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會議指出,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迫切要求,也是推進節能減排、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需要。近年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在部分領域取得積極進展,但一些重點行業落后產能比重大的問題仍然比較嚴重。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發揮市場作用,努力營造有利于落后產能退出的市場環境;堅持依法行政,充分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和技術標準的門檻作用,依法淘汰落后產能;落實目標責任,明確部門、地方政府和企業的任務,強化政策約束和政策激勵,建立健全促進落后產能退出的政策體系。
會議對電力、煤炭、焦炭、鐵合金、電石、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等重點行業近期淘汰落后產能提出了具體目標任務。
為確保實現規定目標,一要嚴格市場準入。加強投資項目審核管理,強化安全、環保、能耗、質量等指標的約束作用,嚴禁向落后產能建設項目供應土地。
二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充分發揮差別電價、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等價格機制的作用,提高落后產能企業和項目使用能源、資源、環境、土地的成本。采取綜合性調控措施,抑制高消耗、高排放產品市場需求。
三要加大執法處罰力度。加強環保監測和執法檢查,對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投資項目,暫停項目環評、核準和審批。對未按規定期限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吊銷排污許可證,撤回生產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直至依法吊銷工商營業執照。
四要完善政策激勵機制。中央財政統籌支持各地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大支持和獎勵力度,重點支持相關職工安置和企業轉產。對任務較重且完成較好的地區和企業,在安排技術改造和節能減排資金、土地開發利用、融資支持等方面給予傾斜。
五要加強監督檢查。定期向社會公告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落后設備和淘汰時限,加強輿論和社會監督。目標完成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實行問責制。
六要認真落實和完善企業職工安置政策,依法依規妥善安置職工。
會議指出,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復雜,氣象災害多發頻發。為加強對氣象災害的防御,避免和減輕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必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制定《氣象災害防御條例》,進一步規范氣象災害的預防、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等工作。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草案)》。
國家四萬億投資計劃的拉動
水泥行業在遭遇了2008年的經濟危機之后,迎來的是牛氣沖天的一年,行業獲得強勁的增長。在國家四萬億投資計劃的拉動下,200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受其影響,水泥市場也逐漸見旺,產量保持高速增長,1~11月份全國水泥產量14.93億噸,同比增長1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3.3個百分點。2009年全年產量約16.4億噸,比2008年約增加2.4億噸,同比增長約為17%。
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并不是個新問題,然而在2009年水泥行業發展勢頭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產能過剩再次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1-11月,水泥行業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505.6億元,同比增長59.8%,這使產能過剩問題更為顯著。9月26日,國務院出臺了對包括水泥工業等在內的《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要求對9月30日前尚未開工水泥項目一律暫停建設并進行清理整頓,嚴控新增水泥產能,這份文件及相關配套的一些政策在業內引起巨大的反響。政府部門的“三槍”,槍槍瞄準了行業的要害。然而,這些政策措施是否真能抑制瘋狂增長的產能,使產業結構更為合理,還有待2010年的后續發展。
并購重組
在政府部門大力調控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水泥企業想要通過新建的方式來擴張,難度越來越大,并購重組成為諸多企業發展的首選方式,既可以迅速做大自身,又可以提高行業集中度,獲得政府的支持。12月初,臺泥國際正式公告稱,向昌興國際購買旗下水泥子公司昌興礦業在中國大陸地區除安徽巢東水泥之外的全部水泥產業,總資金將達38億元港幣。臺泥與昌興的攜手,將大大改變華南市場的格局,也引發了行業并購重組的新一波浪潮。也是在2009年,秦嶺水泥在合作方屢次變動之后,終于花落“冀東”之手。而同樣是處境艱難的獅頭股份,也在與山水集團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