。此次展會上,在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工程建設最新進展展區,一幅吊在空中的“巨型鐵鍋”照片吸引了參觀者注意。這幅照片中的“巨型鐵鍋”就是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浙江三門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的鋼制安全殼底封頭。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炳華向記者介紹,這個裝置的鋼材制造、鋼板壓制、焊材生產、現場組焊、運輸吊裝都是由中國企業自主承擔完成的,它表明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工程建設總體上進展順利,安全、質量、進度都處于全面受控狀態。
掌握五大關鍵技術
關鍵技術的掌握,為實現我國第三代核電AP1000的自主化、批量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統籌協調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工程建設各方,按計劃扎實推進了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的工程建設。
自2007年12月31日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發布開工令以來,浙江三門核電和山東海陽核電相繼開工,計有包括核島負挖、混凝土澆筑、模塊就位等在內的關鍵里程碑節點目標22個,已經按計劃實現或提前實現的19個。
隨著世界首批三代核電AP1000機組的建設,我國率先掌握了第三代核電AP1000的五大核心關鍵技術,為推進中國核電產業技術水平的整體跨越,為實現我國第三代核電AP1000的自主化、批量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兩年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不僅與哈電、一重、二重、寶鋼等國有裝備制造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也吸納了大量民營企業參與。
自主研發帶來了明顯的成本優勢。據介紹,主管道制造技術并未包括在與美國西屋公司簽訂的三代核電技術轉讓合同中。如果到國外采購,每套設備要花近4億元。但中國二重集團等國內多家企業通過兩年的科研攻關,自主突破了第三代核電AP1000主管道制造的技術難關,使我國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4臺機組的主管道實現國內采購,每套只有1.5億元左右,大幅降低了主管道的采購成本。
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AP1000核電技術的引進,帶動了與核電相關的科研、冶金、裝備制造、信息化等多個產業的發展
自2006年11月我國決定引進美國西屋公司三代核電AP1000先進技術成立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以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牽頭高質量地完成了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國際招標的最終合同談判工作,并于2007年7月24日與美國西屋聯合體簽訂了三代核電技術轉讓合同。兩年多來,累計接收并向國內60多家指定技術轉讓用戶分發21個工作包58175份技術文件及195項計算機軟件。
AP1000核電技術的引進,直接帶動了我國先進核電的建設,使世界首批三代核電AP1000機組落戶中國。同時,在研發設計環節、工程管理領域、設備和產品制造領域、運行服務環節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的整體鏈條,帶動了與核電相關的科研、冶金、裝備制造、信息化等多個產業的發展。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積極探索“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專業化管理、自主化建造”的三代核電發展新路子。同時,更以加快形成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核電技術品牌為目標,統籌協調我國的涉核單位和行業資源,使我國核電產業初步形成了跨行業、跨地區、跨部門、跨學科的團結協作、奮力攻關的新局面。
自主創新揚帆起航
只有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核電技術,才能由“核電大國”轉變成為“核電強國”
AP1000并不是我國核電技術的終點。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的重要使命是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第三代核電AP1000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功率更大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品牌。兩年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堅定不移地推動以大型核電重大專項示范工程(CAP1400)建成投產為標志的三代核電自主化,我國自主創新的“大核電”揚帆起航。
目前,我國大型核電重大專項的實施管理模式和協作攻關的態勢初步形成。重大共性技術和關鍵設備材料研究工作,核電大型鍛件、鍛造主管道、蒸汽發生器690合金U型傳熱管研制等課題取得較大進展。CAP1400技術研發工作完成了概念設計并組織專家進行了評估,并選擇山東省威海市榮成石島灣廠址作為大型核電重大專項示范工程CAP1400核電站的廠址。國核示范電站有限責任公司將全面負責我國大型核電重大專項示范工程CAP1400和后續CAP1700的建設管理和建成后的商業運營。這標志著大型核電國家重大專項示范工程———CAP1400核電站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王炳華表示,只有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核電技術,我國才能由“核電大國”轉變成為“核電強國”,才能在滿足國內核電自主建設發展的同時,實施核電成套技術“走出去”戰略,贏得世界核電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