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50億!這國能源部加碼電池制造!

時間:2023-11-22

來源:OFweek儲能網

導語:2022年以來,中國、歐洲和美國三者引領全球儲能市場發展。其中,中美兩國占全球儲能市場份額的60%,兩國在全球新能源行業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11月15日,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在新能源領域達成了共識,發表了關于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

  比較兩國2023年儲能裝機量的發展,卻發現近期中國發展有徹底壓過美國,并獨領全球儲能市場的勢頭。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美國1MW及以上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1.8GW,7月儲能新增裝機1.5GW。

  再看中國,2023年上半年,國內新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約為8.63GW/17.72GWh,是美國同期的5倍,兩者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美國急了,其能源部在新能源行業再下重注。

  據美國能源部官網消息,近日,在拜登總統簽署兩黨基礎設施法兩年后,能源部 (DOE) 宣布從基礎設施法中撥款高達3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49.9億元),以促進國內先進電池和電池材料的生產。

  這筆資金將用于建立、改造和擴大美國相關設施,以加工電池級加工關鍵礦物、電池前體材料、電池組件以及電池和電池組等清潔能源產業,例如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

  這是白宮為減少美國對從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實體進口關鍵礦物和電池材料的依賴而采取的最新舉措之一。

  上述資金是美國兩黨基礎設施法(BIL)為電池制造撥款總計60億美元的第二階段資金。據新聞稿稱,第一階段資金投向了15個項目,這些項目促進了超過58億美元的公共/私人投資。

  兩黨基礎設施法 (BIL) 將支持能源部60個新項目,包括16個示范項目和32個部署項目,并擴大對12個現有研究、開發、示范和部署項目的資助。制造和能源供應鏈辦公室正在管理包括電池材料加工補助金、電池制造和回收補助金、稀土元素示范設施等在內的BIL計劃。

  美國能源部 (DOE) 成立于1977年,是美國聯邦政府中歷史最豐富、最多元化的部門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期間開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以及之前分散在各個聯邦機構的各種與能源相關的計劃。

  美國兩黨基礎設施法(BIL)為電池制造撥款第二階段分配的資金,將用于促進美國電池制造和供應鏈,以有效支持清潔能源轉型,包括:

  確保美國擁有具備競爭力的電池材料加工業,以供應北美電池供應鏈。

  擴大美國先進電池制造能力。

  通過減少美國對外國實體關鍵礦物、電池材料、零部件和技術的依賴來增強國家安全。

  提高國內電池材料和先進電池所需礦物的加工能力。

  支持以下目標:某些聯邦投資的總體收益的40%用于服務不足和負擔過重的社區(根據 Justice40 Initiative)。

  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社區提供勞動力機會。

  第二階段的重點是為美國工人提供豐厚的福利。資助機會將促進集體談判協議和/或項目,通過社區福利計劃創造高質量、高工資的小時生產勞動力。

  在這次融資機會中,除了鋰基技術之外,美國能源部還優先考慮下一代技術和電池化學材料。其他新的重點領域包括針對專業非輕型市場的前驅體生產和制造。美國能源部還呼吁開展能夠增加電池級關鍵材料分離、擴大正極和負極材料生產的生產設施以及擴大電池組件制造設施的項目。

  該計劃未來迭代的重點主題領域將大約每六個月更新一次,以考慮市場和技術的發展,并且投資選擇將在連續幾輪中做出。

  所需的概念文件截止日期為2024年1月9日,完整申請截止日期為3月19日。

  那么,美國能源部250億加碼電池制造,能否在儲能領域后發先至,在新增裝機量上趕超中國呢?

  美國新型儲能技術積累雄厚,在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新型重力儲能技術等新型儲能技術賽道上都有拿得出手的企業。政府對新能源行業也是異??粗?,今年五月美國IRA激勵補貼細則落地便大大促進了其儲能裝機量。

  但是,相關機構預測,2023年全年,保守預計,中國新增儲能裝機約10GW,在理想場景下,甚至可達18GW。而美國能源信息局預計8-12月儲能裝機6.3GW,2023年全年有望達到9.6GW,美國從裝機量預期上略低于我國。

  也就是說,短期來看,美國2023年新型儲能裝機量想追上我國是沒希望了;長期來看,一步先則步步先,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全球有目共睹,有望繼續引領全球儲能產業發展。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