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有關部門測算,我國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994年的9235億元增長到2004年1.98萬億元,1萬億元的增量臺階用了10年的時間;而自2004年起,只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就邁上2007年2.88萬億元的新臺階;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至5萬億元,甚至超過預期。2004年至2007年,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率達13%,1明顯高于1994至2004年8%的水平;在現有條件下,農民人均年純收入超過3000元。目前中國有1.2萬個小村鎮,當地家庭收入與消費和城市距離已經開始拉小,甚至相當一部分已經超過城市,他們當中主流消費群體平均月收入達1400 元的有 4300 萬個家庭,達3800元的有3500萬個家庭。
以安徽阜陽市為例,該市農村每年有10%左右的蓋房需求戶,按全市200多萬戶、每戶建房資金10萬元計算,1僅建房資金就高達200多億元,帶動建材、家電、家具等消費,拉動建筑、裝潢等行業的發展。這是一組讓每個人看了都眼紅的數據,農村市場的巨大消費潛力沒有人會懷疑,但這只是數據、是理論上的“銷售額”。
缺少渠道,一切都是空談!
由于陶瓷行業的營銷半徑,特別是原有大店渠道建設模式,三四級市場,包括地市商家,一直處于被“遺忘”的角落,被品牌企業所邊緣化,無法成為陶瓷行業的主流消費市場,農村市場也因此被低端企業、產品所占領。
但企業原有銷售方式已經很難滿足群體高度分散、采購單一、消費不穩定、物流落后、區域復雜的農村市場需求。形勢逼人,1市場迫切需要陶瓷行業向市、縣渠道縱深拓展。開拓農村市場的歷史重任毫無疑問落在了地市、縣區經銷商的肩上。
為迎合這一產業升級需求,全面梳理和總結陶瓷行業地市、縣區經銷商發展狀況,尋找渠道中堅力量,打通三四級市場信息通道,經過3個多月的調查和籌備,經過陶瓷行業廣大企業、專業賣場、商家以及相關行業人士的推薦,在覆蓋全國的“2009陶瓷衛浴行業縣市優秀經銷商大評選”中,一批優秀的地市商家代表已經開始浮出水面。
為充分挖掘農村市場現有消費潛力,著力培育農村消費增長點,切實推進農村消費轉型升級,國家有關部門正在農村大力推廣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建立現代化的營銷體系,推動交易方式、1服務功能的升級。
目前家電、電腦、汽車等相關行業“下鄉”都遇到一大麻煩,那就是產品配送和售后服務。農村經營業態非常落后,代銷店、農貿市場等仍然是農民購物的主要場所,農村日用消費品絕大多數通過面對面交易銷售,而且流通網點數量不足。1據國家統計局資料,目前全國有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的農村只占34.4%,至于建材、陶瓷店,則幾乎屬于空白。
這是機會,更是使命!
進軍農村市場,陶瓷行業渠道建設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