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祥分別從產品設計、電站建設、電站運維三個角度發表意見。丁春祥認為,從產品設計來說,集中式占有率較高,特點是架構簡單,電壓等級低安全性高,便于進入整個電網系統,但是電芯長時間運行會帶來不一致性增加挑戰。從電站建設角度來說,分布式自帶的架構簡單、集成度高的特性,更能滿足用戶需求,尤其是在工商業儲能市場。從電站運維角度來說,智能組串式能夠有效減少電池簇之間的回流,從而影響整個電池的整個壽命。
丁春祥對系統集成廠商未來發展方向表達展望。他認為最后應形成一個個專精特的企業,而不是五種路線都具備的企業。各個儲能系統集成廠家潛心研究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丁春祥相信每一種技術路線都會有它的市場需求。
鄭阿軍表示,目前市場以集中式為主,但隨著工商業儲能市場逐漸火熱,組串式需求也逐漸增多?,F在高壓機聯也是行業內另一個方向,這個技術目前做的廠家還不多,但是在特定場景還是有著固定的市場需求。鄭阿軍認為,能夠掌握整個儲能系統綜合技術的平臺能力的廠家,才能夠支撐在未來競爭中的優勢和市場份額。儲能集成商,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能力,從而去搭建可靠的儲能系統。
林紅任認為未來系統集成商應該是一個以分布式為主的,集中式為輔,多形式的聯動,多元素應用的綜合智慧能源的管理場景,達到運營成本的最小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系統能量的最優化。真正在源頭上、應用領域上節能降碳,實現國家的“雙碳”目標。
蘇林表示,儲能系統集成商在未來發展首先確定自己在產業上的優勢,以優勢為基準延伸去做系統集成。蘇林認為,想要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力并非易事,這是既要又要的問題。要做到性能要好、壽命要長、價格要低,如果不做到變革性技術突破是非常男的。蘇林表示,市場不斷發展,五年后的市場現狀未必是目前的樣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推進市場前進、技術迭代。
李寶華表示,儲能系統集成的發展首先要選定應用場景,其次再看市場規模決定做哪一方面。