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國產新能源車進入慘烈“淘汰賽”

時間:2024-03-25

來源:OFweek 新能源汽車網

導語:2月18日,節后復工的第一天,新能源汽車行業就給了眾人一點震撼。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內部信中直言,“今年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血海’競爭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賽的第一年?!?/p>

  何小鵬“淘汰賽開端”的觀點擲地有聲,同日,華人運通旗下超豪華智能電動汽車品牌高合汽車就傳出了“即日起將停工停產6個月”的消息。這家曾獲江蘇鹽城和青島國資投資的“明星車企”,成了2024年第一輛開進“ICU”的新能源汽車。

  與“淘汰賽”如影隨形的是“價格戰”。

  同在2月,比亞迪祭出“王炸”——秦PLUS榮耀版和驅逐艦05榮耀版兩款車型,起售價雙雙降至7.98萬元。隨后五菱、長安、哪吒等多家車企紛紛選擇跟進。

  據價值星球不完全統計,迄今有約10家車企下調了價格。

  行業殘酷的洗牌在進行,但我們也看到,有的車企正脫穎而出走得更遠。

  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仍處在發展黃金時期,且優勢明顯。另一方面,高合汽車陷入倒閉困境的同時,國內則兩家車企在近日宣布完成了大規模融資。

  01

  新能源車企倒閉到底冤不冤?

  2024年開年即停擺的高合汽車,“出身”不凡。

  創始人丁磊曾在2018年公開表示,“華人運通有來自美國的原始資本,還有政府投資,暫時沒有啟動社會私募的計劃,也不會有A、B、C、D數輪的投資。”

  作為高合汽車母公司的華人運通,成立于2017年。2017年8月,在鹽城市政府的支持與東海岸(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組織下,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華人運通技術公司正式成立并運營。彼時官方宣傳為,“依據鹽城新能源產業的資源稟賦,引入國際一流團隊與江蘇悅達集團、奧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p>

  之后,在鹽城政府內部多個場合中,“華人運通”的名字常常被提及。甚至在2024年,鹽城官媒所撰《萬億工業之城再出發》一文中,仍將“華人運通加大新車型推廣和市場開拓力度”歸為鹽城“汽車產業轉型提速快跑”的案例……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但可惜的是,如今的高合汽車已經無力回天。

  事實上,近年來“消失”的新能源車品牌不在少數。排在高合汽車之前,敗績表中還有威馬汽車、寶能汽車、雷丁汽車、奇點汽車、陸地方舟、康迪汽車、青年汽車、賽麟汽車、拜騰汽車、博郡汽車、樂視汽車、愛馳汽車、恒大汽車等諸多品牌的影子。

  而上述車企背后無一例外都站著強大的投資人團隊,甚至部分車企是仰仗地方國資和產業鏈才得以落地交付。但令人惋惜的是,這些昔日出現在各大媒體頭條上的“當紅企業”,如今“泯然眾人”。

  小鵬汽車最新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小鵬汽車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03.8億元,毛利率下滑至1.5%,汽車毛利率為-1.6%,換句話說,基本上是賣一輛車就虧一點錢。

  與此同時,在造車這件事上相繼折戟的還有“財大氣粗”的房地產企業。2016年前后,萬達地產、寶能集團、恒大集團等昔日地產巨頭相繼進入新能源汽車賽道。

  但從最終結局來看,上述地產企業的造車夢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談及背后原因,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對價值星球表示,造成這一結局的原因復雜多樣。

  “技術上的不成熟或滯后是其中之一,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度依賴電池技術、電機驅動技術和智能駕駛技術等核心技術的突破,若企業在這些領域缺乏核心競爭力,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資源上的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包括資金、人才、供應鏈等,一旦這些資源無法得到有效保障,企業的運營和發展就會受到嚴重影響?!闭曹姾肋€表示,市場定位、產品策略、管理水平等也是決定企業命運的關鍵因素。

  02

  守疆拓土價格戰無一幸免

  無論主動還是被動,還在牌桌上的新能源車企都卷入了守疆拓土的“價格戰”當中,無一幸免。

  值得注意的是,“降價”對于新能源車而言早已習以為常。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向價值星球表示,新能源汽車降價頻率快、幅度大于過去燃油汽車,和技術更新迭代過快有必然聯系,“新能源汽車產品更新太快了,不像過去的燃油車,功能幾乎一成不變,燃油車放倉庫里一年多時間還能賣出去,但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放的時間一長就更難賣出去了?!?/p>

  “其次,就是市面上的新能源車企目前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目前車企的銷售量是遠沒有達到工廠設計的產能,銷量少就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益,每輛車分攤的研發成本等開支就很高,如此一來,導致的便是虧損。降價能夠很好提高車企的產能利用率。”張翔補充道。

  即便“降價”非新鮮事,但像今年這般“激烈”仍是少見。

  對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指出,新能源汽車頻頻降價的原因主要是技術發展、成本降低和市場競爭。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電池續航能力、充電速度等關鍵指標不斷提升,成本也在逐漸降低。同時,市場競爭也十分激烈,企業需要通過降價來吸引消費者,擴大市場份額。”張孝榮認為,目前卷進“價格戰”的車企更多是出于市場競爭的需要,被動卷進的情況較少。

  張翔也認為“價格戰”不可避免,“中國由汽車大國走向強國意味著行業集中度會提高,‘價格戰’意味著‘洗牌’。一般‘價格戰’都是由大型車企率先發起的,目的就是要把小型汽車踢出局,從而讓自身有更大的市場空間來進行發展。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車企都是被動轉進價格戰的,不降價車就賣不動,庫存壓力很大,資金沒辦法回籠?!?/p>

  對于大型新能源車企而言,發起“價格戰”的底氣源自降價不會對利潤帶來影響。

  浦銀國際一份新能源汽車行業觀察報告中指出,“考慮到上游電池成本下降、車型靈活調整配置、車企銷量提升的規模效應以及出口銷量和高端車型的占比提升,我們認為本輪價格競爭中,車企利潤的下降仍是遠小于汽車售價下行的?!?/p>

  浦銀國際在報告中特意強調了“銷量增長帶來的規模效應”,這意味著,因降價所帶來的銷量增長后,車企還將提升供應鏈商務談判的議價權,這有利于車企更好地實現成本控制。

  同時這也意味著,未來新能源汽車“價格戰”只會愈演愈烈。

  03

  誰為消費者提供“兜底”保障?

  在2024年的公司全員信中,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提及“2024年是中國汽車品牌進入血海競爭的第一年,是淘汰賽的第一年”。

  除了小鵬外,吉利也在公開信中指出2024年的車企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3月初,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談及今年車市的競爭情況。在他看來,現在的車市已經不只“淘汰賽”,而是進入了“生死時速賽”。

  更早前,理想汽車CEO李想和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也預測,智能電動汽車競爭格局競爭激烈,最后占據主要市場份額的,可能只會剩下5家公司。對此,余承東還為行業的“洗牌”定了一個時間,“到2030年時,中國車企市場主要玩家不會超過5家?!?/p>

  為什么會如此慘烈,主要是因為賽道過于飽和。中汽協預測,2024年中國乘用車總銷量大約為2680萬輛,但市面上車企給出的2024銷售目標合計近3000萬輛。這意味著“供大于求”,企業為了降低庫存風險,只能加速出清。如果銷售環節不順利,就可能導致企業現金流出現問題,這也是導致部分新能源車品牌消失的根本原因。

  而當車企遭遇“生死劫”,其背后的員工、投資方、消費者的權益如何保障,成為一個亟須解答的難題。

  車企經營出現困難,首當其沖的受害者就是車企員工。公開報道顯示,包括寶能汽車、愛馳汽車、威馬汽車等公司在內的多家新能源車企,均發生員工網上公開討薪的事件。

  押注造車新勢力的投資方,自然原先也是百般看好,只可惜結果是血本無歸。

  最近爆出問題的高合汽車,原本被鹽城政府寄予厚望的。如鹽城早年所言,“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等傳統優勢領域,堅定不移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積極布局智能網聯汽車,推動新能源汽車領域躋身全國第一梯隊。”

  但事與愿違,高合汽車最終沒能完成投資方的宏達愿望。

  對此張孝榮認為,既然參與競爭,就要承擔競爭失敗的后果。

  而車企隕落后,最“慘”的還是那些曾經支持他們的消費者。習慣每日記賬的陳潔,在得知高合停工停產后,就對自己2023年花了60萬入手的HiPhi X進行了固定資產清理,“原本還想著開個幾年,殘值剩二十來萬時再賣出去,每年不到10萬元的折舊費用,對于我和家庭來說都能接受。但是如今高合這種情況,讓我十分擔心后續的維護和保養問題?!?/p>

  在二手車交易平臺看到高合同款車型99成新車都在以近乎腰斬價格出售時,陳潔的心已經涼了一大半,“原本是在威馬停產時聽到的段子,沒想到在自己身上成了現實。我現在也不求這臺車日后還能賣錢,只求能安穩開幾年不出故障?!?/p>

  不同于陳潔的氣定神閑,互聯網社交平臺隨處可見的是買到“停產車”的維權車主,其中10萬威馬車主首當其沖。

  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3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車企售后服務停擺引發車主擔憂”引起廣泛關注。

  雖然威馬汽車后續修復了網絡服務,但車主的恐慌情緒并未消除。有車主認為,由于新能源汽車的硬件多為定制化智能設備,不具備通用性,且汽車的三電系統還涉及一致性問題,若企業不公開相關技術信息,維修即無法開展。因此,車企一旦陷入經營困境,車主的售后服務就會面臨重重障礙,乃至陷入售后無門的困境。不少車主呼吁,車企要充分尊重消費者,切實做好售后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兜底”保障。

  針對公司員工、合作伙伴、投資者、消費者等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張孝榮認為,政府可以出臺相關政策,加強監管和引導,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行業協會可以組織企業共同制定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維護市場秩序。企業本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強售后服務、保障員工權益、加強與合作伙伴的溝通與合作等。此外,還可以探索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和應急預案,以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挑戰。

  詹軍豪也對價值星球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至今,有美好的前景,也有一地雞毛。總的來說,新能源汽車產業雖然充滿機遇,但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這個快速變化的市場中,只有那些能夠不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