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智造高地,打造科技新名片
據公示,項目由青島均和匯智產業園投資有限公司建設,位于流亭街道仙山東路以北、裕亭路以南、天康路以東,預計包括11棟生產廠房,布局采用十字景觀軸及集中綠地,將以機器人企業為重點,打造機器人特色產業集群。
項目總用地面積32372㎡,容積率1.52,建筑密度41.71%,總建面近5萬平方米,主要容納工業生產。
項目落成之后,將加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向城陽區集聚,原因在于,企業要落戶,往往首要考量因素是配套是否完備,產業環境是否足夠吸引人。
而項目也有望打造成新型研發制造基地,成為帶動城陽區乃至青島市,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
構建機器人新生態,“鏈”式發展未來可期
當下,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傳統制造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在此背景下,青島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選擇重點發展智能制造業,是大勢所趨,也是明智之選。
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的重要載體,已成為衡量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其產業化進程事關青島未來制造業發展。
早在2019年,青島就提出要將智能制造裝備升級作為攻堅任務,而以機器人為重點,構建完整的高端智造產業鏈就是重要舉措。
在“加速打造北方最大機器人產業基地”的口號下,青島加快布局,著力補齊短板多個機器人產業園相繼納入規劃并建成投用,龍頭企業集聚加速,本土企業也在崛起。
這種完整的產業鏈布局,讓高新區機器人企業形成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
上游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如盈可潤減速器、旭升視覺、智騰微電子提供技術支持,幫助中下游生產制造和場景拓展;中游有ABB、KUKA、安川、發那科、科捷、新松等機器人本體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下游有應用場景與解決方案的拓展,中下游的市場反饋也可以優化上游產品設計,幫助產品快速迭代升級。
并且還形成產學研深度協同的生態圈,將原本相對封閉的研發環節,通過產學研資源整合,有助于實現更高水平的開放創新。
而各類創新平臺為產業鏈企業提供交流對接服務,促成技術需求與供給端的有效對接,也加速了技術成果轉化,使創新資源配置更加優化,有力促進了機器人關鍵技術突破。
可以說,機器人產業園正在成為青島制造業轉型升級、走向智能化的新名片。而這種鏈條式布局讓機器人產業高效運轉,并保證創新要素持續輸送,為后期走向規模化提供了堅實基礎。
發揮品牌效應,推動智能升級
當下,青島各區各主體均在積極推進機器人產業布局,存在一定重復建設的情況,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良性競爭有助于全市機器人企業實現優勝劣汰、優化配置,從而讓龍頭力量進一步凸顯。
而群雄并起的格局也使青島機器人產業向專業化方向演化,不同區塊各有側重,形成明顯的功能互補,這不僅豐富了產業內涵,也為聯動發展創造了機遇。
在技術與市場的雙驅動下,機器人應用領域從傳統制造向更多新興場景延伸,機器換人浪潮席卷。
青島市通過龍頭拉動、技術導入與科創平臺孵化等手段,持續推進機器人走深走實,讓更多制造企業主動擁抱智能制造,這必將加速傳統制造業實現數字化、柔性化、智能化轉型,從而進一步提升產品科技含量與附加值。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以機器人為標志的青島制造業,定將以嶄新姿態與更高產值,向世界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