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建設為載體,為調整管控模式提供技術支撐
公司作為中國破碎篩分設備的龍頭企業,長期以來一直重視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中,從10年前MIS系統的起步,到現在基本覆蓋企業運行全過程的信息系統,并把企業信息化作為公司改革調整管控模式最重要的手段、最有力的支撐。公司在實踐中不斷結合實際需求,對信息化系統進行修改和完善,應該說,公司在新世紀的發展歷程的每一個環節都體現了信息化發展所帶來的變化。
2009年,在總經理的領導和親自參與下,公司不僅加快了信息化建設的速度,更深化了信息化技術在日常經營環節中的應用,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公司建立了文件信息發布平臺、銷售合同管理、產品物料清單BOM管理、產品工時管理、倉庫庫存管理、目標成本管理、供方管理和卓越績效信息等系統,改變了傳統的企業管控模式,優化了業務流程,提高了企業管控的效率和水平。
一、自上而下,構建信息化建設的有力保障
為了確保公司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將信息化建設工作落到實處、推向深化,盡快起到指導和優化工作流程的作用,公司在程總的領導下,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全員參與的信息化建設保障機制。
1、人員保障:
總經理親自掛帥,領導班子成員定向負責。公司由總經理對信息化建設總負責,領導班子成員均對一個或多個系統直接負責,同時由各職能部門一把手抓工作落實,確保信息化工作在業務過程中順利推進。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委托上海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與在讀碩士生和公司信息部業務骨干組成的研發團隊,專項操作公司信息化系統建設、升級、日常運行的維護等工作。
2、制度保障:
信息化例會制度。每周由總經理主持召集相關職能部門召開信息化建設推進例會,會議通過功能介紹、流程演示、模擬操作等方式,從操作者、查詢者的角度,對系統大到功能需求、小到字體版式、操作習慣,提出切合實際的意見與建議。每一次例會上提出的需求與意見都會在下一次的例會中進行反饋。專題匯報制度。每個系統或平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后,都必須在會議上進行專題匯報,由業務部門進行演示,在熟悉系統的過程中揭示存在的問題,為系統改進提供建議和依據。
3、培訓保障:
公司在抓信息化建設的同時,明確了“建好系統、用好系統”的目標。首先在項目啟動前,就由培訓中心組織上至總經理,下至普通員工的基礎培訓;隨后又在過程中多次對系統使用進行了專項培訓。據統計,全年組織培訓14次,累計參加343人次。通過覆蓋公司各層面的培訓,使公司不僅具備了信息化的硬件實力,更重要的是逐漸形成了一支能夠運用這些系統的員工隊伍。
二、系統思維,建立覆蓋經營全過程的信息系統
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公司已經基本建成了既具有整體化概念,又有各專業的信息系統體系。具體有文件信息發布系統、銷售合同管理系統、產品物料清單(BOM)管理、倉庫庫存管理系統、領料單管理系統、產品工時管理系統、目標成本管理系統。這些系統從市場源頭信息的銷售合同、從產品源頭信息的設計、工藝開始生成制造BOM信息,一直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改變傳統管控模式,改進管控手段,提高管控的幅度和效率。
三、流程再造,推動企業基礎管理
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研發過程,既是實態調研分析、設計編程的過程,也是改進業務流程、促進業務流程再造的過程。通過這些系統的運用,公司從信息流轉、合同管理到制造工作令報繳、成本核算的各個管理流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優化。
四、綜合信息管理方面
集中動態反映公司體系內的所有信息,大大提高了各部門日常工作中檢索和流轉信息的效率。建立了規范化的信息架構,補充完善了各職能部門工作流程的輸入和輸出文件,提高業務執行過程的準確性和業務反饋的可追溯性。更為便捷的信息傳遞功能使各部門業務溝通得以逐漸進入無紙化辦公狀態,在綜合節約辦公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溝通的覆蓋面和及時性。
五、銷售合同管理方面
提供了一個面向全公司的銷售信息查詢平臺,通過對要素的合理擺放和查詢方式的人性化設置,使不同部門均可以在平臺上找到符合自身個性化需求的合同信息。每個合同在信息平臺上均可以形成從技術到商務的閉環管理,無論什么信息的更改均能加以記錄和反映,提高了合同操作過程的控制能力。
六、制造過程管理方面
將工票的打印、統計方式由人工轉變為計算機系統管理,大大提高工票管理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由于系統強大的分類統計和匯總功能,便于多角度、全方位描述全公司工時的實際狀況,為各級領導提供進度協調、工作改進的依據;為財務系統進行成本結算、人力資源部門進行人員考核及收入結算等提供了最為客觀和完整的工時分析數據。進一步規范了工作命令的激活和報繳過程,使生產計劃的執行力和新計劃的編制準確性得到提高。
七、倉儲管理方面
以產品物料BOM庫作為數據支撐,規范了倉儲物資的進出庫作業流程,使倉儲各類物資的進出庫更具準確性和透明度,為財務結算提供各種完整的單據和憑證。隨著領料單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還將加快倉儲物資的流轉速度和提高資產界面的清晰度。
八、成本和預算管理方面
進一步細化了產品成本構成,切實核算產品成本,提升企業盈利水平。精細化操作費用預算全過程建立了多個監控節點,有助于時段預算費用發生與年度預算費用的關聯管控,為預算費用從下達審核、到使用監控、再到年終分析提供了可全程查詢的數據庫。 方便領導對預算使用的原始情況和現行狀態進行即時比較,及時發現存在問題并做出相應調整。
我們雖然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但距離企業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有不小的距離。因此,明年要積極落實好公司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任務,在著力做好已建系統的日常維護、改進完善的同時,加快推進預算管理、報繳單管理和供方管理等系統的建設,持續優化管理流程,發揮信息化在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竟爭力中的作用。
信息系統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體員工共同努力,常抓不懈,才能將流程合理再造,使公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相信在新年的工作中,公司一定能夠迎難而上,以信息化建設的建設為載體,為把企業建成具有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業界龍頭而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