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中1.5億美元收購通用悍馬 簽署最終協議等待政府審批
10日凌晨消息,騰中重工總經理楊毅在美國底特律與新浪財經獨家對話時透露,通用汽車與四川騰中重工于美國東部時間10月9日(北京時間10日凌晨)正式宣布雙方就通用旗下高端全路面悍馬車業務的出售簽署最終協議。
協議表示,悍馬將繼續保留現任領導團隊,金泰樂將留任悍馬首席執行官。鑒于與通用約定,楊毅不便透露雙方交易的金額,但據此前國外媒體報道此筆交易的額度約為1.5億美元,該交易額度得到知情人士的確認。下步騰中重工將正式向商務部等部門進行審報工作。
收購價格約為1.5億美元
收購相關的財務細節尚未公布。據消息人士透露,收購價格約為1.5億美元。根據協議,騰中重工將獲得對悍馬品牌、商標及相關知識產權80%的權益,另有20%權益由私人投資人索郎多吉購得。屆時,騰中重工將擁有生產悍馬汽車所必須的具體專利的使用權。買方還將承接悍馬與現有經銷商簽訂的經銷協議,并將獲得悍馬在美國的經銷商網絡。
[b]四川騰中:
不承擔悍馬債務 將獲得品牌使用權[/b]
騰中重工總經理楊毅在6月9日晚播出的央視《經濟信息聯播》中透露,并購不涉及悍馬此前的債務問題,悍馬以前欠下的債還是要由通用來還。
楊毅特別強調,騰中重工完全有實力收購悍馬。他說,騰中重工將獲得悍馬品牌的使用權,以及長期的組裝合同,包括主要零部件的供應,主要管理團隊,長期的供應合同,持續到2012年。不過他仍拒絕透露大概價格。
楊毅透露,未來悍馬將研發新型動力系統,改變高油耗的狀況。其中H4概念車目標百公里油耗僅為9.05升,目前悍馬H2的油耗為百公里23升。
對此,通用中國公關部昨天接受采訪表示,諒解備忘錄沒有包括楊毅所說的內容,目前為止也沒有這方面的消息披露,通用和騰中重工還在繼續就細節進行磋商。
[b]通用悍馬:
騰中開出“最好、最全面”的條件[/b]
為何讓毫無汽車生產經驗的騰中重工買下悍馬?通用首席執行官(CEO)韓德勝在美國和網友交流時遭到質疑,他說,在悍馬這個交易中,沒有多少有意競購的企業可供通用挑選,而騰中重工相對已經開出了“最好、最全面”的條件。(外界普遍預料,悍馬的后續投資會數以百億元計。)
據記者了解,所謂“最好、最全面”的條件,包括騰中方面向悍馬公司承諾不會只看短期回報,又做出增加悍馬投資的計劃、增加產品系列,同時改善悍馬的燃油經濟性,并愿意在美國保留品牌和生產基地。
悍馬交易是否能最后成事,取決于中、美兩國監管部門的審批,但是目前明顯是美國人更為熱心。不少專家認為收購在美國通過的可能性較大。曾經代理了美國第一例外國投資審查的資深律師約翰·切里切拉對本報表示,外資在美一般要受政府的“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管理,這一監管機構裁量到底收購是否會造成例如“國家安全”方面的問題,“由于賣給騰中重工的‘悍馬’是商用版,因此交易應該不會招至美國反對。”據悉,通用在申報后30日CFIUS不出示反對意見,交易就等于獲批。
外界普遍預料,悍馬的后續投資會數以百億元計。對此,騰中重工一位公關負責人說,暫時沒有計劃引入戰略投資者,會靠自有資金和貸款解決。
業界聲音:
通用“甩賣”的薩博、歐寶及悍馬三個品牌中,薩博和歐寶都已經成功脫手;而被炒得沸沸揚揚的四川騰中重工收購悍馬一事,卻像一場鬧劇,草草收尾。
記者9日從有關部門了解到,四川省為大力發展汽車產業,近日出臺了《四川省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行動計劃(2009-2011年)》,計劃把汽車產業培育成重要優勢產業。可以想象,此舉與騰中收購悍馬一事不無干系。
行業評論:
悍馬的品牌價值不容小覷 并非一錢不值的破爛貨
悍馬屬于歷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AMG(非改裝奔馳汽車的AMG公司),在1992年借助于在海灣戰爭中的優異表現,生產出了第一輛民用悍馬,即悍馬越野車,立刻贏得了眾多青睞。由于優異的運行性能,被業內外人士譽為“越野車王”。1999年,通用汽車公司從AM General取得了悍馬的商標使用權和生產權。悍馬在國外和我國都有很多擁躉者,美國名人阿諾德·施瓦辛格就養著好幾輛悍馬。在中國,悍馬一度成為SUV中的勞斯萊斯,一輛奔馳而過的悍馬往往能夠引來相當高的回頭率。這樣一個品牌,應該說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即便它現在走到了被插草賣身的境地,也仍然是一個響當當的牌子,是一筆無形資產。2008年的品牌榜中,谷歌品牌價值達861億美元,這里面品牌的無形資產占了相當部分。
說悍馬一錢不值的深層次原因是人們對品牌的重視不夠,在收購中可能更看重公司所擁有的真金白銀。但上世紀90年代,雀巢公司以25億英鎊的價格購買了凈資產只有3億英鎊的Rowntree,菲利浦·莫利斯則以4倍于卡夫(Kraft)凈資產的價格購買了該公司,品牌的價值日益受到企業的重視。現在百度一下“騰中重工”,找到的相關網頁約88500篇。而用GOOGLE,則有約2280000項符合“騰中重工”的查詢結果。如果不是悍馬的品牌效應,一個民營企業怎么會得到如此的關注度呢?從另一方面說,收購還沒實施,騰中重工已經開始從悍馬的品牌受益了。
我們再來看看如果收購成功,騰中重工都將買到什么。根據雙方約定,騰中重工將享有使用悍馬品牌及設計的權利、擁有其高管團隊和營運團隊以及經銷網絡。據一家國際權威機構的分析報告,在一個新的市場創立一個名牌,僅媒體投入就至少需要2億美元,而且還要遭遇原有市場各種力量的排擠。聯合利華在全球的400多個品牌,大部分是通過收購并推廣到世界各地的,因此“建品牌不如買品牌”已經成為國際品牌擴張的一個共識。而根據現在得到的信息,騰中重工收購悍馬品牌只花了差不多1億美元,這還不算他們將得到的悍馬的經銷商網絡。這樣的買賣怎么就不合算呢?悍馬怎么會一錢不值呢?
"中國芒硝王"買悍馬有玄機
自從“騰中重工收購悍馬”消息傳出后,社會各界的猜測和評論就不絕于耳,支持者和樂觀者的觀點不外乎“國際金融危機也是中國企業海外‘抄底’的絕佳時機”;而反對者和冷靜者則有很多擔憂甚至質疑。
騰中重工的真實意圖是真心誠意躋身整車之列,還是想得到一次免費的宣傳機會?
自從“騰中重工收購悍馬”消息傳出后,社會各界的猜測和評論就不絕于耳,支持者和樂觀者的觀點不外乎“國際金融危機也是中國企業海外‘抄底’的絕佳時機”;而反對者和冷靜者則有很多擔憂甚至質疑。
索郎多吉被稱為“中國芒硝王”正是因為旭光資源這個原材料板塊的主力軍。旭光資源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張大明指出,截至2008年底,旭光資源年產能約為160萬噸,分別占中國及全球芒硝市場份額的23.2%及11.3%。旗下三個礦場合共擁有約5720萬噸已探明及可探明芒硝儲量。公司主要生產普通芒硝、高端產品特種芒硝和藥用芒硝,整體毛利率超過50%。其財務董事鄧憲雪指出,集團產能和全球第一大芒硝生產商僅相差5萬噸。
正是旭光資源令外界質疑騰中重工的真實意圖:是真心誠意躋身整車之列,還是想得到一次免費的宣傳機會?因為現在正是旭光資源上市的關鍵時期。
6月1日,旭光資源在香港啟動首次IPO計劃。招股說明書顯示,旭光資源將發行5.772億股,其中4.04億股為新股,招股價為1.72港元至2.56港元,公司計劃籌資9.9億港元至14.8億港元。
6月4日,旭光資源再發公告,稱“擬全球發售包括初步提呈5.772億股股份(或會調整)的香港公開發售及初步提呈5.1948億股股份(包括1.732億股銷售股份,或會調整及因行使超額配股權而更改)的國際配售,預期定價日約為6月10日,無論如何不會遲于6月12日。”
盡管旭光資源不斷抬高自己的身價,投資機構仍然持懷疑態度。凱基證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旭光資源此次集資的65%用作償還貸款,且是次發售股份中,有1.73億股為舊股,因此只給予中性評級。”
評級越高,旭光資源就能賣得更高。與要花大把銀子的悍馬相比,旭光資源的上市顯然更能為創業者帶來豐厚的利益。如果1.73億股作價9.9港元和作價14.8港元,落入原股東口袋的錢相差8.477億港元。且不說由于持有旭光資源而引發的身價暴漲。
有業內人士指出,“騰中重工收購悍馬的消息曝光后,華通投資、四川華拓開始為海外知曉,海外投資者將更相信旭光資源股東的實力。這是一次很好的宣傳機會。”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以國內企業目前的資金、技術實力及經營管理理念,跨國收購國外汽車企業很難,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收購悍馬”事件,很可能是一種炒作。對于騰中重工來說,從名不見經傳到一夜成名、全世界皆知,花上億美元的廣告費恐怕也達不到這個效果;對于通用公司來說,既然悍馬品牌要賣掉,行情又不好,不失時機地早些放出“煙幕彈”來炒作一番,對其他有意收購者也是個“刺激”,說不定能起到“提價”作用。
“收購悍馬”可能歇菜
雖然美國通用汽車和四川騰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中重工)就出售悍馬品牌達成了諒解備忘錄。但是,此項交易要正式達成還需要闖過中美兩國監管部門的門檻。然而,綜合目前幾乎一片反對之音可知,這項交易最終極可能“黃”掉。
四川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騰中重工收購悍馬一事確實還沒有進入到中國商務部審批這一程序中。
此前中國商務部出臺的《境外投資管理辦法》表示將部分境外投資審批權下放;但是,凡涉及1億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資,需要國家商務部審批,而1億美元以下的,省級商務部門就可以辦理。
通用汽車在破產保護申請文件中曾透露,2008年6月計劃出售悍馬時,當時估價大約5億美元,但考慮到現階段經濟形勢和通用汽車處境,出售條件和過程應“更加合理”。來自銀行業分析認為,悍馬的出售價可能在1億美元左右,以及其他一些附加條件。這也意味著悍馬的售價在1億美元到5億美元之間。
“1億美元肯定拿不下。”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認為,悍馬出售的不僅是品牌,還有資產,所以不可能以1億美元賤賣掉。實際上記者4日得到的消息,中央相關部委將不會批準此次交易。另外,據6月4日《西部商報》報道,四川省有關領導之前曾經口頭向中央相關部委提出過騰中重工收購悍馬事宜,當場被拒。
“現在國家支持的是兼并重組國內的汽車行業,國內新增項目都很難獲批,更何況是一個海外的新項目。”鐘師指出。另有分析人士指出,這樁交易案在獲得中國官方批準方面將面臨重大障礙,因為它與中國產業環境政策最近作出的調整相抵觸。
該人士稱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悍馬與中國政府鼓勵小型車和電動技術等新型節能技術不相符;其次,中國政府產業政策制定者正在推進加快中國高度分散化的汽車業的整合步伐,這樁交易可能在這些人中拉響警報。中國有80多家大大小小汽車生產商在競爭生存空間。
美國咨詢公司CSMWorldwide駐上海高級分析師張豫說,這些都是騰中重工需要與中國政府談妥的懸而未決的問題。他說,比如,中國政府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一家新的大型汽車生產商在中國國內冒出來。
“這應該是雙方的炒作”
但是,通用汽車與騰中重工簽訂諒解備忘錄前肯定經過調查,不會隨便確定一個買家,那么,通用汽車難道對騰中重工的實力、對政府能否批準都沒有做過調研嗎?
“諒解備忘錄并非是排他性的,可以和騰中重工簽,也可以和別人簽,沒有約束性。”鐘師指出。
“這應該是雙方的炒作。”業內人士指出,“騰中重工這回做了個全球的廣告,效應之大無法估量,通用汽車也沒有損失,可以刺激其他買家,乘機哄抬價格。”
果然有買家受到刺激。4日,位于湖南省永州市、以生產獵豹汽車聞名的長豐汽車就對外放風,稱公司沒有放棄收購悍馬的計劃。
長豐汽車總經理陳正初仍對外稱,公司看好悍馬前景,未放棄收購悍馬,仍在和通用汽車談判,雙方的代工合作不會改變,長豐對悍馬“不拋棄不放棄”。
媒體專家齊吹冷風
作為中國最權威的兩家中央媒體,對通用汽車和騰中重工“牽手”案,也不看好。
6月3日,通用汽車和騰中重工“牽手”消息披露后,新華社記者當即發表“新聞分析:中國民企收購悍馬的‘不可行性’分析”,稱“由于收購方四川騰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缺乏乘用車研發、制造和營銷的經驗,記者認為,從降低收購風險的角度出發,收購方應當認真地進行收購悍馬的‘不可行性’分析,在收購中對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危機做好應對準備”。
6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也發表評論“買‘馬’容易養‘馬’難”,稱“我們也要警醒,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很多不確定因素,也加大了境外投資企業的市場風險。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發展時間短,國際化經營起步晚,在資金實力、市場渠道、管理經驗等方面與國外跨國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并購成功率并不是很高。就拿汽車行業來說,上汽陷于收購韓國雙龍的爛攤子中,就是‘前車之鑒’。”
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也對此交易大吹冷風。
6月3日,著名管理專家王育琨在做客新浪《財經會客廳》時,直指騰中重工接手通用汽車“垃圾資產”悍馬當冤大頭。其理由還有,騰中重工將會被美國當地工會和悍馬人力成本拖垮掉。
重慶力帆集團掌門人尹明善認為“這個消息很勁爆”的同時稱,重慶企業參與海外并購一定要慎重,切不可盲目跟風。
相對來說,此項交易在美國方面不會遇到太大阻力。
《華爾街日報》稱,奧巴馬政府對計劃中的出售持歡迎態度,美國國會對悍馬的出售基本保持沉默。原因或是:騰中重工并不是由中國政府所有,通用汽車的悍馬也與美國軍方的Humvee車輛不同。后者是由RencoGroup旗下AMG生產的。
該文設問:是華盛頓承認了中國是提振美國經濟主要元素的事實?還是議員們認為中國擁有悍馬實在談不上是什么威脅?
該文同時不無諷刺地稱,讓悍馬名氣大增的更可能是燈紅酒綠之夜這款豪華加長轎車帶來的沖擊,而不是其作為美軍實力的象征。
言下之意,中國無非得到了一個豪華的高耗油的美國汽車品牌,絲毫無損于美國汽車核心機密。
一個是美國老牌汽車企業通用旗下的知名品牌悍馬,一個是中國西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四川騰中重工。按一般思維,無論如何也難以把二者聯系在一起。
然而,6月2日及3日,通用及騰中重工先后發布聲明稱:后者已就收購悍馬品牌一事與前者達成初步協議。一石激起千層浪:是金融危機下優勢互補的戰略合作,還是雙方共同導演的一幕“雙簧”大戲。
贊許也好,質疑也罷,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水落石出。
下一篇:
?
我國電力能源發展跨入世界先進水平?
通過大型風電場特許權招標和引進技術,國產1.5兆瓦級風電機組已批量投入運行,自主化率達到86%,降低了風電場建設和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