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低碳經濟成為人類關注的熱點。這意味著大幅度提高化石能源的生產率,將是未來幾十年經濟創新的主要模式。無論是11月中旬奧巴馬訪華推動中美低碳經濟合作,還是12 月舉辦的哥本哈根會議達成全球減排的框架性協議,都改變不了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將低碳觀念引入現實的產業發展之中的決心。目前,國家通過政策引導,在城市規劃、城市建設、能源消費結構調整、新能源產業創新、新能源企業發展等多個方面,引導產業發展和企業發展,這對中國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中國追求低碳排放的最終目的不是去做國際主義的貢獻,而是在新的背景下完成中國的工業化,培養新的產業增長點,使更多與低碳經濟相關的創新型企業成長壯大,這樣才能使中國在全球低碳經濟的競爭格局,提升自己的層級,立于不敗之地、主動之地。
推進工業化、信息化融合,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是實現工業低碳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利用技術改造促使企業節能減排,提高生產效益就成為當前各行各業的首要工作和任務。具有節能降耗的自動化技術在全球提倡的“低碳經濟”后越發成為人們關注的技術之一。自動化正以超快速增長的趨勢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為制造商快速服務全球市場的關鍵。ARC 咨詢集團高級分析師imanshu Shah表示:“很明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制造業環境下,制造商為了提高產量和利潤率,就必須依賴于自動化技術。”
長期以來,PLC始終處于工業自動化控制領域的主戰場,為各種各樣的自動化控制設備提供非常可靠的控制方案,與DCS和工業PC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同時,PLC也承受著來自其它技術產品的沖擊,尤其是工業PC所帶來的沖擊。但是中國有利的商業環境,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制造業者準備了充足的投資機會和建立起工廠的條件。伴隨著日益上升的消費需求,外國直接投資流入中國升速,推進了中國的制造業,緊接著推動了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LC)在中國的市場。ARC咨詢集團最新研究表明,在未來5年內,各行各業對自動化產品領域的資本投資將繼續保持強勁勢頭。可編程控制器中國市場預期以12.4%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增長,市場份額預計從2006年的接近7.5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的13億美元。
受危機的影響,2008年中國OEM市場全面低迷,尤其是下半年成本上升、出口銳減和內需萎縮導致中小企業大量倒閉,部分行業大企業嚴重開工不足,直接影響了該市場對PLC的需求。其中最大的OEM市場——紡織機械的PLC應用規模降低到6.3億元,同比萎縮17%。使得深耕于該行業的PLC廠商都遭受重創。
另外經濟低迷導致需求的下降,在電梯、紡織機械、建筑機械、電源設備、造紙機械、電子制造設備、物料搬運、機床、HVAC、塑料機械、橡膠機械等應用中呈負增長的態勢。冶金行業是應用PLC最多的項目型市場,以大、中型PLC為主,由于產能過剩、需求萎縮和價格下降,也使得PLC在該行業繼續保持低迷的態勢。
縱觀2009年,PLC在大部分OEM行業的應用都將維持低迷的態勢,只有少數如食品機械和包裝機械等受經濟周期影響不大的行業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長。但是,一些行業如,汽車、公共設施、礦業、市政等直接受國家刺激政策的拉動,PLC需求不減,成為PLC穩步增長的中堅力量。
PLC的未來發展除了產品本身的發展,更大程度上取決于用戶和市場的發展,任何產品存在的根本在于用戶和市場的需求。隨著經濟的回暖和國家政策的推動,自動化產品市場的需求持續旺盛。特別是在低碳時代,制造企業充分認識到了自動化產品的作用,以及其對于企業利潤和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取得成功的貢獻,因而繼續在自動化設備上加大資本投資。在制造過程中,以最低生產設備生命周期成本來實現適應性和靈活性的日益增加的需求,給PLC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一些新興行業的運用以及新能源產生、儲存和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無疑給PLC帶來了巨大的機遇,特別是在OEM、樓宇自控等低迷的行業中,將會有很大的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