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意味著,在4月1-14日這個統計周期內,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占比正式突破50%,達到了50.39%!
這是歷史性的時刻!這是歷史性的勝利!
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經過超10年、投入超2萬億的勝利!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會繼續高歌猛進:
1、3月份小米汽車上市,潑天的流量不僅是讓小米汽車出圈,更是讓新能源汽車成為眾多消費者購車過程中必須去考慮的選項,雷軍賭上所有的最后一次創業,不僅讓小米汽車成為焦點,更是帶火了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2、4月份北京車展期間新車密集發布,不管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都希望通過新車型來帶動銷量,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所有的車企,都想分一杯羹,尤其是快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杯羹;
3、政策的扶持,包括商務部等多部委近日聯合發布《關于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通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等等,都在希望促進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4、新能源汽車也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拳頭產品,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出口30.7萬輛,同比增長23.8%;
新能源汽車全球市場的新變化:
1、美國科技巨頭轉向?:蘋果2月底宣布放棄造車、特斯拉4月份宣布裁員,似乎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美國科技巨頭的動向是收縮的,實際上,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是純電市場,第一季度增速開始下滑到2.7%,特斯拉今年Q1全球銷量同比下滑8.5%、環比下滑20%;
2、美國宣揚中國新能源汽車威脅論、產能過剩論: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美國貿易代表戴琪,都在發表中國電動汽車產能過剩論,美國商務部部長雷蒙多則語出驚人表示,若美國路上有300萬輛中國汽車,北京能讓它們同時熄火。實際上,中國現在行駛著數以十萬級的特斯拉、數以百萬計的美國品牌汽車、數以千萬計的國外品牌汽車,中國不是更應該擔心美國、擔心外國同時讓行駛在中國道路的這些汽車同時熄火嗎?
3、德國尋求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共贏:德國總理朔爾茨近日訪華期間的一個重要話題,就是德國汽車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如何合作,談判的細節包括了進入德國市場的節奏等,實際上,全球車企都在和中國車企合作,尋求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幫助,包括FCA和PSA合并的Stellantis投資零跑、大眾投資小鵬并與小鵬合作研發電動汽車、豐田要用中國的智駕供應商、本田也要上華為了、奇瑞即將為歐洲豪華品牌簽約技術合作等等。
4、歐盟發起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早在2023年9月,歐盟微會員主席馮德萊恩就宣布歐盟委員會正在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這里面讓歐洲人破防的原因是,歐洲引以為傲的大眾,旗下的純電動汽車ID系列,在德國或者是歐洲的售價,達到了中國的2-3倍,甚至有德國經銷商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進口中國生產的ID電動汽車到德國銷售,但被沒收。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淘汰賽加劇
1、雖然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超50%,市場也還在快速增長,但是,市場的競爭也是極其的慘烈;
2、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不管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品牌,都還在努力拼殺,為留在牌桌上而全力以赴,即便是去年銷量遠超預期的理想,今年也被問界打得有點狼狽,埃安的銷量也不如去年,即便是強勢如比亞迪,銷量在Q1也同比下滑40%;
3、合資品牌為生存而全面發力,本田在16日發布了全新的電動品牌“燁”,豐田將在北京車展期間公布智駕方案,預計也會在純電車型上發力,豪華品牌奔馳則帶來了高端純電的邁巴赫和電動大G;
4、小米汽車的入局,羅永浩對小米汽車評價是“很可能重新上演良幣驅逐劣幣一幕”,這應該指的是小米手機當年把山寨機掃沒了,小米汽車能不能做到呢?拭目以待;
5、新能源汽車進入極致的成本控制淘汰賽階段,無法控制成本的車企,會率先被淘汰出局,沒有暢銷產品的車企,隨后被淘汰出局,沒有品牌力的車企,也會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