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因而將于近期召開的全國兩會也尤其引人注目。哪些問題將被熱議?哪些議案將最終出臺?萬眾矚目。雖然兩會尚未啟幕,但在之前召開的地方兩會無疑也給出了許多有益的信號。
筆者綜合各大媒體的報道后發現,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消費、調控樓市成地方兩會的熱門經濟議題。這三大熱點不僅涉及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對中國陶瓷行業的影響也十分明顯。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將主要通過調整經濟結構來實現,經濟發展將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發展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該項調整對陶瓷行業而言影響深遠,從近年來的“有保有壓”到“關停并轉”,作為高耗能、高污染的陶瓷行業都首當其沖,成為調控的重點。可以預見未來幾年,陶瓷企業必須在自主創新上狠下苦功,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要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減少污染排放。通過一升一壓,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擴大消費
拉動內需不僅助力中國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影,也有效地擴大了市場總量,被譽為刺激中國經濟的一劑良藥。但這劑良藥能否在今年再次發威,多數經濟學家的觀點認為,今年擴大消費的希望在廣大的農村。
在加大原有的各類物資下鄉政策執行力度的同時,其他政策也被寄予厚望,包括積極推進建材下鄉、信息下鄉等政策,進一步撬動農村市場。其次完善最低工資制度,調整國民收入結構。再次,完善保障體系,讓農民敢花錢,敢花大錢。最后就是加大三農投入,實現農民收入快速增長。
建材下鄉對陶瓷行業而言是巨大的利好,但最低工資制度的出臺也可能加大企業的成本壓力,并可能造成人才流失潮。
調控樓市
中國樓市的病態繁榮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宏調政策有待加強。近日,溫家寶總理在線與網友交談時也談到這一問題,溫總理也親身體驗過“蝸居”滋味,并表示將在任期間將房價控制在合理價位。以上信息無疑給樓市調控以強大的信號,一線樓市走弱和二、三線城市樓市膨脹勢必對建陶和衛浴產品的銷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陶瓷企業做好差異化競爭的準備,用高性價比產品征服市場,戰勝競爭對手。
又訊,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召開,提案關注最多的問題依然是調控樓價,保障性住房擴容已成為新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