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導體行業封測、IC設計、設備等多領域傳來進展,包括江蘇華天集成電路晶圓級封測基地項目、中車時代項目、騰訊粵港澳大灣區算力中心、合肥貝斯蘭濕法設備總部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科新微電子芯片設計總部項目、晶洲裝備二期濕制程智能裝備生產項目等多個半導體項目傳來最新消息。
宜興中車項目舉行首臺光刻機搬入儀式
據CEFOC中電四公司消息,5月10日,宜興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首臺(套)設備搬入儀式在宜興市經開區項目工地成功舉行。
公開資料顯示,中低壓功率器件產業化(宜興)建設項目于2023年3月全面啟動,首臺(套)設備搬入儀式,標志著宜興項目又一里程碑節點的順利達成。
據悉,該項目達產后可滿足新增36萬片中低壓組件基材的生產能力,滿足每年300萬臺新能源汽車或300GW新能源發電裝機需求,有效解決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器件自主化問題。后續,宜興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會進入更加緊張的設備調試和生產準備階段,將全力推進項目按時間節點達成產能目標。
總投資35億元,湖北十堰一半導體新材料制造基地項目開工
據十堰日報消息,4月28日,十堰市舉行2024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其中,湖北國大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半導體新材料制造基地項目開工。
據悉,該項目位于十堰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占地200畝,湖北國大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主要建設石英坩堝用高純石英提純加工、芯片封裝用球形硅微粉制備等半導體新材料相關產品制造生產線,以及半導體新材料研究院、礦物材料檢測中心、科研人員生活區等附屬設施。
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15億元,占地100畝,建設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年產2萬噸高純石英提純生產線。二期投資20億元,占地100畝,建設年產5萬噸高純石英提純生產線和年產5萬噸芯片用高純球形硅微粉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可實現產值60億元、稅收6億元,帶動就業700余人。
拓荊科技半導體先進工藝裝備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結構封頂
據上海臨港消息,近日,拓荊科技半導體先進工藝裝備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結構全面完工,正式封頂。該項目建筑面積約10萬㎡,用于開發先進的ALD薄膜工藝技術及高產能設備平臺,并實現以臨港為中心客戶群所需半導體設備的產業化。
據悉,拓荊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12月,是拓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臨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拓荊科技主要從事高端集成電路薄膜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聚焦半導體薄膜沉積設備,是國內專用量產型PECVD、ALD、SACVD、HDPCVD設備領軍企業。
江蘇華天集成電路晶圓級封測基地項目廠房全面封頂
據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5月9日消息,江蘇華天集成電路晶圓級封測基地項目廠房全面封頂。該項目3#廠房全面封頂,1#廠房已建成,正在進行設備調試。該項目為省重大項目,將布局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集成電路晶圓級Gold Bump封測生產線、高像素圖像傳感器封裝測試生產線、集成電路晶圓級封測生產線。
浦口發布5月6日消息顯示,華天江蘇晶圓級先進封測基地項目總投資99.5億元,用地約466畝,分三個階段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已開工。該項目建成后將具備月產Bumping、WLCSP、FO、TSV、SiP等集成電路晶圓級封裝70萬片的能力。
據悉,一期項目于2022年11月動工建設,2023年6月完成主體廠房封頂、10月設備陸續進線、12月完成生產工藝拉通;2023年10月18日,華天科技(江蘇)有限公司首批設備進廠暨3號廠房動工儀式舉行。
總投資50億元,騰訊粵港澳大灣區算力中心落戶韶關
據“韶關發布”公眾號消息,5月8日,騰訊粵港澳大灣區算力中心項目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在市區舉行。騰訊數據中心負責人鐘遠河表示,該項目是騰訊公司在全國范圍內布局最重要的核心數據載體,將承載騰訊公司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云計算、物聯網等服務。
據悉,騰訊粵港澳大灣區算力中心項目總投資50億元,建設約3萬個標準機柜,項目選址位于湞江產業園,一期項目用地面積約230畝。項目將建設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數據中心園區。一期項目建成后,園區將具備20萬臺服務器的運營能力。
未來,這座數據中心將連接騰訊云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所有核心節點和邊緣節點,形成全面覆蓋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全國乃至東南亞的數據中心互聯平臺。
總投資15億元,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園兩項目簽約
據青島自貿片區官微消息,近日,合肥貝斯蘭濕法設備總部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和科新微電子芯片設計總部項目正式簽約。
據悉,合肥貝斯蘭濕法設備總部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6億元,主要生產濕法加工泵及泵用零部件。科新微電子芯片設計總部項目總投資9億元,主要建設功率半導體產品研發中心、測試中心。兩個項目投產后,將強化上下游環節的銜接,進一步完善園區產業鏈。
資料顯示,青島市集成電路產業園于2022年11月26日正式揭牌成立,位于青島中德生態園,重點發展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封測、研發設計等領域,致力打造中國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高地。截至目前,產業園已集聚集成電路產業鏈上下游項目30個,總投資近2000億元,涵蓋設計、制造、封測、材料、設備、模組、平臺、基金等全產業領域。
晶洲裝備二期潔凈車間項目竣工,即將投產
近日,據晶洲裝備官方賬號消息,晶洲裝備二期濕制程智能裝備生產項目潔凈車間迎來竣工,即將投產。據悉,該項目在晶洲一期項目的基礎上,擴容生產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米,總建筑積達5萬平方米,月產泛半導體裝備可達百臺以上,進一步提升了晶洲泛半導體裝備的研發及制造能力。
資料顯示,蘇州晶洲裝備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成立于蘇州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辛莊工業園,業務范圍集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及售后為一體,專注于平板顯示、光伏、半導體領域的高精密清洗、顯影、濕法刻蝕、光阻剝離等高端濕制程設備的生產及研發,并同步延伸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配套,如廢液在線回收系統、機器人運用等。
太湖科學城光電科技園項目新建部分通過竣工驗收
據中建國際城市建設有限公司消息,近日,太湖科學城光電科技園項目新建部分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即將進入投用籌備階段。
消息稱,太湖科學城光電科技園項目位于蘇州高新區太湖科學城,項目總建筑面積10.72萬平方米,主要包含新建4座工業廠房,改建辦公樓、車間等4座。太湖科學城光電科技園目前已集聚光子領域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0多家,聚焦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芯片、激光器等產業,致力于打造成為適合光子產業鏈相關公司落戶的生產研發型園區,為光子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提供載體保障。項目建成后,將為蘇州高新區光子產業創新集群,提供創新型、地標性發展載體,建設世界級光子創新中心,打造千億級光子產業創新集群。
華力宇高端芯片測試基地開工
據華力宇電子官方公眾號消息,近日,深圳市華力宇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高端芯片測試基地新址舉行啟航儀式暨開工大吉,標志著公司正式進軍高端測試領域。
據悉,該基地為華力宇在深圳的第三個廠區,配備了前沿的測試設備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統,確保了生產過程的穩定性和高效性。未來,該項目將成為華力宇研發創新、拓展市場的重要基地。
資料顯示,華力宇電子成立于2007年,立足封測一站式服務需求,包含晶圓測試、芯片封裝及成品測試全流程,可以滿足Fabless客戶的一站式需求。公司專門引進HT1028C三溫分選機,三溫探針臺UF3000—EX,為汽車芯片,AI、激光雷達芯片、BMS芯片、ADC、DSP、PMIC、UWB等客戶端提供高端測試服務。
北微車規級IMU芯片項目啟動
5月10日,北微微電子與元禾璞華資本、東南大學分別簽署合作協議,北微車規級IMU芯片項目正式啟動。
無錫濱湖發布官微顯示,車規級IMU芯片作為汽車智能化、自動化的核心部件,對于提升車輛性能、保障行駛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北微車規級IMU芯片項目依托高校教授智庫、業內資深專家、骨干技術團隊,將推動關鍵工藝的突破、新型結構和關鍵封裝工藝的設計與實現,以及核心ASIC的設計與流片,形成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識產權的全國產IMU芯片。
此前,1月24日,北微傳感與東南大學于東南大學無錫校區成功舉辦了一場智能傳感器設備捐贈與研究生實踐基地揭幕儀式。北微傳感向東南大學捐贈的傳感器設備具有先進的慣性姿態感知技術,為師生團隊提供了高精度的感知設備。
北微傳感官網顯示,北微傳感是一家專注慣性姿態傳感器研發、制造、銷售的企業,總部位于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山水城,是無錫市慣性傳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北京、成都、紹興等地建有子公司。其自主研發北斗組合導航系統、慣性導航系統、傾角傳感器、航姿參考系統、電子羅盤、光纖陀螺儀等智能傳感器產品,可全面滿足各類慣性姿態測量及高精度導航定位的需求,服務智能駕駛、物聯網結構監測、自動化等領域5000余家客戶。
源芯微年產20億只車規級芯片項目簽約浙江湖州
據南太湖發布消息,5月9日,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區管理委員會和安徽源芯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舉行源芯微電子年產20億只車規級芯片智造項目簽約儀式。
安徽源芯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在車規級中/低壓MOS、車規級高壓MOS和SIC MOS的汽車電子市場占有領導地位,完全實現汽車MOS芯片的進口替代。此次簽約落地新區的年產20億只車規級芯片智造基地和碳化硅車規級芯片研究院項目總投資10億元,分兩期建設,全部達產后年產值約18億元。
總投資112億元,思朗科技算力產業項目開工發力
據孝感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消息顯示,近日,2024年二季度湖北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孝感市高新區舉行,孝感市上海思朗科技算力產業項目順利開工。
據介紹,該項目由聯光元和(孝感)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12億元,將圍繞思朗MaPU構架的芯片知識產權優勢,打造算力集群總裝基地、思朗—孝感5G通信芯片研發銷售總部。
思朗科技官方消息顯示,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國產自主處理器內核研發、芯片設計和應用的半導體獨角獸企業,由前中科院自動化所所長、國家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東琳于2016年創立,匯集了一大批引領國內芯片設計行業發展的優秀人才。作為自主創新架構先行者,思朗科技擁有100%自主研發的萬億次代數運算微處理器(MaPU)系列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
碁明半導體集成電路封裝項目一期實現年產封裝24億顆芯片
近日,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消息顯示,銅陵碁明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一期已實現年產封裝24億顆芯片,正推動二期建設。
據介紹,該項目一期已經實現年產封裝24億顆芯片,正搭建二期項目廠房。一期購置全新進口主流型號設備,建設QSOP24、ESOP8、SOP16、SOP8、QFN、TO252/247、SOT23/89等系列產品封測產線,配套建設4條鍍錫生產線,可形成年封45億顆、集成電路線寬小于等于0.8微米集成電路芯片的生產能力。二期規劃建設四層生產車間,六層辦公樓,覆蓋面積達到36000多平方,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生產,預計明年年初竣工投產。
公開資料顯示,銅陵碁明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深圳市明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于2021年7月進駐安徽省銅陵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德高化成車用半導體封裝樹脂材料項目開工
據天津高新區消息顯示,近日,天津德高化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車用半導體封裝樹脂材料項目”開工建設。
據悉,此次開工的車用半導體封裝樹脂材料新產線項目將在天津高新區創新創業園建設車用半導體封裝樹脂材料潔凈車間,總投資2000萬,共建設3條生產線,預計9月可實現達產,新項目將為德高化成新增產能3600噸。
據悉,德高化成已形成半導體清潤模橡膠材料、半導體及光電器件封裝環氧樹脂、有機硅薄膜化光電封裝材料、新型CSP芯片尺寸級別光源器件五大類產品系列,服務半導體、LED封裝、光電顯示、智能照明等行業應用。
總投資35億元,湖北十堰一半導體新材料制造基地項目開工
4月28日,湖北十堰市舉行2024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十堰主會場設在房縣各縣市區設分會場。集中開工項目包括半導體新材料制造基地項目等。
秦楚網消息顯示,半導體新材料制造基地項目位于湖北十堰市高新技術開發區,占地200畝,湖北國大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5億元,主要建設石英坩堝用高純石英提純加工、芯片封裝用球形硅微粉制備等半導體新材料相關產品制造生產線,以及半導體新材料研究院、礦物材料檢測中心、科研人員生活區等附屬設施。
據悉,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15億元,占地100畝,建設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自動化年產2萬噸高純石英提純生產線。二期投資20億元,占地100畝,建設年產5萬噸高純石英提純生產線和年產5萬噸芯片用高純球形硅微粉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可實現產值60億元、稅收6億元。
中安半導體簽約北京亦莊,推動集成電路檢測設備研發中心項目落地
據北京亦莊消息,在近日舉辦的中關村論壇全球獨角獸企業大會上,京城中安半導體(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安半導體”)與北京經開區管委會集成電路專班簽約,推動集成電路檢測設備研發中心項目落地北京亦莊。
中安半導體總經理陳俊表示,作為一家從事半導體晶圓量測檢測設備研發、制造及產業化推廣的高科技公司,中安半導體落戶北京亦莊以來,扎根這片創新沃土開展缺陷檢測設備的研發和生產工作,獲得了北京亦莊政策、服務等全方位的支持。未來,中安半導體將聚焦集成電路量檢測設備研發中心項目,研發具有領先水平的集成電路量測檢測設備,為北京市、經開區集成電路產業鏈安全和經濟發展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