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再加杠桿,ChatGPT創始人破圈核能

時間:2023-07-17

來源:能源圈

導語:風光水核四大清潔能源的優勢爭奪戰中,誰會勝出尚無定論。三日前,一項“有可能打破平衡”的項目誕生了。

  7月11日,核裂變初創公司OKLO Inc.(以下簡稱Oklo)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AltC Acquisition Corp.(以下簡稱AltC)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業務合并協議,將以SPAC(借殼)方式上市。交易完成后,合并后的公司將以OKLO的名義運營,預計將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為“OKLO”。(注:下文中Oklo代表核裂變初創公司,OKLO代表即將上市公司)

  而AltC公司的背后出資人正是山姆·阿爾特曼(以下簡稱阿爾特曼)。他一直認為,以ChatGPT為代表的AI與核能利用是兩件可以改變21世紀人類生活面貌的偉大事物。今年上半年,阿爾特曼旗下公司OpenAI打造的ChatGPT在全球掀起人工智能熱潮。而現在,他開始籌備另一個“偉大事物”。

  光伏風電向平價靠攏,煤炭油氣成為主流,統統指向一個屬性,價格親民。如果廉價才是未來能源的終極屬性,那么核能的優勢則被無限放大。

  01當AI遇到核能

  在阿爾特曼的設想中,核能最為清潔,如若加上AI的智能屬性,則無可匹敵。

  在人類發展史中,核能(也就是原子能)是自然界能量密度最大的能源形式,也是自然界中最大的能源庫。核能1克鈾-235裂變之后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于2.7噸標準煤;1千克的鈾-235元素,裂變可以產生685.5億焦耳的能量,大約是石油的163995倍還多。

  核能的計算公式為E=E=mc2。c為光速,光速的平方是常規能量難以企及的。但核能有兩點飽受詬病,一則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會產生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廢料;二則一旦發生核泄漏,危害極廣。

  這兩點也解釋了為何OKLO的上市會成為清潔能源優勢爭奪戰的變數。OKLO網站公布的效果圖顯示,該公司的技術可以在不產生核廢料的前提下生產核電,而且能夠在沒有人類持續監督的情況下運行。

  沒有污染,沒有人工,再加上核泄漏為小概率事件(一座核反應堆發生堆芯熔化這樣嚴重事故的概率為每2萬年一次)。這將意味著,核能有可能會在智能環境中,以無污染的行為運行,結合其本身具備的強大能量。從概念上來說,核能發電的優勢值被拉到最高。

  02新能源新星如何升起

  核能有無限可能,但是這家概念公司能否拔得頭籌,還是個未知數。

  首先,OKLO的上市方式和大多數公司有所不同——SPAC(借殼上市)。SPAC是一種特殊的上市方式,即發起人事先籌集資金,承諾在一定期限內找到收購標的,并將其業務包裝上市,否則將退還投資者本金。

  目前,OKLO的現有股東將把他們所持股權的100%轉入合并后的公司。AltC的資方將對其保留的100%創始人股權進行業績考核,這意味著,只有AltC的創始人取得一定的成績,才能完全獲得相應股權。

  背靠核能核能+AI的“未來概念”,OKLO的募資金額也很可觀。據悉,Oklo在此次交易中的估值約為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29億元)。此次交易預計將提供5億美元的總資本,凈收益資金將用于加速Oklo的業務計劃以及發電站部署。

  但是這筆資金能否進入投資者腰包,最終項目是否能真正盈利,還要看創始人的設想能否實現。如果時間持續較長,一則影響投資者信心,二則核能也失卻“清潔能源爭霸賽”的奪冠先機。

  OKLO備受關注的吸引點在于背后強大的支持團。阿爾特曼強大的AI背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讓這家“概念公司”魅力無限。Oklo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杰卡布·德威特和阿爾特曼對于核能未來的看法非常一致,德威特樂觀地認為,如果Oklo在技術上和商業模式上取得計劃中的成功,該公司將能夠提供“全球十億多年的能源”。

  德威特曾說明OKLO目前的商業模式:第一種是向數據中心或軍事基地出售電力,因為這些關鍵設施希望擴大其電力容量,但無法隨時接入現有電網;第二種是利用核電的清潔性能幫助企業實現脫碳目標。大型設備的耗電量和脫碳進程正是當前的電力行業的痛點。

  而阿爾特曼的另一家公司也成為了OKLO運行的強大支撐。除了聯合核裂變公司Oklo之外,阿爾特曼向核聚變公司Helion投資了3.75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Helion已和微軟簽訂杠桿協議,Helion公司承諾將在明年展示通過核聚變發電的能力,在2028年前實現核聚變發電,并在2028年及以后為微軟提供至少50兆瓦的電力,否則將支付罰金。

  對于這家概念公司來說,單單是這些籌碼,就足以造勢。

  阿爾特曼表示,核能行業生產電力可以比其他任何行業都更劃算。未來,無論是AI的進步,還是綠色能源的最終目標,都離不開巨大的能量。對核能來說,AI的加入,正是能源的無限可能。

AI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