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儀器問題不解決 就無法實現地學現代化

時間:2006-10-1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儀器是工業的基礎,儀器問題不解決,就無法實現現代化。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儀器是工業的基礎,儀器問題不解決,就無法實現現代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劉光鼎一句話點出地球科學儀器的重要性。 地球科學儀器包括重力儀器、磁力儀器、電法儀器、地震儀器和放射性儀器五大類。作為民用,地球科學儀器廣泛應用在尋找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煤礦以及環境監測、災害預測等領域,另外,地球科學儀器在軍事領域還有廣泛的應用。 “等米下鍋”的礦業 70多美元一桶的石油價格,令人望而卻步。 2006年初,國際市場鐵礦價格又上漲了19%。中國的煉鋼廠,對于鐵礦品位要求高,要“吃”好礦。目前我國3.1億噸的鋼產量,需要進口鐵礦石3億噸,劉光鼎院士認為“這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 最近幾年,我國在尋找、開采黃金方面有很大的進展。但不幸的是,生產的黃金拿到國際市場換成美金后,就直接用來購買工業生產所缺少的銅礦、鉛鋅礦。劉光鼎院士指出,“中國的礦業,處于等米下鍋非常緊張的狀態。” “地大物博”,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事實也的確如此。目前,我國已發現礦產171種,礦產地點近20萬處。然而,“礦點四處都有,就是沒有礦山開采,這是我在大別山看到的情況。為什么?就是因為沒有做地球物理工作,我們的地球科學目前處在一個極其落后的狀態——還靠兩條腿,靠錘子羅盤,”劉光鼎院士質問道:“為什么不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利用現代化的儀器設備呢?” 設計,要從國情出發 劉光鼎院士認為,“我國目前使用的地震儀器都是根據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情況來設計的,應該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來設計我們的儀器。” 作地震觀測時,檢波器能夠接收到地震反射回來的波動,通過光點或磁帶記錄下來,這一原理在尋找礦藏、石油等方面很有價值。“中國的地形很復雜,尤其是西北地區。”劉光鼎院士邊說邊畫,在紙上迅速勾勒出界面和安置在周圍的數個檢波器,他介紹說:“我們在做地震觀測時,從界面激發制造一個震動,在周圍安置上檢波器,檢波器接收到從界面反射回來的波動,通過光點記錄下來。現在采用磁帶記錄,共1024道;做到數字地震儀的時候,道數還要無限延展。”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使用的檢波器有一定的分量,“我們在觀測的時候,20至30個檢波器形成一個組合,每個檢波器一斤重,一共1024道,總重量大概有20噸!”據了解,在勝利油田,一個地質隊需要15輛車來裝載儀器。 劉光鼎院士告訴記者:“很多地震觀測儀器都是根據美國的情況來設計的,美國的地形簡單多了,中國的地質和地貌都很復雜,所以我們要走出適合中國情況的路來。” “搞好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關系” 據劉光鼎院士介紹,中國將96道的地質儀器生產線買回來后,生產出來的儀器并不穩定。 “這是因為儀器中最基本的元器件不過關,是基礎研究的問題。”劉光鼎院士說:“我們做基礎研究,要看到應用,做應用研究要從基礎出發。 搞基礎研究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應用?學以致用嘛!” 對于相當精密的重力儀器,劉光鼎院士解釋說,重力以伽利略命名,叫做加(gal),微加就是gal乘以10-6。在微加這個量級的重力儀器目前美國已經生產出來了,但一臺重力儀器標價20萬美元。 劉光鼎院士告訴記者,“我國對重力儀器的基礎研究還要加強,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關系搞好了,很多問題就好解決了。” 劉光鼎院士指出:“地球科學儀器的自主創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使基礎研究和應用能夠良好對接;同時,要加強地球科學儀器領域生力軍的培養,人才是地球科學儀器發展的永動機。”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