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工商業儲能戰火,已從電芯燒到了場景端!

時間:2023-10-10

來源:能鏈研究院

導語:還沒進入大規模落地的工商業儲能,已經提前爆發“肉搏戰”,戰火從儲能電芯燒到了場景端。未來三年是儲能行業的“生死卡位賽”。

  還沒進入大規模落地的工商業儲能,已經提前爆發“肉搏戰”,戰火從儲能電芯燒到了場景端。未來三年是儲能行業的“生死卡位賽”。

  作為一個有著潛在萬億級市場空間的新興賽道,儲能市場仍在快速成長當中,且具有巨大的成長潛力——今年上半年國內新型儲能(主要是以鋰電池為代表的電化學儲能)的新增裝機量接近過去10年裝機量的總和。四面八方的新玩家不斷涌入,老玩家們的產能還在不斷擴張。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市場洗牌的風險也在醞釀。

  當下仍有不少新玩家正在快馬加鞭布局儲能電池市場,它們對于儲能市場的信心多過于對產能過剩的擔憂,仍忙著擴張產能和招聘員工,甚至不惜重金從競對企業那里“挖角”人才。

  業內人士表示,“儲能市場正處在投入期,現在還不是追求利潤的時候。”新能源的下半場是儲能,未來行業格局穩定后利潤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當務之急是盡快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目前,在廣東的深圳、浙江等地區,可部署儲能的產業園區、工廠、充換電站等工商業場景,正被瘋狂搶灘。為了降低業主的投資門檻,提高投建儲能的意愿,合作的模式包括能源托管、合同能源管理、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大有當年房地產開發熱潮的味道。

  “跑馬圈地”的現象已經很明顯,殘酷競爭下,儲能項目分賬的比例從過去的9:1提高到了8:2,甚至一些優質、稀缺項目抬高到了7:3。

  雖然電源側、電網側儲能拿走了95%的份額,工商業儲能單個項目體量較小,但好在后者市場化主體參與的機會更多一些,不像“大儲”項目基本上是央企、國企的地盤。越來越多的能源運營商的推波助瀾,推動工商業儲能滲透率快速提升。

  喧囂之下,整個行業關注的重點也在發生變化,從初期的低價“肉搏”向全生命周期的運營能力和價值挖掘轉向。

  01、浙江、廣東領銜 占據半壁江山

  2023年全球工商業儲能新增裝機量將達到1.5GW,2025年,全球工商業儲能累計裝機可達到11.5GW。預計到2025年,全球工商業儲能累計市場規模在190億元-240億元之間。美國和中國的裝機量占比預計將超過全球的50%。

  工商業儲能市場,全球看中國、美國、德國、日本,四個國家占了全球裝機總量的79%,而垂直到中國市場,華東、華南則是市場集中的兩個重鎮。

  這股熱潮,從今年上半年浙江備案工商業儲能項目數量上的激增可窺見一斑。6-8月,浙江全省共備案項目超過300個,總裝機功率302.3MW,裝機容量844.7MWh,初始投資規模達13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僅僅是8月份,浙江省儲能相關備案項目多達126個,用戶側儲能項目108個,占比86%,總規模超115.4MW/438.6MWh。

  02、硬件同質化 未來更比拼運營能力

  與電網側配儲的強制性政策相比,工商業儲能對業務模式、運營策略和盈利能力更加看重,畢竟投入的是真金白銀,要能看到“錢途”。這意味著工商業儲能領域“跑馬圈地”的玩法沒有可持續性,很快就會進入比拼運營能力的階段。看似“誰都能干”,其實準入門檻極高。

  分析儲能的幾個收益方向,無論是峰谷價差、需求側響應還是參與電力現貨市場,都圍繞兩個關鍵詞:交易策略、瞬時響應。儲能運營就在于實現最優的交易策略,最及時的市場響應,那么數智化能力的加持,就成了運營的考核關鍵。

  通過數智化技術,基于儲能硬件能力,充分考量:一、內部層面,儲能設備的可用電量、充放電深度、電芯衰減參數等;二、外部層面,用電企業的電力負荷趨勢、電力市場的價格變化趨勢,從而實現精準的電價預測,快速生成交易策略,及時響應市場需求。內外高效互動,從而實現最大化開發儲能資產的經濟效益。

  一旦沒有數智化系統的云端監測與調控,儲能設備如何高效鏈接電力市場,什么時候放電?什么時候充電?儲能設備性能如何?儲能系統和策略如何兼容當地電力系統?都將陷入僵局。只有符合市場邏輯的數智化系統協調和預測,儲能項目才能在運營中具備盈利機會。

  03、成本持續降低 經濟性會越來越好

  另外,工商業儲能成本下降空間還很大。一是隨著各地上馬儲能電芯產能,主流的單體280Ah儲能鋰電池的價格已經打到0.5元/Wh的新低,比去年最高時降幅高達40%,隨著產能持續釋放,價格還會持續下滑;二是儲能單體大容量電芯進入市場,包括314Ah、315Ah、320Ah,甚至560Ah、580Ah的超大容量電芯的出現,因為容量更大,串并聯數量少,體積能量密度更高,配套的零部件數量減少,BMS管理難度降低,進一步降低了投資成本;三是磷酸鐵鋰的技術進步,循環次數增加,回收利用技術帶來殘值上升,同樣會降低儲能的度電成本。

  這些積極因素都會增強工商業儲能項目的經濟性,并帶來更大規模的投資。

  誰能穿越周期,渡過無序競爭的時刻,誰就能笑到最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