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十大產業的調整與振興規劃火線出爐,為產業的振興吹響了嘹亮的號角。
陽春將至,乍暖還寒。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國家迅速出臺了擴大內需的政策,做出了堅決抵御危機的強力姿態,但如何對經濟危機進行有方向、有步驟、有組織的應對,仍然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在這種時刻,十大產業的調整與振興規劃火線出爐,為產業的振興吹響了嘹亮的號角。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一系列規劃從短期來看,將有利于解決這些產業目前遇到的實際問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增加企業收入;而從長遠來看,其對中國產業升級改造、結構調整等宏大進程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有人認為,其中很多明確的措施,即便沒有經濟危機,也將是中國產業今后必將采取的解決之道,產業振興規劃恰恰能夠憑借這樣的特殊時機,得到更加切實有力的貫徹實施。而隨著各行業規劃細則的相繼推出,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
而自動化作為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的“利器”,自然也將在這樣的大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期封面故事對此次十大產業振興與調整做了縱向梳理與橫向剖析,對其為自動化產業帶來的影響與機遇也進行了展望與點評。希望您能與我們共同探察自動化在這場變革中的機遇與挑戰。
汽車產業
【利好】
從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5%征收車輛購置稅。
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進行兼并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規模。
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
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中央財政安排補貼資金,支持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廣。
【任務】
培育汽車消費市場。
推進汽車產業重組。
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實施技術改造專項。
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
實施自主品牌戰略,實施汽車產品出口戰略。
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
【舉措】
減征乘用車購置稅。
開展“汽車下鄉”。
清理取消限購汽車的不合理規定。
促進和規范汽車消費信貸。
完善汽車企業重組政策。
加大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投資力度。
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
落實和完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鋼鐵產業
【要求】
落實擴大內需措施,拉動國內鋼材消費。實施適度靈活的出口稅收政策,穩定國際市場份額。
嚴格控制鋼鐵總量,淘汰落后產能,不得再上單純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
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鋼鐵集團。
【任務】
保持國內市場穩定,改善出口環境。
嚴格控制鋼鐵總量,加快淘汰落后。
促進企業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動技術進步。
優化鋼鐵產業布局,統籌協調發展。
調整鋼材品種結構,提高產品質量。
保持進口鐵礦石資源穩定,整頓市場秩序;開發國內外兩種資源,保障產業安全。
【舉措】
調整部分產品的進出口稅率。
加大技術進步及技術改造投入。
完善落后產能退出機制。
完善企業重組政策。
適時修訂鋼鐵產業政策。
實現鋼鐵與相關產業協調發展。
繼續實施有保有壓的融資政策。
紡織工業
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積極擴大國內消費,開發新產品,開拓農村市場,促進產業用紡織品的應用。
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提高紡織裝備自主化水平,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制定和完善準入條件,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
優化區域布局:東部沿海地區要重點發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低的紡織產品。
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
船舶工業
【任務】
穩定船舶企業生產;擴大船舶市場需求;發展海洋工程裝備;積極發展修船業務;支持企業兼并重組;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舉措】
鼓勵金融機構加大船舶出口買方信貸資金投放。
將現行內銷遠洋船財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長到2012年。
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支持高技術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重點配套設備研發。
裝備制造業
【任務】
結合鋼鐵、汽車、紡織等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動化。
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產業增長方式。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加快完善產品標準體系,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
【舉措】
充分利用增值稅轉型政策,推動企業技術進步。
在新增中央投資中安排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
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
增加出口信貸額度,支持裝備產品出口。
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加強企業管理和職工培訓,改進生產組織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輕工業
【任務】
積極擴大城鄉消費,增加國內有效供給。改善外貿服務,保持出口市場份額。
加快技術進步。重點推進裝備自主化和關鍵技術產業化,加快造紙、家電、塑料等行業的技術改造。建立產業退出機制,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
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支持優勢品牌企業跨地區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加強企業管理,全面提高輕工產品質量。
【舉措】
規劃將臨時降低酒及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高檔手表等商品的消費稅,提高進口高檔消費品關稅。
將繼續提高家電、家具、皮革、五金等輕工6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使之恢復到2007年7月1日前的水平。
有色金屬產業
【任務】
穩定和擴大國內市場,改善出口環境。調整產品結構,滿足電力、交通、建筑、機械、輕工等行業需求。支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出口。
嚴格控制總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加大技術改造和研發力度,推動技術進步。開發前沿共性技術,提高裝備工藝水平和關鍵材料加工能力。
促進企業重組,優化產業布局,加強企業管理和安全監管,提高產業競爭力。
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加快建設覆蓋全社會的有色金屬再生利用體系,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舉措】
國家安排貸款貼息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抓緊建立國家收儲機制,調整產品出口退稅率結構。
電子信息產業
【任務】
完善產業體系,確保骨干產業穩定增長,著重增強計算機產業競爭力。
立足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著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瓶頸,提高軟件產業自主發展能力。
【舉措】
落實內需帶動,拓展電子信息產品應用和產業發展空間。
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實施六大工程,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向電子信息產業。
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實施相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完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促進發展服務外包,支持企業“走出去”,建立研發、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
調整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錄和標準。繼續保持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退稅力度,進一步發揮出口信貸和信用保險的支持作用。擴大中小企業集合發債試點。
石化產業
【任務】
保持產業平穩運行:拉動石化產品消費,完善能源產品價格形成機制。
提高農資保障能力:調整化肥農藥生產結構,完善化肥淡儲制度。
統籌重大項目布局:抓緊組織實施在建煉油、乙烯重大項目。
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產能:停批單純擴大產能的焦炭、電石等煤化工項目。
加大政策扶持:抓緊落實成品油儲備,完善稅收政策。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管理。
物流業
積極擴大物流市場需求,促進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培育一批服務水平高、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推動能源、礦產、汽車、農產品、醫藥等重點領域物流發展;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振興物流業的九大重點工程:包括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物流園區、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農村物流等。
評點規劃:政策支持與行業導向相結合
截至發稿時,十大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均已獲得原則性通過,而針對各產業的細則也將相繼推出。從這些原則性規劃或細則的各項內容中進行橫向剖析,我們不難發現,此次產業振興規劃既從現狀出發,提出了切實的指導性意見;同時又從保護產業的角度,為企業打造了頗具保障性的政策托盤。
畢竟是處于經濟寒冬的大環境,政策在保障性方面的力度不同以往。總體上看,其中五大方面的措施是最為切中要害的。
積極拉動需求
在經濟過冬的大環境下,如何擴大各行業市場需求這一問題確實最引人關注,而各項規劃針對各行業提出的政策措施部分,也無不將與此相關的內容置于首位。值得一提的是,對擴大需求的關注角度和解決方案都更為務實和合理,如對國內外需求比例的統籌調整,在多個行業的規劃細則或方案大綱中都被明確提出,這對調整需求結構、拓展新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減輕稅費負擔
一直以來,稅費杠桿在產業調整中的作用都是非常顯著的,這一類的措施也往往被人們視為反映政府決心的衡量標志。而伴隨此次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的稅費調整,范圍和力度均值得期待。這其中既包含充分利用增值稅轉型等惠及設備采購者的內容,也包含降低部分商品購置稅、提高出口退稅比例等有利于拉動消費需求的內容,可謂是雙管齊下。
加大信貸支持
對企業來說,經濟危機導致的信貸壓力激增對資金鏈條存在著不小的沖擊,這也使各產業對來自政策層面的支持充滿渴求。在國際經濟環境普遍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為了鼓勵部分產業的出口,此次規劃尤其在出口信貸上著墨不少,船舶業、裝備制造業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等在這方面都有相當程度的受益。
鼓勵兼并重組
兼并重組可以說是跨行業的需求,在此次入選的絕大部分產業的調整與振興規劃大綱里,都提到了要通過兼并重組優化產業布局。這也顯示出,各大產業在這方面都存在著操作空間。無論是要從根本上實現全行業的優化和高效,還是要打造出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品牌企業,兼并重組都是一條必由之路。
設立專項資金
作為力挽狂瀾的重大砝碼,中央財政投入及追加的巨額投資的確可觀,而其能否用在“刀刃”上,也成為了頗受關注的問題。事實上,除投資各類項目外,覆蓋各行業的一系列專項資金也成為了國家投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這些專項資金對產業都帶有明確的引導性和鼓勵性,如針對技術改造創新等,這將是產業升級的一個有力助推。
同時,在保護企業的前提下,規劃也提出了多項任務與要求,以確保產業屆時能夠從保增長的短期目標過渡到穩定發展振興的長期規劃。以下幾方面的指導性意見,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
節能環保
此次各行業振興規劃,對節能環保的要求都比較重視。這其中既包括對新能源汽車等最終產品的大力推動,也包括對一些重型工業提高在生產過程中的能效標準的督導。既要在關鍵時刻強有力地振興產業,又要確保產業長期可持續發展。這對一些近來著眼于節能環保產品的自動化廠商來講,是一個重大的市場利好。
鼓勵技術升級與自主創新
對產業的技術升級而言,相當大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實現生產過程與設備的信息化、自動化。盡管近些年來,這方面的進展一直很快,相應的市場也持續火爆,但產業多層次并行發展的現狀仍為自動化設備留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在自主創新上,各企業不僅要在設備的使用上提高技術含量,更需要大力引進先進的系統開發平臺,提高自身技術再開發能力,培養核心技術實力。
加強企業管理
在幾大產業的規劃中,都提到了對于提高企業管理能力的要求。在這方面,長期依靠的是企業管理者與相關的體制引導,一些先進技術作為企業精細化管理的“利器”,在各產業中的利用還存在很大可開發的空間。其實,之前對ERP、MES等系統的引入和逐漸普及,已經為這一趨勢拉開了大幕。針對企業整體提供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將在這一領域發現更廣闊的用武之地。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
美聯儲公布調查稱美國經濟出現企穩回暖跡象?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十五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稱,去年始陷入衰退的美國經濟已出現企穩回暖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