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礦山機械行業遭遇危機受挫的今天,對礦山機械本身來說,也許到了一個自主創新的機遇期。只有我國的廣大礦企抓住這個機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有可能在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
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處于工業化的中期偏后,就經濟發展的速度而言,可能還有5~10年左右的時間會走完工業化的道路。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礦山機械的服務領域,包括基礎建設兩個方面,必有大的發展,這是礦山機械行業的歷史機遇。但礦機行業的科技基礎并不厚,改革開放以來,礦山機械領域一直在以市場換技術作為提高產品技術水平的主要途徑,還將面對國外競爭者,尤其是國外競爭者在國內投資辦廠的嚴峻形勢。礦山機械的發展速度將放慢,因此現在開始考慮后工業化時代礦山機械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并不算早。
在當前礦山機械制造行業各企業工藝流程設計還相對薄弱的情況下,除在自身條件好的專業領域盡快組織力量進入角色外,應采取與國外公司和國內專業設計院建立不同形式的聯合,包括組建集團、聯合體、引進技術、引進人才等辦法,至少要爭取到在某個工程項目上采取聯合設計的方法,先介入再提高,做到雙贏,與它們硬拼去投標多半效果不好。
盡快建立、補充和完善優勢專業的應用試驗室,進行產品、制造工藝和工藝流程技術的應用技術研究。這點一直是礦山機械行業的薄弱一環,沒有應用技術研究的數據和數據庫,說服不了用戶采用我們的產品和工藝技術,同時也談不上應用技術的真正創新。試驗室的完善和新建應適當考慮高起步,立足實用,包括試驗理論、試驗方法、試驗設備、試驗規模以及控制與檢測技術等,必要時應該引進國外先進技術。
當然,不管經濟形勢如何發展,企業想要擺脫經濟困境只有創新,創新才是硬道理!而創新的前提是研發實力!縱觀礦山機械行業的發展史,一般具有研發實力的企業都設有地區性總部或研發中心,他們控制并引導全球礦業機械技術的發展方向,并由此實現對全球資源的控制。
為應對發達制造企業紛紛建立研發生產基地帶來的市場威脅,國內著名礦山機械品牌上海世邦機器有限公司未來兩年內會將成立研發中心基地,并致力于國內破碎機、磨粉機、制砂機等設備的理論與工程應用研究。同時,廣泛匯聚國內高科技人才,并采用國際一流的研發手段,來提升“世邦機器”礦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未來三五年內,上海世邦機器有限公司不但要組建一支模龐大的研發隊伍,在自主創新、節能降耗方面實現質的飛躍,還要將其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研發中心。集團董事長楊總表示:“行業技術開發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與市場緊密結合。尤其是科研成果轉化成生產力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必須提出近期、遠期目標,還要有一個好的研發帶頭人和一些精兵強將,這樣才能真正發揮研發中心的作用。在提高產品技術附加值,樹立起本企業品牌的同時,還要為行業帶個好頭。”
上海世邦機器有限公司企業研發中心人員表示,公司未來研發中心基地的成立,不僅僅是為了中東、遠東一些企業服務,而且是致力于全面提升礦機行業的產品結構。今后的工作重點是在產學研相結合方面尋找新的突破口,著力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