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中國政治生活中的年度盛會——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德力西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胡成中于3月2日抵京,建言獻策,共商國是。
這是我國經濟在歷經全球經濟危機后艱難企穩(wěn)向好后的首次“兩會”,胡成中感到沉甸甸的責任。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從‘困難之年’到‘關鍵之年’,我們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我們要奮力迎接挑戰(zhàn)。”《經濟日報》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側記《開啟新征程 承載新使命》中報道了胡成中的參會感想。
惠民生,保民安,這是百姓的呼聲,也是委員的心愿。胡成中的第一份提案是《改變地王頻出現象,促進房地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我國住房價格持續(xù)上漲,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成為政協委員們熱議的焦點。胡成中對房地產調控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說,國家不斷出臺房產調控政策,讓公眾看到了政府對房價重拳出擊的決心。但過去房價宏觀調控的重點在于限制房地產開發(fā)商和打擊投機者,同時抑制了投資和需求,帶來房屋供給減少和交易成本增加等問題,反彈時房價出現更猛烈的上漲。他認為,土地問題是源頭問題,確保樓市健康發(fā)展必須從源頭抓起。要改變一些地方政府謀求土地收益最大化的行為,并根據市場需求安排土地供應量。改變現有土地招標模式,把 “一價定生死”改為“多點定勝負”,建立土地招標綜合評標體系。增加土地使用效率、銷售利潤率、建筑質量等級、環(huán)保節(jié)能等指標,確定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在用地中的占比等,進行科學合理的量化,形成相應的評標體系,不取高標取近標。經濟日報、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建設報、中國經濟周刊、中國房地產報、東方早報、市場導報、人民網、浙江在線、天下浙商網報道了胡成中的提案。在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下,全國兩會期間,國土資源部出臺了19條土地調控新政,加強房地產用地供應和監(jiān)管。
就業(yè)是民生的重中之重。胡成中的另一個提案是《加強高校與民企的溝通與協作,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與民企“招工難”問題》。當前我國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形勢十分嚴峻,但在就業(yè)難的同時,我國沿海地區(qū)的民營企業(yè)在春節(jié)之后普遍遇到招工難問題。胡成中認為 “用工難”與大學生“就業(yè)難”的雙重難題要統籌解決,建議從三個方面改進:一要建立高校與民企的信息對接機制;二要實行優(yōu)惠政策,鼓勵民企招用大學畢業(yè)生;三要適應民企的用工需求,改革高校課程設置和教材內容。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中國工商報、中國工業(yè)報、中國電力報、國家電網報、人民網、中國經濟網、中工網、中國工業(yè)電器網等新聞媒體,都對胡成中這個提案進行了采訪報道。
胡成中認真履行政協委員職責,想民所想,憂民所憂,成為各級媒體關注的人物。浙江、溫州、樂清的新聞媒體,也紛紛采訪和報道胡成中。3月13日,胡成中圓滿完成自己的使命,勝利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