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紡織業投資逆勢復蘇 低級過剩難防

時間:2009-09-01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紡織業產能并非絕對過剩,急功近利的投資思路,過度重視規模和量的擴張,導致低水平重復建設

內銷熱逼死外貿“老店”      2009年8月的最后一個周末,上海浦東乳山路一家外貿服飾店的老板張先生取下了店門口“最后清倉、還剩1天”的倒計時紙招牌,關閉了這家已經有近5年歷史的外貿服飾店。第二天,接手的新店主把店中存貨全部擺出,掛上了“改行清倉,全場10(元)”的新招牌。      “生意難做啊。”張先生關店前告訴記者,這家店面平時的生意已經是“隨便混混”。      過去幾年,張先生一直薄利多銷,靠著諸多回頭客的捧場,在周邊店面不斷更迭中穩如泰山。但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張先生就不時向記者抱怨,周圍的外貿店越來越多,貨源層出不窮,新顧客越來越少,而對老顧客又得更加優惠。“競爭這么激烈,你要是比別家多貴一點,老顧客就再也不來了。”      本以為周邊新冒出來的外貿店們,也許只是去年底替廠家處理“棄單”的一時風景。但等張先生熬過了“10元圍巾店”的沖擊后,卻發現,周邊的大多數外貿服飾店并沒有隨著“棄單”消化完畢而消失,不但一直開了下來,貨源也越來越有與自己趨同的傾向。這股“外貿轉內銷”的風氣,讓張先生不得不“走一步看一步”。      如今,張先生終于決定關閉自己這家“老店面”,轉戰浦東輕紡市場。對來勢洶洶的“內銷”心有余悸的張先生還在猶豫新店的主營項目:“可能會做一點外貿服飾吧,但肯定不能全做這個了。”      落后產能是元兇      紡織業產能并非絕對過剩,急功近利的投資思路,過度重視規模和量的擴張,導致低水平重復建設      去年開始的外貿轉內銷熱潮表面上看是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實際上這股熱潮來源于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的紡企庫存劇烈調整。而該輪調整一定程度上是產能過剩問題的反映。      “產能過剩是導致紡織行業現狀的最根本原因。”杭州一家外貿服飾出口公司的老板葉先生告訴記者,“中國紡織品的產能實在是大得嚇人,而且物美價低。”      早在2006年,中國紡織業“產能過剩”就被諸多學者頻頻提及。2007年,處在中國紡織業中心地帶的紹興公布了一項調查數字,紡織產能過剩25%,印染產能過剩30%,服裝產能過剩35%,這一結果迅速引起了業界關注。根據中國第一紡織網估算,今年國內紡織行業過剩產能至少超過總產能的20%。而隨著前幾年行業高峰期時大量在建產能的陸續釋放,過剩產能的比重可能更高。      同時,由于需求并未全面啟動,產能過剩必將限制工業品價格,最終影響企業利潤增長。葉先生就表示,供需的不平衡導致惡意低價競爭,使整個行業的利潤率處在極低水平,出現了一系列問題。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必須洗牌,使供需回歸平衡。      然而,就紡織行業整體而言,產能并非絕對過剩,而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投資思路,過度重視規模和量的擴張,導致低水平重復建設。中國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就指出,在需求萎縮的大環境下,我國紡織業產能過剩問題已經尤為突出。而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只有淘汰落后產能。在2009年至2011年這一紡織業調整期內,至少30%的過剩或落后產能需要被淘汰。      洗牌陣痛不可回避      上半年,紡織固定投資呈“V”型復蘇。該輪復蘇并非行業盈利恢復引導投資回流,不但可持續性值得懷疑,所隱藏的產能過剩這一不和諧因素也不得不防      2009年初出臺的《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將淘汰落后產能作為紡織業振興的重要任務。到2011年,要重點淘汰75億米高耗能、高耗水、技術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萬噸化纖落后產能;加速淘汰棉紡、毛紡落后生產能力。      葉先生認為,不首先進行行業洗牌,產業升級只能是空談。“產業升級一需要資金,二是必須對這個行業的未來看好,才有動力去升級,現在的情況是紡織企業利潤處在虧損狀態,整個行業死氣沉沉。一沒資金,二沒動力,談何升級。所以,必須先洗牌后,使供需達到平衡,一部分優秀企業走出困境才有機會升級。”      淘汰落后產能是為了產業升級,但今年上半年,紡織固定資產投資“V”型復蘇的表現卻令人再生隱憂。今年上半年,中國紡織業并未出現企穩回升的轉折性變化,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從-9.78%逆轉至5.70%。在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 車 ”中,投資一枝獨秀。      但汪前進認為,紡織固定資產投資上半年的“復蘇”,并非行業盈利恢復引導投資回流,不但可持續性值得懷疑,其所隱藏的不和諧因素也不得不防――固定資產投資如果還集中于低水平同質性產能的擴張,將帶來又一輪的產能過剩。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