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家電網公司達標投產專家組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達標投產考核辦法》,對東北-華北聯網高嶺背靠背換流站工程進行了達標投產復檢。
5月底,國家電網公司達標投產專家組依據《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達標投產考核辦法》,對東北-華北聯網高嶺背靠背換流站工程進行了達標投產復檢。通過對工程安全、質量、檔案資料及現場實物的檢查,專家組專家一致同意,推薦其為達標投產工程。
高嶺工程通過達標投產工程驗收標志著我國直流工程建設、運行和裝備制造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同時標志著許繼集團公司完全國產化的直流輸電控制保護系統和換流閥的生產制造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巨大成功的背后,有著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嚴格對待 當作第三個特高壓
“要把高嶺背靠背換流站工程當作第三個特高壓來嚴格對待!”項目總指揮李富生作出重要指示。這條指示的背景是:2006年8月14日,許繼收到了國網公司的《合同簽約通知書》——在東北-華北聯網高嶺背靠背換流站工程的競爭性談判中,許繼集團中標該工程全套直流控制保護設備和一個單元的換流閥設備。
高嶺工程是繼靈寶工程之后,許繼又一次為背靠背直流輸電工程提供全套直流控制保護系統,也是由許繼研制成套控制保護設備的第5個國產化直流輸電工程,它的實施將大大加快直流輸電裝備國產化進程的步伐;在貴廣二回超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中,許繼第一次實現了換流閥與控制保護兩種直流輸電核心設備的集成供貨,高嶺工程中許繼再次實現對換流閥與控制保護設備進行集成,將進一步鞏固已經取得的國產化成果,對提升國內電力裝備業的核心競爭力意義重大。許繼在高嶺工程中中標,表明許繼集團在直流輸電技術和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更表明國家電網公司對我國直流輸電國產化事業的支持,特別是對許繼的充分信任。
根據合同要求,從2006年8月18日合同簽訂,至2007年6月30日設備出廠,許繼直流控制保護設備的廠內制造時間僅有10個月。
雖然工期緊,任務重,要求高,工程意義重大,但許繼人從來不負重望!
掛云帆!濟滄海!許繼集團緊鑼密鼓展開行動:2006年 8月22日,許繼電氣公司召開了“500kV東北-華北聯網高嶺背靠背換流站工程控制保護部分”啟動大會,宣布高嶺工程項目控制保護設備供貨任務正式啟動;8月28日,集團公司召開高嶺背靠背直流工程啟動大會。集團制定出高嶺工程策劃實施方案,并成立了工程領導小組和項目指揮部,制定出控制保護系統和換流閥設備的設計生產里程碑計劃,為高嶺工程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基礎。
攻堅克難 徹底實現了國產化
2006年12月23日,國家重點工程、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的直流聯網工程項目——東北-華北聯網高嶺直流背靠背工程在遼寧省葫蘆島市正式開工。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鄭寶森在大會上特別提到了許繼集團對高嶺工程所傾注的熱情,尤其對王紀年總裁親自帶隊參加此次開工儀式表示了高度贊賞和充分肯定。
許繼人為高嶺工程付出了更多的心血。2007年8月28日上午,許繼電氣直流輸電系統部傳出捷報——高嶺工程控制保護項目正式通過國家電網公司和電力科學院的驗收!至此,在工程試驗過程中緊張忙碌了2個多月的許繼精英們終于可以暫時松口氣。試驗項目涉及20多個大項,300多個小項,時間緊、任務重,每個晚上都能看到西電子大樓燈火通明;因為要求高責任重,每個周末都能看到調試人員忙碌的身影。在高嶺工程的試驗臺上,HMI工程部的黃浩然中午用過簡單的工作餐后,在桌子上趴一會兒就繼續工作;曹森,郝俊芳,張子彪,周鵬、王偉等同志只吃份簡單的工作餐,就馬上投入繁忙的試驗中……
許繼人辛勤的耕耘,頑強的拼搏,終于成就了一片光明:2008年1月3日,國網直流工程建設公司實時數字仿真(RTDS)實驗室組織召開東北-華北聯網高嶺背靠背直流工程二次系統聯合測試審查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次測試內容全面,測試項目精細,經本次測試,二次系統設備各項功能滿足功能規范書要求,具備運抵現場安裝條件——為了北京試驗圓滿成功,直流輸電部的技術人員繼續發揚廠內試驗的拼搏精神,堅持“五加二”、“白加黑”的持續戰斗!這時的他們,有的新婚不久,有的剛剛做了父親,無論多么思念新婚的妻子或嗷嗷待哺的孩子,也只可能一個多月回許昌一次。就是國網公司負責試驗的馬玉龍博士,也經常是趕著最后一趟地鐵回家……
正是大家持之以恒的攻堅克難,使許繼電氣直流輸電系統部創造了歷史:高嶺工程控制保護設備,從硬件制造、軟件設計、工廠試驗到現場試驗,都是靠許繼自主開發、自主設計,完全不需要外國人的支持。并且,在集團領導的帶領下,技術人員解決了電網次同步振蕩可能對綏中電廠機組運行產生危害,多個背靠背單元的協調控制,兩種技術換流閥的接口和控制,首次采用的單側12脈動換流器中點接地的背靠背接線方式的控制策略等技術難題,這在中國直流輸電工程史上尚屬首例,在世界上也無可借鑒的先例。這一切標志著高嶺工程高壓直流輸電控制保護的技術正式步入完全國產化進程!
艱苦奮斗 創造完美行業記錄
2008年1月15日,37面高嶺工程控制保護屏順利從國家電網直流工程實時數字仿真(RTDS)實驗室發往高嶺換流站。
“牢牢把握高嶺工程機遇,將許繼直流輸電打造成一流的國際品牌!”為了高嶺工程的順利投運,在工程設計、設備試驗、現場安裝調試及投運期間,李富生總裁多次參加工程協調會,殷切勉勵大家。
高嶺現場條件艱苦的令人難以想象:為了工作方便,許繼調試人員租住在附近農民家里,華北地區天寒地凍,一到晚上,他們就冷得直打哆嗦;在農民家里,往往連吃飯問題都無法解決,大家就每半個月去高嶺鎮上,一次性采購足夠吃的方便面。但是最艱苦的,還是在后期的系統調試階段,由于大家通宵在做試驗,往往剛吃完煮熟的方便面,天就亮了,于是直接奔往工地。
雖說條件異常艱苦,但我們的現場調試人員始終沒有落下一天班。在這期間,公司領導強調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無論工期有多么緊、條件有多么艱苦,都一定要保證質量。”在安裝換流閥的早期,為了搶工期,許繼柔性輸電公司的賈艷玲工程師連續48小時沒合眼,安裝公司和業主的人員感動得直掉眼淚。而賈工正是眾多現場調試人員兢兢業業工作的一個縮影。
2008年11月25日對許繼人來說,是個特殊的、值得紀念的日子:高嶺工程竣工投產了!在經過為期168小時的試運行后,實踐證明,許繼研制的高壓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和換流閥設備,各項技術指標完全符合高嶺背靠背換流站工程正式投運的要求!
更可貴的是,基于產品的可靠性,用戶在許繼的控制保護系統試運行不足一個月時,就讓公司質保工程師返回許繼了。這套由許繼自主研制的控制系統保護系統,創造了令人振奮的奇跡:在以往不管是老外負責還是國內廠家與老外合作的所有直流工程里面,均有一些因設備問題而出現故障的現象。而高嶺工程竣工投運至今,沒有一次因為許繼設備的問題出現故障,更沒有出現一次跳閘!
結束語
許繼以一流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國家電網公司領導和工程建設、安裝、監理等單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國家電網公司建設運行部、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國網直流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國網運行有限公司、北京網聯直流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一致認為:和我國第一個直流背靠背工程靈寶工程相比,許繼研制的直流輸電控制保護系統實現了質的飛躍,許繼成為國內直流工程一次和二次設備最完備的供應商。國家電網公司也希望和許繼繼續密切合作,加快消化吸收國外直流輸電核心技術,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在做大、做強國內一流直流輸電企業的同時,為國家電力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高嶺背靠背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入運行,不但是許繼第一套完全自主化的50萬伏超高壓控制保護系統,是許繼超高壓直流控制保護進入國網公司的標志,更為100萬伏交流特高壓的建設提供了保證!也正是基于許繼直流控制保護系統和換流閥設備的良好性能和可靠運行,堅定了國網公司領導加快高嶺二期和三期擴建工程上馬的信心和決心!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工信部:石油棉花價格支撐 5月化纖產量同比增長20%?
5月份我國化纖產量240萬噸,當月同比增長20.5%。其中人造纖維產量13萬噸,同比增長28.9%,環比下降10%;合成纖維產量216萬噸,同比增長17.4%,環比增長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