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工信部:鋼鐵水泥落后產能退出機制起草

時間:2009-09-0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一位工信部知情人士表示,在國務院要求下,由發改委牽頭,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科技部等相關部委制定一個針對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指導意見。

連漲16周之后僅用4周就跌去了20%,鋼價過山車似的變化又把產能過剩的問題拋到了人們眼前。 8月2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鋼鐵又遭點名。 一位工信部知情人士表示,在國務院要求下,正由發改委牽頭,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科技部等相關部委制定一個針對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指導意見,而淘汰落后產能的指導意見則會由工信部牽頭制定,并將以國務院的名義出臺。 鋼材產能過剩1億噸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鋼材產能過剩1億噸,過剩的品種主要是受出口影響最大的板材。而目前的狀況是我國大型企業板材產能較多,中小企業長材產能較多。因此,大型企業才是這次產能過剩的關鍵。 從今年4月起,受需求影響,低迷近半年的鋼材價格連漲了16周,這也使得長材和板帶材的產能得到較快的恢復。然而,進入8月,鋼材開始大跌,下跌形勢直到現在仍未結束。 蘭格鋼鐵網數據顯示,各大鋼廠仍配合市場調價,8月4日至今,河北鋼鐵集團高線出廠價下調了1000元。 上述工信部人士表示:“鋼材價格的暴漲暴跌,反映了市場的不穩定,這也為下游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如果是供不應求的市場,價格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有這么大的波動,這也是產能過剩需要關注的地方。” 對此,中鋼協一位人士表示,現在中國的經濟已經從投資拉動向產業結構方向調整轉變了,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仍是當務之急。而板材比長材結構調整任務更重,不光要淘汰落后產能,還要重點解決生產結構和實際消費結構的矛盾。 新增產能70%未經核準 國家治理落后產能,已提出過多次。此前的2004年,鋼鐵行業就經歷了一次洗禮。據了解,2004年,需求旺盛導致的投資過熱,使政府不得不出臺調控措施,將投資引向稀缺的板材建設上,暫時解決了板材過少的局面。但由于價格優勢,中國直接或通過汽車、家電等產品間接出口大大增加,刺激了板材項目的需求,使矛盾更加激化。 時隔5年,情況發生了逆轉。 需求萎縮導致了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已有產能和未批先建產能之間矛盾突出,板材的重復性建設等問題使政府不得不再次調控。 根據《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定,3年內淘汰煉鐵能力7200萬噸,煉鋼能力2500萬噸。 中鋼協數據顯示,近年來增加的產能約70%未經國家核準。 “這次對產能過剩的治理力度明顯比以前加大,這也表明國家下定了決心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聯合金屬網一位分析師表示,政策都是暫時性的,而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都是進展相當緩慢的工作,有可能還沒治理完畢,需求又重回旺盛期,這將嚴重阻礙本階段政策的推進。 而這次調控的重點與2004年不同,除了3年內不批建新項目外,還將為淘汰落后產能設計退出機制,解決如何減少落后產能的難題。同時,還面臨著環保、土地、金融等多方面的監管。 起草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上述工信部人士透露,除《鋼鐵行業兼并重組條例》外,鋼鐵產業政策調整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新建產能增長過快;一個是淘汰落后產能。 據了解,包括鋼鐵行業在內的關于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的指導意見,由于關系到鋼鐵行業的投資領域,因此此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科技部等相關部委聯合來出臺,最終將在國務院層面形成文件對外宣布。而目前正在起草階段。 而關于淘汰落后產能的問題,則由工信部牽頭起草。上述工信部人士表示,此前利用節能減排來做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但效果卻不好,其中較大原因就是沒有合適的退出機制來幫助落后產能退出。 瑞士美特投資分析師牛巍表示,此前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一直進展不大,原因在于鋼鐵是當地的稅收支柱產業,也能解決就業問題,當地政府不嚴格執行環保標準。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起草的淘汰落后產能的指導意見,將建立一種退出機制,通過市場的作用來優勝劣汰,并合理處理好企業退出后的債務問題和職工利益問題。 而為了得到有效治理,淘汰落后產能的指導意見,也將上升到國務院層面形成文件發布。 對于出臺時間,上述工信部人士表示:“當然是越早越好,這對于鋼鐵行業的發展具有導向性,可以盡早地使鋼鐵行業朝著產業政策的方向調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