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駛入快車道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51.9%,這一比例接近全球40%的水平。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報告指出,當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實現了50%的增長,創下30年來新高,而中國太陽能光伏市場對全球增長貢獻顯著。
光伏產業持續壯大,制造端各主材料產量創新高
作為中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光伏發電行業同樣表現出色。新增并網規模倍速增長,各省裝機規模差異顯著,光伏利用率高達96.0%。2023年,光伏各主材產量再創新高,彰顯出中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的強大動能。
多元用工模式助力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然而,在可再生能源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高端專業人才短缺及招聘困難的挑戰。培訓系統與行業需求不匹配,導致學徒難以獲得足夠經驗,人才保留也成為一大難題。為此,行業開始采用靈活多元的用工模式,以更好地匹配崗位需求,降本增效。
光伏行業市場容量持續增長,中國占據重要地位
從市場容量來看,中國光伏新增并網容量呈現顯著增長態勢。自2018年至2023年,中國光伏發電累計并網容量持續攀升,2023年已達到608.92GW的驚人規模,新增并網容量更是高達216.30GW,同比增長率高達147.45%。步入2024年,光伏裝機熱潮依舊不減,上半年裝機量已達102.48GW,同比增長30.7%。
中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作為全球能源消耗大國,中國的發電量始終位居世界前列。2023年,中國發電量達到9456.4TWh,同比增長6.9%,占全球發電總量的31.6%。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連續14年穩居世界風電裝機第一,連續9年位居太陽能發電裝機榜首。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將繼續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光伏制造端面臨產能過剩與供需失衡挑戰
盡管中國光伏主材產量持續高歌猛進,但隨著裝機規模及制造鏈產能的迅猛擴張,產能過剩、供需失衡的問題逐漸浮出水面。光伏主產業鏈價格及利潤率持續走低,產業各環節單瓦凈利已陷入虧損境地。為應對這一挑戰,行業需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
戶用光伏步入結構性調整深水區
作為分布式光伏領域的關鍵一環,戶用光伏正步入結構性調整的深水區。近年來,戶用光伏產業迅猛增長,為用戶開辟了新的經濟收益渠道。然而,隨著企業利潤空間的壓縮以及項目不確定性的加劇,戶用光伏產業的增長步伐開始放緩。未來,行業需加強政策引導和市場監管,推動戶用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多元化用工模式助力企業應對人才挑戰
面對可再生能源行業的人才短缺問題,多元化用工模式成為企業應對挑戰的有效手段。通過結合標準用工與靈活用工方式,企業可以根據項目需求和用工模式的變化,靈活地按需雇傭人才。這既有助于降低綜合用工成本、適應高峰用工需求,又能減輕管理負擔及用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