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印刷機行業:2008年首次出現全行業虧損

時間:2009-04-16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2008 年印機行業首次出現全行業虧損,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下降63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機械分會3月底出爐的《關于2008年印機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統計分析》顯示的結果。

2008 年印機行業首次出現全行業虧損,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下降63個百分點,這是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機械分會3月底出爐的《關于2008年印機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的統計分析》顯示的結果。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印機產品的市場需求急劇萎縮,印機行業出現了經濟運行的大滑坡。在接受統計的60 家主要印機企業中,2008年虧損企業有14家,比2007年增加6家。另據浙江省溫州地區初步統計,2007年當地有350家印機企業,當前只剩下 300家。然而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國家政策給印機企業送來了春天的暖意。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機械分會名譽理事長張致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高檔印刷機械已被列入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相關印機生產企業將會享受貼息貸款的優惠,目前這些政策正在落實當中。   統計分析:2008年運營艱難 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滑 2008年印機行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均呈現10個百分點以上的下滑。大中型骨干印機企業指標的下滑,直接影響了全行業的水平。2008年虧損企業有14家,同比增加6家。這14家企業共虧損45419萬元,較上年增虧42190萬元,致使全行業首次虧損8488萬元。北人集團、上海光華、上海亞華3家企業,都從2007年的贏利大戶變成2008年的虧損大戶,3家共虧損36798萬元,占虧損總額的81%。 在接受統計的60家企業中,工業總產值有39家企業較2007年下滑,占統計總數的65%;產品銷售收入有38家企業較2007年下滑,占統計總數的63.3%;利潤總額有46家企業較2007年下滑,占統計總數的76.7%。 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有的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如威海濱田同比增長77.4%、上海新星同比增長16.2%、常州永盾同比增長7%、濰坊東航同比增長5.9%。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下降六成 2008年我國印機行業的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同比下降63.2個百分點,下降幅度如此之大,也是歷史上首次出現。 據記者了解,此項指標歷來都以兩位數的百分點超國家標準值,而2008年僅超標準值1.9個百分點。此外,其他7項相對指數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總資產貢獻率只達2.6%,與國家標準值相差甚遠,反映了企業全部資產獲利能力低下;資產保值增值率與國家標準值也有很大距離,反映出企業的發展能力在降低;流動資金周轉率的減緩、全員勞動生產率的大幅下降等,都顯示出行業經濟運行的總體質量在下降。 不過,也有一些企業的2008年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完成較好。中山松德、天津長榮、上海高斯、大族冠華等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指數都達到300%以上。特別是中山松德、天津長榮、大族冠華的7項相對指標完成得非常好,其中的6項相對指標都呈現較高態勢,顯示出經濟運行質量的高水平。   困境中不乏發展亮點 我國的印機企業在艱難中走過2008年。但綜觀全過程,仍然閃爍著許多亮點。 首先是新產品產值率為53.1%。2008年印機新產品產值完成達317676萬元,雖然較上年同期降低了13.4%,不過新產品產值率為 53.1%,新產品產值仍占一半以上。在全行業60家骨干企業中,有43家企業擁有新產品,占統計總數的71.7%。新產品產值率較好的企業有:威海印機達97.2%、浙江華岳達93.2%、濰坊華光達92.3%、大族冠華達89.6%、上海高斯達85.2%、江西中景達80%。 其次,出口交貨值是2008年所有經濟指標中唯一呈現增速的指標。2008年出口交貨值完成101306萬元,較上年增長了2.1%。其中,自營出口創匯額完成13533萬元,同比增長了5.9%。出口交貨值的增速雖然大幅回落,但卻是2008年所有經濟指標中唯一呈現增速的指標,反映了出口企業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在38家出口企業中,出口業績最好的企業仍是上海高斯,其出口交貨值同比基本持平,自營出口創匯額同比提高9.3%,兩項指標分別占全行業的27.2%和29.3%。 再次,在市場急劇變化之下,銷售收入增長5%以上的有10家企業,分別為上海德拉根、汕頭歐格、浙江飛云、山東菏澤、天津長榮、長春印機、宜昌東方、常州永盾、濰坊東航和大族冠華。   政策契機:高檔印機被列入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 2月4日,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工業和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會議要求,充分利用增值稅轉型改革政策,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加強企業管理和職工培訓,改進生產組織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結合,鼓勵科研院所走進企業,支持企業培養壯大研發隊伍。 有媒體報道,此規劃將于4月發布。就印機行業是否被列入其中,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機械分會名譽理事長張致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高檔印刷機械已被列入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相關印機生產企業將會享受貼息貸款的優惠,這些政策目前正在落實當中。 據介紹,今年1月,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組織召開了印刷機械企業自主化產品匯報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部門負責人在會上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發布一個關于開展創新發展方向的產品目錄,希望能夠引起企業對于創新發展的關注。會后經過匯總,該協會共收到22家企業46個自主化產品項目。該協會經了解整理后上報給了工業和信息化部。   未來應對:從市場變化中尋求商機 當前,如何度過印機行業的“寒冬”已成為印機企業最為關心和熱議的話題。張致遠認為,對于企業來說,改變經營的大環境、扭轉金融危機,是無能為力的。問題在于身處險象叢生的大環境中,企業自身能做些什么,是否還能有所作為。他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實體經濟之際,印刷機械企業要敏銳地研究、探討市場的變化,從變化的市場中尋求新的商機。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印刷機械分會發布的一份材料顯示,在3月底召開的中國印機市場研討會上,一些印機企業的負責人針對當前的經濟形勢,分別談了自己對于促進印機市場發展的觀點。 上海電氣印包集團銷售中心常務副總經理錢佳珉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給實體經濟帶來的沖擊不可低估,業界應對之策首先是要增強信心,因為信心比黃金更寶貴。山東濰坊華光精工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同江表示,印機企業要抓住增值稅轉型的機遇,注重中西部市場的開發。遼寧大族冠華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智提出,開拓市場要解決深層次的問題,要與客戶結為戰略利益共同體,在危機環境下幫助中小印刷企業解決融資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營銷手段。四川德陽利通印刷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乙蓉談到,目前國際市場整體萎縮,很多印刷企業買不起切紙機,利通切紙機的銷售反而走暖,中國印機產品價格低廉的優勢在危機中更能發揮出作用。河南新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寶松以本企業開發大幅面紙板膠印機為例,講述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實現差異化服務的市場競爭取勝之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