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10上海物流業的發展方向及前景走勢

時間:2010-02-03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2010上海物流業的發展方向及前景走勢從3個方面:公路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以物流園區建設為突破口,實現東西聯動、水陸并舉,服務全國。因此,在推進上海地區物流產業發展方面。

   1、公路運輸
  2、鐵路運輸
  3、航空運輸
  從以上三點分析而得到,上海市的城市定位是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四個中心”的城市定位對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也為我們發展物流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就現在我國的快遞啊,物流公司,托運,郵寄等等的一些服務。國有大型企業有中海、中遠、中外運、中鐵、中郵、中儲、德邦物流等特大型企業進駐上海,市屬國有企業有交運、大眾、百聯、海煙、長發、云峰等,它們擁有國家賦予的大量基礎性物流資產,經過“改制轉型”,正由傳統的運輸、倉儲延伸服務功能向現代物流轉化。新興的民營物流是現代物流的一個亮點,知名的民營物流企業主要有遠成、華宇、成協、惠爾、佳宇等,而虹鑫、北芳、百歲等物流企業已經運用供應鏈管理原理、形成獨特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承擔起外資、合資制造、商貿企業的物流外包業務,是一支不可忽視的生力軍。中外合資的物流企業主要有安吉天地、東昌西泰克、大眾佐川急便等,它們均有現代物流管理經驗和技術,為合資外資企業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對提高上?,F代物流服務水平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國際著名物流企業和貨運公司也紛紛落戶上海。它們目前的服務領域以空運、海運為主,以及國際??沾矸蘸透吒郊又倒I品的全國分撥服務。上海已建成了亞洲最大的跨國采購中心,吸引了70多家跨國采購商,其中42家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總部,這為上海國際物流發展創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上海物流公司的發展方向是以集裝箱碼頭為依托,以物流園區建設為突破口,實現東西聯動、水陸并舉,服務全國。因此,在推進上海地區物流產業發展方面,要著重以下幾點:
  1、培育龍頭企業, 把握集群發展的內在增長引擎,創建國際物流品牌。龍頭企業在產業集群發展中具有核心作用, 它不僅可以通過其廣泛的市場觸角, 與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密切的貿易聯系, 形成充分的市場需求; 還可以通過產業鏈作用, 將一大批相關聯的中小企來吸引過來, 或者在其周圍逐漸培育起一批為它服務的中小企業, 形成高效率產業的區域集群系統。
  2、鼓勵物流企業發展第三方物流。歐洲76%的物流選用的是第三方物流,在美國選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也達到58%,而且這個需求的數量還在不斷的增加。很多企業也開始逐漸把自己的物流剝離出去,委托給第三方物流去運作。因為第三方物流是一個專業化的公司,存在規模效益,它可以同時為很多企業提供服務,提高效率。不僅如此,現在隨著整個物流的實踐不斷推進,開始出現了一些行業性的第三方物流,也就是說專為某一特定的行業提供第三方物流,又照顧了企業的具體情況,又滿足了效率和規模的需要。
  3、隨著上海經濟的不斷發展,第三方物流業務也出現了與之相適應的新趨勢: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服務網絡更趨于全球化、物流模式更加多樣化、從單一服務向多客戶集約化管理轉變。今后,上海重點扶持的3類TPL企業應包括:以工業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購、產成品配送為主的物流企業;以商品貿易、批發為主的配送中心;以交通運輸、倉儲、貨代等專業服務為主的TPL企業。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各物流園區要通過完善物流信息系統,提高現代化、信息化、一體化作業水平,優化作業流程,使貨物集散、中轉、倉儲功能、貨代和船代功能、集裝箱CY和CFS功能、管理信息系統及EDI應用功能、與海關及船公司等外部系統的自動接口功能不斷提高,使得現代物流企業將包裝、運輸、裝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物流全過程的可視化、自動化、無紙化和智能化。
  5、構建多層次信息網絡。建立集區港聯動局域網、進區企業系統網、海關國檢監管專用網和公共信息網合一的開放式信息系統,接口上海電子口岸數據平臺,實現全面鏈接、全球覆蓋。局域網系統成為海關國檢的監管系統的有益補充,海關通過局域網系統可實時了解企業在艙單管理下的貨物動態信息,企業通過自有的庫管系統與局域網系統和海關國檢的系統對接實現自管,由此構建出一個個真正的既放得開又管得住的物流園區。
  6、 加強區內的交流,重視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引進?,F代物流的發展不僅需要先進的裝備和技術,更需要有一支熟悉物流運作規律,掌握港口貨運、電子物流經營管理技術的人才隊伍。
  總是上海物流業現在的發展趨向很好,未來肯定是全面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