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道BRT試驗線將于春節前開通,隨著工程日漸收尾,有關線路的調整情況備受市民關注。記者11月18日從廣州市交委獲悉,近期交通部門將就BRT線網規劃方案廣泛征求社會意見。據透露,目前客流量大的骨干線路將保留或優化整合后納入通道,減少換乘;同時,線網調整時將重點實現東圃及科學城組團與廣州火車站及北京路的連接;此外還充分考慮與地鐵五號線的銜接。
據悉,BRT線路編號已至“B31”,這是否意味著至少有31條BRT線路,市交委未作回應。
五號線及BRT日客流將達120萬人次
據市交委介紹,地鐵五號線首期將于12月28日建成開通,BRT試驗線也將于2010年春節前開通運行。上述兩條線路開通運行后,預計日均客流量將達到120萬人次。
地鐵五號線貫穿荔灣、越秀、天河、黃埔、蘿崗五區,與鐵路樞紐廣州火車站直接連接。該線首期開通滘口至文沖,全長共32.6公里,共設車站24座。其中,東部地區共設車站12座,重點服務和銜接珠江新城、員村、漁珠、夏園四大組團。屆時,東部地區的市民可直接通過地鐵直達商業中心和重要交通樞紐(如火車站)。
而BRT試驗線從體育中心沿中山大道向東直至夏園。全線長22.9公里,共設26對站點。市交委表示,由于中山大道沿線居住小區非常發達,人流密集,BRT試驗線是典型的交通疏導型的發展模式,旨在快速疏運人群,減輕中山大道及整個東部地區的交通壓力。
公交骨干線路或整合納入BRT通道
記者11月18日從市交委獲悉,為提高BRT系統的運行效率,滿足沿線居民的出行需求,交通部門對BRT線路及整個東部地區的線網規劃做了大量的工作,將調整線網規劃使其科學合理。
據交通部門介紹,本次線網規劃主要考慮三個方面:首先以市民出行需求為前提,保證線網的可達性;其次,現狀客流量大的骨干線路保留或優化整合后納入通道,這意味著線路調整的涉及面不會太大,市民不用改變現有的出行習慣;再者,統籌考慮BRT線路數量與通道容量之間的匹配性。
記者獲悉,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后,交通部門形成了“靈活線路+擺渡線”的方案。據介紹,本次線網規劃充分考慮了BRT通道的快速疏運和BRT通道與東部地區不同組團之間的銜接,如規劃線路B1(夏園至體育中心),除滿足沿途市民在通道內的出行需求外,同時可實現與靈活線路免費換乘。如規劃線路B2(東圃至廣州火車站)及B4(小新塘至廣衛路),主要考慮東部地區東圃及科學城組團與市中心區對外樞紐廣州火車站及商業中心北京路商業街的連接。此外,線網規劃方案還充分考慮與地鐵五號線的銜接,如規劃線路B28(開發區西區至地鐵魚珠站)及B31(永和開發區至地鐵大沙地站),可實現黃埔區南崗及蘿崗區永和、開發區東區、西區等工業區與地鐵五號線路無縫換乘接駁。
據了解,近期交通部門將就BRT線網規劃方案廣泛征求社會意見,并在BRT系統和地鐵五號線運行后,加強評估,不斷完善。 更多了解請參考:“軌道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