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英偉達官方對此不予評論,但是國內多位知情產業鏈人士稱此消息屬實。
英偉達為什么要針對中國開發改良芯片,出口“中國特供”AI芯片?
一是為了應對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的影響。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于2023年10月17日發布了針對芯片的出口管制新規,尤其是對高算力的AI芯片進行了更嚴格的管控,設置了新的“性能密度閾值”來作為參數。這使得英偉達一開始為中國特供開發的A800和H800(A100和H100的閹割版,英偉達為了符合美國之前的規定降低了芯片性能,將NVLink的傳輸效率由A100、H100的600GB/s降至400GB/s)也無法正常在中國市場銷售。為了在遵守美國限制規則的前提下,同時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英偉達進一步推出針對中國的最新改良版系列芯片也在情理之中。這些芯片的性能相比A800和H800或許會進一步降低,以符合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
二是為了應對中國市場對于AI算力的需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AI市場,對于AI芯片的需求也很旺盛。英偉達和英特爾兩家均要推出改良版的大算力GPU在中國市場銷售,有助于緩解中國市場算力緊張的局面,不僅公開市場上算力采購成本上漲50%,算力租賃業務也在快速增長中。
三是因為中國芯片市場巨大,徹底放棄中國AI芯片市場將對英偉達造成重大的經濟影響。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對華AI芯片禁令將導致英偉達2024年損失超過50億美元的訂單,這些訂單主要來自中國的大型人工智能和云計算公司,如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百度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原本打算在新禁令生效前,提前出貨一部分2024年訂單,但美國商務部要求其立即停止銷售AI芯片給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這也令其無法按時交付已經簽訂的合同,可能面臨著中國客戶的索賠或訴訟。英偉達的首席財務官科莉特·克雷斯表示,美國商務部的新禁令在短期內不會對英偉達造成明顯的影響,但是長期來看,禁止向中國AI芯片將會對美國芯片行業造成重大不良影響。
中國AI芯片市場加速,改變英偉達壟斷局面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市場對于英偉達來說,是一塊不能輕易放手的蛋糕。據統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AI芯片市場,占據了全球市場的40%以上,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30% 。加上如今國內AI芯片產業正在野蠻生長,英偉達必須采取對應的措施,才能保住自己芯片壟斷巨頭的地位。如此一看,英偉達再次開發中國特供芯片也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如今,在國家的政策扶持下,在科技企業的技術推進開發下,國內AI芯片正在不斷地發展壯大,滲透入各行各業。例如,華為的昇騰910已經被科大訊飛等公司采用,用于支持大規模的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圖像分析等應用 ;阿里巴巴的含光系列已經被旗下阿里云和螞蟻集團等部門使用,用于提供高效的云端AI服務,如搜索、推薦、廣告等 ;百度的昆侖系列已經被旗下的自動駕駛平臺Apollo采用,用于實現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場景 。
不難看出,國內的高精芯片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地涌現。這些芯片不僅展示了國內AI芯片的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也為國內AI應用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內芯片技術的大力發展下,有機會改變以往芯片被英偉達壟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