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力打造“海西軟件”品牌 加快福建軟件產業發展

時間:2009-11-27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和省信息化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發布《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軟件產業發展的意見》。

11月2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和省信息化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發布《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軟件產業發展的意見》。會議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朱清主持,福建省信息化局副局長邵玉龍作文件解讀。30多家新聞媒體以及省直相關部門、軟件園區、重點軟件企業代表近100人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福建軟件產業發端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從早期全國首創BL-CC百靈中文卡起步;在國家推行的“三金工程”、“十二金工程”等一系列社會和行業信息化系統建設中逐漸建立了全國專業化軟件開發和服務的權威地位;進入2000年,緊跟國務院18號文件的發布,出臺了《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簡稱16號文),以及一系列關于集成電路、動漫等領域的政策措施文件,從中贏得了先機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近年來,我省軟件產業呈現出跳躍式發展的勢頭。據統計,全省的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從2000年25億元增長到2008年300億元,八年增長了12倍,2009年預計突破400億元。從2002年以來,我省軟件產業以年均超過4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軟件產業規模位居全國各省市第九位。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從2000年的不足500萬美元增長到2008年的6890萬美元,八年增長了13.8倍。特別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滑明顯的不利影響下,我省軟件業依然保持強勁的高速增長勢頭,同比增長3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6.6個百分點。2009年前三季度,實現軟件及系統集成銷售收入285億,比上年同期增長30%。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關于 “加快發展集成電路設計和軟件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強化共識,發揮軟件和系統集成業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的更大作用,從   今年初開始,省信息化局開始醞釀出臺進一步加快軟件產業發展的更具前瞻新的政策意見,并向省政府提出了《福建軟件業逆勢高速發展情況及建議》,黃小晶省長批示:“近幾年軟件業有較大增長是一好的趨勢,要精心扶持”。根據省領導的指示精神,該局即組成兩個調研小組,赴全省重點軟件企業和福州、廈門軟件園區深入調研,了解掌握軟件企業的運營情況與發展趨勢,以及存在的困難問題,并征求有關部門、企業、專家對加快我省軟件產業發展的意見與建議。同時,邀請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協助政策的制定。在省市兩級政府、省直各有關部門以及業界的共同努力下,時隔九年后的今天,對我省軟件產業的發展歷程而言,又一份具有時代意義的進一步加快軟件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制定出臺,這份文件可以看作是對于16號文的傳承,但是更具有含金量,體現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并大力扶持發展軟件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這將對提升軟件產業內功,加快軟件產業發展壯大,促使軟件產業加快成為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社會效率、促進就業的重要力量,具有現實意義。   據了解,新出臺的促進軟件產業發展的意見體現出六個特點。   一是未來產業發展目標的制定體現一定超前性。 2009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涵蓋軟件產業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未來三年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要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比重由12%提高到15%。而《意見》提出到2012年,我省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實現1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40%左右,軟件產業增加值占全省信息產業比重從2008年15%提高到30%左右,在發展目標上顯示出超前性。   二是政府資金扶持力度是近年來最大的一次。 省級財政2009年至2012年每年統籌安排1億元軟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軟件人才引進培養、扶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軟件企業研發機構落戶以及軟件公共服務支撐平臺建設等方面。省級“外經貿發展資金”優先扶持軟件企業產品出口和承接信息技術服務外包業務。此外,《意見》還要求省級其他部門現有的產業發展資金也要劃出一定比例支持軟件產業發展,各設區市也要根據自身軟件產業發展實際制訂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   三是體現了對人才、自主創新和公共服務平臺的重點扶持。 人才方面重點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培養本土骨干、適用人才。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被評定為優秀骨干人才的創業項目經評審擇優給予80-150萬元的補助,并對引進的高層次人、優秀骨干人才給予較大額度的相關生活、住房、培訓等補助。對適用人才的培養推出軟件人才重點培訓基地認定和軟件企業人才培養補貼兩個新的政策。研發機構方面,對2009年后首次投資額1000萬以上在福建設立總部、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的,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獎勵,并對公司用地執行工業用地政策,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研發機構和建立博士后工作站的軟件企業給予一定額度的補貼。完善軟件園區的交通、生活、休閑等配套服務功能,通過引導集聚,逐步在生活、交通服務便利的城市中心區域推動形成若干個特色軟件產業園區,打造良好的軟件企業發展環境,吸引人才安居樂業。每年集中資金重點扶持2-3個新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四是體現對軟件骨干企業的重點扶持。 選定10家自主創新技術全國領先,在國內外業界有一定影響和發展潛力,成長性好,且對地方財政貢獻大的省內軟件骨干企業,省市財政按該企業上年度對省市財政新增貢獻部分分別給予等額獎勵。這是我省對產業扶持政策中從未有的創新政策,是對我省軟件骨干企業成長為國內乃至國際龍頭企業的重大支持。對本省軟件企業自主研發的信息化應用軟件及技術服務,實行政府首購和訂購制度。   五是明確樹立“海西軟件”統一形象。 將劃撥一定資金支持重點軟件企業以“海西軟件”統一形象,在國家級、省級主流媒體及重要公共場所開展宣傳活動。   六是加大對企業融資的扶持。 將組織實施“福建省軟件企業上市培育專項計劃”,對列入培育計劃并進入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階段的軟件企業給予一次性費用補助;省市政府成立的創業投資公司優先投資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按創業投資機構投資額的20%跟進投資;省級工商發展資金按創業投資機構投資我省軟件企業投資額的6%給予補助;對提供融資擔保的擔保機構,省級工商發展資金按年度擔保額16%比例基于補助;企業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成果,可以作為無形資產追加到注冊資本金中。   據了解,配合《意見》的發布實施,省信息化局將聯合省直相關部門及各設區市政府制定16項《實施細則》,抓緊開展10家省軟件骨干軟件企業評選、新建公共服務平臺論證評審等相關工作,并制定出臺未來一段時期重點發展的軟件產業領域指導性政策意見,促進《意見》的各項政策措施盡快落實到位,及時發揮政策效應,為我省軟件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背景材料:   我省軟件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軟件企業實力明顯增強。到2008年底全省有26家企業收入超過1億元,其中10家超過5億元,福大自動化、星網銳捷、新大陸、福富、南威、東南融通進入全國軟件百強,10家軟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福大自動化、網龍、瑞芯公司等在工業自動化控制、動漫游戲、IC設計業領域的規模和影響力,居全國同行業領先地位。   企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全省已認定19家省級軟件技術研發中心,有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各級資質企業83家,16家軟件企業通過國際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3級以上認證,其中福富軟件公司通過了CMMI5級,也就是最高級的評估。至2008年底全省通過認定的軟件企業574家,通過登記的軟件產品已經達到2827個。   名優軟件產品增多。出現一大批在行業應用領域占據國內甚至國際領先位置的自主創新軟件產品,包括數字音視頻IC芯片、工控軟件協同平臺、保密安防系統、二維碼技術、PDF閱讀文檔軟件、郵政投遞信息系統、證券行業應用軟件、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金融IT綜合服務、警務信息綜合應用系統等。   軟件行業對地方財政和吸納就業貢獻非常突出。據對25家重點軟件企業調查,2008年共納稅6.46億元,平均每個企業繳納2585萬元,人均納稅3.4萬元,其中最高的是瑞芯,2008年人均納稅21萬元。   特色軟件產業集群形成。設立福州和廈門兩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吸引近40家IC設計企業入駐,具備數字音視頻芯片、微控制芯片、嵌入式系統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和消費電子芯片等設計能力。動漫游戲產業取得突破性增長,2008年全省已經有動漫游戲企業90多家,實現收入23億元。軟件出口服務外包穩定發展。2008年雖然受到人民幣升值和國際金融危機不利影響,自主創新純軟件出口和技術服務外包仍然增長35%。   福州、廈門軟件園初現聚集效應。2008年底福州市入駐園區企業291家,實現收入101億元;廈門入駐385家,就業人數超過1萬人,全年收入去年超過62億。   閩臺軟件產業交流合作開始深化。兩岸行業協會建立了合作機制,吸引了臺灣西基動畫、草莓資訊、大拇哥、普洛爾科技、芯和科技和矽恩微電子等一批軟件企業在福廈軟件園落戶。   軟件人才培養體系初步形成。已經建立軟件工程碩士、大學本科和高等職業教育,以及社會培訓等多層次的軟件人才培養體系;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等高校已建立軟件學院,與培養軟件人才有關的各類院校已近30所,在校生達到3.5萬人;吸引了微軟、IBM等國內外著名軟件企業與省內高校聯辦軟件人才培養基地和實訓基地,初步形成了“訂單式”辦學模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