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項新的行業數據陸續出臺,過去一年紡織工業經濟運行整體情況浮出水面。近日,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2009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分析會上表示,2009年在國家政策支持引導和行業努力奮斗下,紡織工業轉變發展方式、實施產業升級取得了直接成果,紡織行業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得到明顯提升,主要經濟指標從2月份谷底逐月回升,確保了向好發展的總趨勢。
2009年紡織行業產銷增速呈現“V”型回升,產銷銜接相對平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年1~11月,我國紡織行業規模以上5.3萬戶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4268.04億元,同比增長9.71%,增速比1~8月提高了2.21個百分點,比1~5月提高了4.5個百分點,比1~2月提高了7個百分點。同期,銷售產值同比增長9.82%,增速比1~8月提高了2.44個百分點,比1~5月提高了4.45個百分點。其中,新產品產值1~2月同比增長為-2.82%,到11月末已達到13.71%。
從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拉動情況看,內需市場的支撐作用更為明顯,內銷增長不斷加快。2009年以來,內需市場整體保持穩定增長,帶動行業產銷穩步回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我國衣著類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4.7%,比10月提高了2.3個百分點,1~11月累計增長18.4%,比1~10月提高了0.9個百分點。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內銷產值26740.33億元,同比增長14.05%,增速比1~8月、1~5月分別提高2.38和4.63個百分點。行業內銷產值比重達到79.8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96個百分點。
投資實際完成額穩定增長,新開工項目數量增長顯著。2009年1~11月,紡織行業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2708.02億元,同比增長9.53%,增速較1~8月、1~5月分別提高2.98、3.83個百分點。1~11月,行業新開工項目6995個,同比增長23.8%,但仍大大低于社會平均水平。據分析,行業投資增速的穩步回升體現出行業的發展信心正在恢復,但投資增速整體仍然不高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在固定資產投入方面的資金仍不充裕。
受國際市場需求持續低迷影響,2009年以來紡織行業出口長時間處于負增長,但降幅持續收窄。根據海關統計數據,1~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1541.20億美元,同比下降11.02%,降幅比1~8月和1~5月分別收窄了0.76和0.11個百分點。9、10兩個月單月出口由負轉正,12月份則首次實現了1%的正增長。
盡管金融危機以來紡織行業面臨的外部形勢始終嚴峻,但紡織行業調整升級步伐從未停止,全行業科技、管理水平繼續進步,運行質量穩步提升。
2009年1~11月,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產銷率為97.67%,較上年同期略有提高,產銷銜接順暢;全行業人均工業總產值達到31.61萬元/人,同比增長10.22%,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三費比例為6.06%,比上年同期下降5.4%,管理水平有所改善,其中國內貨幣政策寬松作用積極,全行業利息支出同比減少12.02%,帶動財務費用比重明顯下降。
在內需市場帶動、行業運行質量繼續提高、上年基數較低等因素的影響下,紡織行業的效益得到明顯改善。2009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共實現利潤總額1331.49億元,同比增長25.3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7.16個百分點,比當年1~8月提高了13.11個百分點。平均利潤率達到4.04%,高于上年同期0.48個百分點,比1~8月又提高了0.31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際需求低迷形勢還未出現明顯改變的情況下,我國紡織品服裝對美出口份額還在提高。2009年,我紡織品服裝對美出口數量份額和價值份額分別增長3個和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紡織工業就業人數有所減少。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從業人數為1084.24萬人,雖然就業人數較8月底有所增加,但與上年同期相比仍然下降了0.46%,為5.04萬人。棉紡、印染、毛紡、麻紡和絲綢行業減員較前兩個月仍在擴大。據分析,出口持續負增長,企業在市場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更加注重提高效率等都是引起就業持續下降的重要原因。
基于以上行業最新數據,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紡織行業已呈現向好發展的總趨勢,但2010年受各種因素交錯影響,行業發展面臨復雜形勢,需考慮到市場需求、政策方向和生產要素價格等的發展變化。
從市場需求看,外需方面,目前發達國家金融體系逐漸穩定,宏觀經濟開始好轉,市場信心有所恢復,需求將有一定改善,但就業形勢惡化、居民收入減少將成為阻礙消費復蘇的主要問題。發展中國家支柱產業多為出口型產業,自身市場規模有限,受市場需求影響大,不確定因素較多。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有望對穩定外需起到積極作用。
內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內需增速較前兩年有所減緩,但在政策支持下呈現前低后高的特點,基礎投資增長,城鄉居民衣著消費支出穩定增長。2010年,去年的4萬億計劃將繼續從投資層面透過就業提升轉化為消費能力,今年以促進消費、改善民生為主線的宏觀經濟政策又將直接助推內需增長。再加上近年來我國進入整體消費上升期,內需增長的市場動力將更加充足。
但在對內需市場作出積極判斷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指出,通脹預期有可能成為制約內需增長的潛在因素,行業對此要密切關注。
目前,生產要素價格上漲問題已使紡織企業感受到不小的壓力。一是化纖原料和棉花等原料價格受需求拉動和成本推動上漲較快;二是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近期紡織企業招工難問題重點突顯;三是煤電等能源價格上漲或上漲預期,使紡織企業成本壓力上升。
此外,隨著出口回升和通脹預期,人民幣升值壓力還不斷加大;受制于執行層面,目前的融資政策未能徹底解決紡織企業相關問題等,都將在2010年使企業繼續承受考驗。業內分析人士提醒企業,一定要準確把握2010年相關產業政策的主基調,著力在調結構、促轉變上下大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